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科普文章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皮肤和巩膜黄疸。
黄疸是由于新生儿体内
胆红素代谢紊乱、排泄障碍或消化吸收不良引起的。
黄疸是新生儿常
见的一种疾病,对新生儿的健康发育有一定的影响。
黄疸的发生机制是这样的:在新生儿出生后,体内大量的胆红素
会通过进入肝脏、结合葡萄糖醛酸鼓糖苷转化为无毒、有溶水性的胆
红素,然后通过胆汁排出体外。
但是,在新生儿身上,由于肝脏功能
尚未完全成熟,造成胆红素代谢速度较慢,从而导致胆红素在体内的
积聚,这就是黄疸的发生原因。
黄疸的症状比较明显,主要表现为皮肤、巩膜发黄。
在日光照射下,可见到黄疸范围的皮肤呈现出草绿色。
黄疸的发生主要有以下几
个原因:
1.生理性黄疸:大约在出生后2-3天内出现,由于新生儿肝功能
未能完全发育,加之分娩时婴儿与母亲分离,新生儿的胆固醇和非胆
固醇类胆红素在输送和代谢过程中受到了一些抑制,从而导致黄疸的
发生。
大约在出生后一周内,黄疸就会逐渐减退,一般不需特殊治疗。
2.产科黄疸:这种黄疸大约在出生后24小时内发生,这是由于
母亲与胎儿的血液产生了免疫反应,引起胆红素的释放,进而导致胆
红素在胎儿体内积聚,引发黄疸。
3.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这种情况下,母亲的抗体攻击胎儿的红
细胞,使红细胞溶解释放出大量胆红素,从而导致黄疸的发生。
黄疸的诊断主要通过仔细观察新生儿的肤色和精细的检查。
如果
黄疸超过了一周还未消退,或者出现其他症状,就需要及时就诊医院。
黄疸的治疗主要是通过光疗来加快胆红素的转化和代谢。
光疗可
以通过特殊的灯管照射,以提高胆红素的转化效率。
在治疗过程中,
婴儿的眼睛和生殖器要被保护起来以免受到伤害。
治疗期间,孩子需
要穿着特殊的眼睛保护器,以防止光线对眼球造成损伤。
除此之外,对于母亲来说,合理的哺乳也是非常重要的。
母乳喂
养能促进婴儿排便,从而排除体内的过剩胆红素,有助于缓解黄疸。
总之,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一种疾病,虽然多数情况下属于生理性黄疸,但仍然需要引起家长和医生的重视。
及时的观察和治疗是保障新生儿健康的重要措施。
同时,合理的哺乳和光疗等措施也能帮助孩子尽快恢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