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1年《大禹治水》公开课教学设计3篇

2021年《大禹治水》公开课教学设计3篇

The reality is this shore, the ideal is the other shore, separated by a turbulent river, and the action is a bridgeover the river.同学互助一起进步(页眉可删)《大禹治水》公开课教学设计3篇《大禹治水》公开课教学设计1【教学要求】1.认识“洪、毒”15个生字,会写“洪、灾”8个字。

2.正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拓展积累“洪水、防洪”等词语。

3.根据提示,会讲“大禹治水”的故事,体会大禹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

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

【教学难点】会讲“大禹治水”的故事,体会大禹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引入课题1、孩子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神话故事。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板书《15大禹治水》)题目就是__的眼睛,透过题目我们往往能能捕捉到很多课文信息。

结合课题,谁能来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谁?写了什么事?2、你还想知道什么?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1.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出示词语,检查认读。

(一)洪水毒蛇猛兽伤害(二)认为教训棉被恢复(三)灾难仍然消退继续3、默读课文:用横线画出治水前与治水后景象的句子。

4、对比治水前、治水后的句子。

三、精读感悟,体会大禹精神。

1.学习第一段。

(1)理解“洪水泛滥”是怎样的景象。

(2)出示洪水泛滥的影像。

从画面中看到了什么,仿佛听到了什么?(3)这样的场面使人们的生活感到无比的痛苦。

你能读出来吗?面对如此悲惨的景象,一个叫鲧的人开始领着大家治水。

2、学习第二段。

(1)生自由朗读,说一说鲧是利用什么方法治水,治水的结果如何?(板书:鲧筑坝挡水,治水没有成功)(2)指名朗读鲧治水办法的句子。

说说什么叫筑坝挡水。

(3)出示“继续”词卡,联系用“继续”说句子。

3、学习第四段,感受大禹的功绩。

(1)大禹又是用什么方法制服洪水的?结果如何?(板书:禹疏通河道,百姓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禹吸取了鲧治水失败的教训,采用疏导的办法治水。

”(2)什么是“疏导”的办法呢?你能用文中的语句回答吗?(课件出示)“他和千千万万的人一起,开通了很多河道,让洪水通过河道,最后流到大海里去。

”你觉得禹是个怎样的人?(无畏智慧)4.学习第三自然段,在禹治水期间,还流传着一个感人的故事。

(三过家门而不入)(课件出示)禹离开了家乡,一去就是十三年,这十三年里,他到处奔走,曾经三次路过自己家门口,可是,他认为治水要紧,一次也没有走进家门看一看。

禹治水十三年三次路过家门都不进去看一看,十三年啊,四千多个日日夜夜,难道他就不想回家么?想象一下禹三次经过家门时的情景:(课件出示)禹第一次路过家门的时候听见孩子呱呱的哭声他。

禹第二次路过家门的时候听见妻子在教儿子叫爸爸的时候他。

禹第三次路过家门的时候看见白发苍苍的老母亲站在家门口,盼着他回来,他。

学生补充说完整。

多么令人感动的“三过家门而不入”,带着你的感悟读读。

5、小结:正因为如此,人们为了表示对禹的尊敬和爱戴,在他的名字前加了一个大字,尊称他为“大禹”。

四、巩固拓展,复述故事。

课文学完了,你会讲这个故事给别人听吗?根据下列提示,讲一讲“大禹治水”的故事。

(要求:按照板书提示声音洪亮的讲讲“大禹治水”的故事。

)五、写字教学(1)师范写,重点指导“难、紧”并讲述:(板书:难紧)(课件出示):“难、紧”田字格课件。

“难”:左右结构,注意字的结构,中间的“亻”基本站在田字格的正中央,竖压住竖中线。

这三个部分都要写得狭长一些,注意互相穿插,不要出格。

“紧”:上下结构,上宽下窄,“又”的横撇、捺舒展,下部糸字底居中。

(2)老师范写,学生在习字本上描红、临写生字。

(提醒写字姿势。

)(3)指名说说这些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书写要点。

(4)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写字姿势。

(5)展示学生写字作品,讲评指正。

六、推荐阅读《愚公移山》《后羿射日》《女娲补天》《大禹治水》公开课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禹治水的艰难以及所付出的努力,指导感情朗读。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直接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大禹治水》。

