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百米定向运动》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健康第一,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为本”的指导思想,以提高学生积极参及性为出发点。
根据高中学生的知识结构、兴趣爱好、技能水平和认知能力等,设计了以智慧及体能相结合的新型运动项目——校园定向运动。
其运动及趣味性、挑战性,科学知识性为一体,让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能体验运动乐趣和感受成功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和参及热情。
二、学情分析:
对于高中生,在思想上已经有了明显的自主性,不再像初中生那样热情好动,再加上体育是非高考项目,所以就有了可上可不上的消极心态。
他们只喜欢自己感兴趣的运动,具有挑战性的运动。
对于跑步是极其厌恶的。
所以要想让他们跑起来就要设计他们感兴趣,而且有挑战的项目让他们参加。
三、设计思路:
本节课利用百米定向运动的形式为主导进行设计,一般教学是通过电子打卡器、指北针、电子指卡、定向地图等进行教学训练或比赛,本节课是在没有专业定向器材的情况下,通过定向越野的教学思路结合一般上课的形式,利用简单的器材进行的定向运动。
通过操场上的自制点标记,结合定向图纸进行教学。
在点标记上贴上古诗文《劝学》来提高学生的趣味
性和竞争性,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达到发展学生耐力跑的能力、同时又不知不觉中背会一些古诗词,最后通过古诗词的对照确定学生的定向能力是否正确。
这样即培养了学生对定向运动的兴趣,又提高了自己的知识。
四、课时计划:
共安排3节基础定向运动课,分别为体验课、基础课一(个人定向赛)、基础课二(团体赛),本次课为第二课时。
校园百米定向运动教案
序间
一、开
始
部
分一、课堂常规
1、体育委员整
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教师宣布本课
内容及提出要
求。
4、检查服装,安
排见习生。
组织全班四列横队站
立。
教法:宣布课的内容及
提出本课要求。
要求:
1.声音洪亮,精神饱满。
2.口令正确,表达自然。
技术:主要采用身体微
向前倾或正直的姿
势。
队形:
◎◎◎◎◎◎◎◎
◎◎◎◎◎◎◎◎
◎◎◎◎◎◎◎◎
◎◎◎◎◎◎◎◎
☆ △
要求:
1、集合“快、静、齐”
2、精神饱满,队伍整
齐。
2
分
二、准
备
部一、慢跑热身
四人一组在
小组长的带领下
沿着不同的点标
记进行自由4-5
分钟慢跑热身。
二、徒手操
1、头部运动;
2、扩胸运动;
教法:
1.讲明每组学生跑动
路线的要求和时间。
2.教师口令提示,语言
鼓励学生练习。
3.观察学生练习并及
时纠正。
要求:
A、动作优美。
队形1
要求积极投如准备
活动中,从根本上重视
准备活动。
1.自主观察学习,发现
4-
5
分
分3、体转运动;
4、腹背运动;
5、弓步压腿;
6、侧压腿
B、手势及口令及时、
协调。
规律。
2.积极参及练习,尽快
热身。
要求:1.积极跑动。
2.完全投入游戏中。
、
3-
4
分
三、一、百米定向个
人跑练习
要求运用个人快
速跑技术跑完所
有点。
1、讲解规则
2、要求运用提前
识图先看后打点
的技术。
3、始终确定地图
的方位及实地方
向相同(向北),
确定人转图不
转。
4、根据人数多少
(1)通过前两节课的学
习,我们已经能进行简
单的识图跑,今天我们
看一下同学们能不能在
规定的时间内跑完自己
的路线。
(计划时间男生
4分钟,女生5分钟)
(2)教师讲解找点规则
及要求:
(3)讲解定向跑技术:
A.定向持图跑技术:
看图时,左手水平持图,
右手摆臂,
B.快速反应技术:
1.学生积极发言,认
真听讲。
2、学生进行找点练习
牢记定向跑动技术:
A.定向持图跑技术:看
图时,左手水平持图,
右手摆臂,
B.快速反应技术:
1.提前读图,
20
分
基本部分分6-8组。
间隔
30秒-1分钟左
右。
3、回到终点以后
分组讨论,总结
二、百米定向技
术提高(交换看
背面地图)
8-10人一起出
发,按规定路线
找点计数,对答
案。
①、提前读图,确定
人转图不转。
②、看点打卡,跑中
识图。
C、回到终点以后分组
讨论,
(4)集合以后讨论,
教师引导,1.智能、体
能和技术的关系
2.迅速判断方向的技
术
教师引导,巡回、指导
1.严格按照定向程序,
2. 按秩序打印成绩为
队友加油。
3. 比赛完成的站在等
待区
7
分
四、总结
放松练习:
学生互相方松
教法:
1.组织全班集体放松
2.讲解动作并示范
3.指导练习
要求:
1.身心放松
2.回忆定向跑动技术8
本节课教学用图
附件1
校园定向运动标记卡
姓名: 组别:第一组 时间: 有效/无效
跑”的情况。
我想这样的课高中,初中,小学阶段都可以进行尝试,最基本的
在校园就可以开展几节课,既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又可以培养学生识图、
合作、交流等各项能力。
校园定向运动标记卡
校园定向运动标记卡
校园定向运动标记卡
校园定向运动标记卡
附件2
标志点对应表
附件3
校园定向运动正误对照表(第一组)
校园定向运动正误对照表(第二组)
校园定向运动正误对照表(第三组)
校园定向运动正误对照表(第四组)
校园定向运动正误对照表(第五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