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理中亚教案优秀范文一☆教学过程一、概述(一)深居大陆内部的地理位置1、亚欧内陆,距海远导读:①中亚包括哪些国家?与我国相邻的分别是哪几个?(中亚位于亚欧大陆中部,西起里海,东与中国为临,北与俄罗斯毗连,南与伊朗、阿富汗接壤。
包括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五个国家,哈萨克斯坦是世界最大的内陆国,与我国相邻的有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
91 年苏联解体后,中亚五国独立成为主权国家,但仍与俄罗斯保持着亲热的联系,目前五国均为“独联体”的成员。
中亚由俄罗斯的“后院”之称。
)②从位置看,中亚与东亚、东南亚、南亚相比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地处北纬350~550 之间,距离海洋较远,东距太平洋约 3750 千米,南距印度洋阿拉伯海约1100 千米,北达北冰洋越 1600 千米,西到黑海最近约 1100 千米。
深居亚欧大陆的内部,是世界 13 个区域中唯一一个深居内陆的地区)2、交通要道——古代“丝绸之路”,现代“其次亚欧大陆桥”导读:从历史和现代看,中亚地理位置有何重要?(连接东西方的交通要道——古代丝绸之路〈东起我国的长安(今西安),经疆、中亚、西亚,到黑海、地中海沿岸国家,全程 7000 多千米,是古代最长的一条商路〉,现代亚欧其次铁路大陆桥在阿拉山口与我国北疆线相接)归纳:从以上我们能够觉察,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中亚地处欧亚大陆腹地,始终是太平洋与大西洋之间路桥的必经之地,位置极其重要,是兵家必争之地,有人曾说过,中亚及其四周地区是国际政治的“心脏地带”,而欧亚大陆则是“世界岛”;谁统治“世界岛”,谁就能够掌握世界。
这话虽然带有肯定主观颜色,却道出中亚战略地位的重要。
(二)深居内陆的自然地理环境1、地形: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以平原、丘陵为主,地表沙漠广布导读:①中亚地形以何种地形为主?地势哪边高哪边低?(高原、平原为主,西高东低。
东部和南部有世界上高峻的山系——天山山系和帕米尔高原;北部有著名的哈萨克丘陵;中部和西部是宽阔的平原,主要为图兰平原和里海沿岸平原。
较平坦的地形为中亚农业的进展供给了优势的区位条件。
)②图兰平原大局部地区被什么掩盖?(沙漠)名称叫什么?(卡拉库姆沙漠)说明当地的气候有什么特征?(干旱)2、干旱的气候与植被导读:①中亚的气候有何特征?(干旱、半干旱气候,降水稀有,冬冷夏热)为什么会消灭干旱为主的气候?这与什么因素有直接关系?(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地形封闭——降水稀有——干旱;地理位置对中亚的气候产生极大的影响。
)②中亚大局部地区为,在这种气候条件下,大面积的森林能不能生长,为什么? 中亚的植被应以什么为主?(草原和荒漠为主)3、多内流河和内流湖导读:中亚主要的河流及湖泊有哪些?(阿姆河、锡尔河、里海、咸海)与前面三个区域的大局部河流及湖泊有什么区分?(大局部是内流河或内流湖,里海是世界最大的湖而且是内流湖)在中亚存不存在外流河呢?(额尔齐斯河)4、内部自然环境差异明显东部帕米尔高原区地势高峻,以高山气候为主,多山地冰川和高山湖泊,河流以冰川—融雪补给为主,水量丰富,水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
自然景观有明显的垂直地带性,基带为荒漠和半荒漠。
西部图兰平原和丘陵地区,地势平坦。
气候夏季炎热,冬季严寒,温差大。
日照充分,蒸发旺盛,降水稀有,地表径流稀疏。
自然景观有明显的地带性,自北向南依次为温带森林草原、草原、半荒漠和荒漠景观。
承转:中亚深居亚欧内部,地理位置重要,自古以来就有人类居住及活动,并对当地的环境产生影响。
其中最显著的是对咸海的影响。
(三)经济活力1、咸海环境的变迁过去——渔业基地,生气勃勃。
现在——水面缩小,鱼类绝迹,盐度增加,气候恶化,死气沉沉〖补充〗咸海不断缩小的缘由:人们大量引用阿姆河、锡尔河的河水浇灌土地,种植棉花。
棉花产量成倍增长,流入咸海的水量却日趋削减。
加上气候干旱,蒸发猛烈,水面渐渐缩小,水中盐度越来越高。
它已丧失了调整气候的功能。
将来——(推测)消逝成因:人口增长,盲目开垦,用水剧增改进:掌握人口,科学种田,节约用水2、浇灌农业和草原牧业导读:中亚主要的农作物有哪些?主要分布在哪里?中亚都进展了哪些农业部门?(耕地面积宽阔,牧场宽广。
依靠浇灌种植小麦、棉花。
中亚的棉花生产,是世界上仅次于中国、美国的第三大产棉地,尤其是乌兹别克斯坦盛产棉花,被称为“白金之国”;中亚生产的小麦、棉花和畜产品可供出口,牲畜以细毛羊和羔皮羊为主。
)3、丰富的矿产与工业(1)矿产资源:煤、铁、石油、自然气和有色金属丰富中亚是世界上石油和自然气资源隐藏量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2023 年哈萨克斯坦的石油开采量和乌兹别克斯坦的自然气开采量,仅次于俄罗斯,为独联体其次大生产国。
乌兹别克斯坦的自然气开采量居世界第十位。
中亚的石油、自然气加工力量有限,开采的石油和自然气大局部出口。
随着世界能源消费的持续增长,中亚将成为世界上仅次于中东的其次大能源基地。
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对石油资源的需求也日益增长,为中亚丰富的油气资源供给了宽阔的市场;在加上优越的邻国地理位置,中亚与中国在能源上的合作日益加深。
〖留意〗中哈石油管道:西起哈萨克斯坦西部的里海港口城市阿特劳,横穿哈全境,再从阿拉山口至中国疆的独山子,总长 3088 公里(中国境内 270 公里),设计年输油量 5000 万吨。
工程分三期完工,2023 年完成一期工程阿特劳——肯基亚克石油管道,全长 448.8 公里。
2023 年完成二期阿塔苏——阿拉山口石油管道建设,全长 1000 公里。
