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军神》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三年级上册)

《军神》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三年级上册)

《军神》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三年级上册)
教案背景:《军神》这篇课文赞美了将军刘伯承,讲述的是战争时代的事,其内涵十分深刻。

如何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及情感的共鸣便是本节教案的重难点。

一、激情导入,认识英雄。

刘伯承这位将军有许多事迹,师生通过交流,认识了这位伟大的人物,奠定了情感基础。

二、整体感知,重点理解。

通过快速默读,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接着请学生自由朗读写刘伯承的段落,使学生在读中获得个人的阅读感受。

然后让学生谈自己感受最深的段落,抓住重点,理解文章。

三、借助媒体,形象感知。

当学生谈到刘伯承在手术台上的表现时,播放视频《青年刘伯承》的片段,其中刘伯承“抓破白垫单的青筋暴起的汗如雨下的手”令人印象深刻,学生被震撼了,他们的感受也随之加深。

四、注重品读,增强感悟。

让学生在文中找出沃克医生做手术时的神态、动作、语言的语句,通过侧面描写促进学生感悟、体会,使课堂充满鲜活与灵动。

军人是不平凡的人,而军神则是不平凡的军人。

刘伯承从一个平凡的人变成军人,再成为军神,经历了多少磨练啊!由此,激励学生想要成为一个不平凡的人,同样是需要悟性,需要主动的思考,需要不懈的追求的。

使课文内容得以升华,情感的渗透
教学课题:《军神》
教材分析: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默读课文。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人物的情感。

(2)、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体会课文运用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相结合来刻画人物方法的好处。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描写沃克神态、情绪变化的词句,体会刘伯承的坚强意志,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向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学习。

2、教学重点:理解描写人物对话、神态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3、教学难点:理解重点句“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室、ppt课件
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论法、练习法、演示法、读书指导法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当你不小心跌倒或者手上蹭破点皮,你们会有什么样的表现?文章的标题是军神,那到底什么是军神呢?引导学生组词理解:军:军人,神:神奇、具有超凡能力的人。

所以题目可以理解为:神奇的军人
今天我们来看一位将军,在战场受了重伤后医治时,他的表现如何?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写了一件什么事?
2、文中的军神是谁?(板书:刘伯承)。

谁称他为军神?(板书:沃克)他是怎样称赞的呢?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重点句“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是一位军神!”
二、理解课文:
沃克医生为什么称赞刘伯承呢?是一开始就以这种口吻和刘伯承说话吗?今天,我们从沃克医生和刘伯承的语言、神态、情感变化入手,理解为什么称刘伯承为军神?
1、求治:
当时沃克医生以什么样的口气说这句话呢?请你试着读一读。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模仿秀(学生进入角色)
他头也不抬,冷冷地问病人……
教师追问:“为什么沃克医生是冷冷地?”学生只要从沃克医生的孤傲和认为面前是一个普通的病人回答就可以。

(板书:冷冷、不悦),而刘伯承给医生的印象是什么呢?(镇定)(板书:镇定)
2、术前:
沃克愣住了,竟有点口吃地说:“你,你能忍受吗?”(板书:愣住了)模仿秀(学生进入角色)学生读句后可以说出是刘伯承做手术不打麻醉剂使沃克医生发生了变化。

追问学生:刘伯承知道自己要做怎样的手术吗?知道这样的手术不打麻药会怎样吗?指导读沃克医生的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