三期连续建设肯基亚克——阿塔苏石油管道建设,全长1300 余公里。
〖补充〗“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哈萨克斯坦、中国、吉尔吉斯、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六个成员国,2023 年6 月15 日成世界地理中亚教案优秀范文二学问与力量:1、把握中亚的范围,理解所处的位置;能在地图上填出中亚的主要国家和主要的城市。
2、通过读图知道中亚的位置,在图上能够找出主要河流、湖泊及城市。
3、知道南亚地区的宗教。
4、把握中亚地形区的分布和河流的概况,并能在图上填绘。
5、依据中亚温带大陆性气候的成因,能够依据柱曲图分析特点及其对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中亚,进一步学会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生疏世界区域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1.中亚的自然地理环境与人文地理环境特点;教学难点中亚温带大陆性气候的成因及影响教学方法地图引导法、探究分析法、比照分析法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步骤:第1 课时教学内容:中亚的自然地理特征教学目标:看图分析并记住中亚的概况和自然地理特征导入:一、学生自学,觉察问题二、生生沟通,合作学习三、师生沟通,探究点拨(一)学生分小组争论(二)听取学生发言(三)师生沟通一、位置和范围1、经纬度(1)纬度:35°N—50°N。
40°N,45°N。
(2)经度:50°E—80°E。
利用 3 个湖泊定位中亚:里海(50°E);咸海(60°E);巴尔喀什湖(75°E)2、海陆位置亚欧大陆内部。
深居内陆,距海较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
3、交通位置:古代的丝绸之路、其次条亚欧大陆桥SHAPE MERGEFORMAT找出亚欧大陆桥的起点、经过的国家和终点及沿途穿过的自然带,并简要介绍大陆桥的重要意义。
(1)东起中国江苏省连云港市,西到荷兰鹿特丹。
(2)从东往西经过的自然带:途经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等自然带。
(3)意义:沟通了太平洋与大西洋,联系了东亚与西欧,加强了东西方文化、经济的合作与沟通,促进了对外贸易的进展等。
4、居民与宗教中亚是个多民族地区,白色人种,信仰伊斯兰教。
自然地理特征一、地形1、地形以丘陵、平原为主。
哈萨克丘陵;图兰平原;里海沿岸平原。
2、地势东南高西北低(由东南向西北倾斜)东南部是帕米尔高原,东部是天山山脉;北部是哈萨克丘陵,中西部是图兰平原和里海沿岸平原。
二、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1、成因:深居内陆,距海较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
2、特征:冬冷夏热,全年枯燥少雨,气温年较差大。
3、植被(自然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SHAPE MERGEFORMAT三、河流1、内流河为主(1)锡尔河:发源于帕米尔高原,注入咸海。
(2)阿姆河:发源于帕米尔高原,注入咸海。
(3)乌拉尔河:发源于乌拉尔山,注入里海。
(注入里海的还有伏尔加河,它是世界上最长的内流河)(4)伊犁河:发源于天山山脉我国境内,注入巴尔喀什湖西部。
内流河流经地区是该国重要的浇灌农业区。
内流河特点:①流量小;②流程短;③流量从中上游到下游水量渐渐削减;④有结冰期;⑤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冬季简洁消灭断流。
2、外流河:额尔齐斯河:发源于我国阿尔泰山,流经哈萨克斯坦,在俄罗斯西西伯利亚平原汇入鄂毕河,注入北冰洋。
(二)湖泊(多内流湖、咸水湖)1、里海(50°E):世界上最大的湖泊(咸水湖)。
位于亚欧两洲分界限。
有乌拉尔河、伏尔加河注入。
2、咸海( 60°E ):有锡尔河、阿姆河注入。
世界地理中亚教案优秀范文三一、教学目标:把握中亚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二、课时安排:1 课时。
三、课型:授课。
四、教学重点:中亚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五、教学过程:1.中亚的自然地理特征(1)位置与范围经纬度位置:35°N-55°N,50°E-85°E;海陆位置:深居亚欧大陆中部;交通位置:亚欧大陆东西陆上联系的必经之路。
第一欧亚大陆桥:符拉迪沃斯托克到荷兰鹿特丹港的西伯利亚大陆桥;其次欧亚大陆桥:陇海--兰--北疆--中亚--欧洲西部。
中亚五国: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土库曼斯坦——阿什哈巴德;塔吉克斯坦——杜尚别。
活动一:小组合作,结合教材和地图册相关材料,归纳中亚的自然地理特征:地形、气候、河流、湖泊等!(2)地形:东南高西北低,以丘陵、平原为主。
东:天山山脉、帕米尔高原;中:哈萨克丘陵;西:图兰平原、里海沿岸平原。
(3)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特点:冬冷夏热,降水少且季节分布不均匀,变率很大。
成因: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加上地形影响,海洋性气流难以到达。
思考:结合中亚地形、气候分布图及其海陆位置分析该地区降水空间分布规律及其缘由?规律:由北向南削减;由西向东增加;缘由:由北向南受北冰洋气流影响减弱,故降水削减;由西向东,来自大西洋气流受帕米尔高原和天山阻挡、抬升,形成地形雨,故东部降水较多;(4)河流:多内流河、内流湖(咸水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