2、师:大禹为什么要治水?这里的水指的是什么水?洪水是什么样子?你见过吗?(指名说)3、播放录相: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录相。

(洪水肆虐的景象)二、学习课文学习第一节1、问:你从录相中看到了什么?(学生谈)2、我们来看看课文是怎么描写洪水的?自己读读第一节。

3、指导朗读。

你能读出洪水的可怕和凶猛吗?通过你的朗读,我仿佛看到了波涛滚滚的洪水正向我们冲来,太可怕了!我仿佛看到了老百姓拖儿带女地正在四处逃难,真是太可怜了!能把洪水读得再凶猛些吗?……4、通过朗读这一段你还知道了什么?(很久很久以前)很久很久以前的事情,直到我们还知道,是因为什么?课文最后有一个成语,大家找一找。

(代代相传)学习第四节1、师:从刚才同学们的朗读中,老师深深地感受到了洪水就像一头猛兽,摧毁了老百姓幸福的家园,老百姓已经无家可归了!那么洪水究竟有没有被制服呢?(制服了)老百姓终于能过上安定的日子了,这是多么令人兴奋啊,老百姓该有多么感激大禹啊!2、如果你是老百姓,你会怎样感激大禹?(指名说)过渡:大禹是怎样制服凶猛的洪水?继续往下把课文读完。

(自读二、三小节)学习第二、三节1、问:那么禹是怎样制服洪水的?治水的过程怎样?(指名答)2、出示图1、2:禹在干什么?(察看水流和地形)(带领老百姓……)他是怎样察看的?他又是怎样疏通河道的?读读课文。

(板画千山万水)3、先是________________,接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指导朗读。

5、师:在禹之前,很多人包括他的父亲,都曾治过水,但是因为没有查看水流和地形,所以都没有成功。

那么通过仔细察看,禹到底用了什么办法治水呢?(指名说)6、教师简笔画理清思路:要治水,最终就是要让洪水流入——(大海),而这中间隔着千山万水,所以他带领老百姓挖通了——,劈开了——,引导洪水——(板书)7、看图:挖河、劈山容易吗?从哪里看出?再去读一读,找一找。

课文中的“九”你是怎样理解的?(指导朗读)8、连起来练读第二节学习第三节1、师:在治水的过程中,有一件更加令人感人的故事,想听吗?课文中就给我们讲了一个“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2、教师示范朗读第三节。

3、出示填空题:禹在外治水()年,曾经()次路过自己的家门,但他()次也没有进去看一看。

禹的儿子()多岁了,还不知道父亲是个什么样子。

(指名填;齐读。

)4、禹的儿子多大了?怎么会不知道父亲是个什么样子呢?体会:十三年有多长啊?四千七百多天哪!大禹回过家吗?我想他应该有机会回家的,至少在三次路过自己家门的时候可以回去看一看哪,但他……如果是你,当你一天没见到爸爸,你可能不觉得怎么样,当你一个星期没见到爸爸,你可能也不会觉得怎么样,当你一个月、一年见不到爸爸,你会怎么想?禹的儿子十多年见不到父亲,他会怎么想?(伤心、责怪、觉得父亲了不起……)读出他的感受,行吗?是他不想回去吗?那是为了什么?难道他不关心自己的家人,不疼爱自己的孩子吗?(不是,他不顾自己的小家是因为他心中装的是大家,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安定幸福的日子呀!)5、指导朗读。

读出对大禹的崇敬和感谢。

6、洪水被制服了,那么治水是一件容易的事吗?(学生讨论)⑴同学们想象一下,大禹在治水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哪些危险呀?他又是怎么克服的呢?⑵师:为了寻找治理洪水的最好办法,大禹付出了多少艰苦的劳动啊!⑶理解“英雄”:什么样的人称得上英雄?小结:英雄就是不怕困难、勇敢顽强,为人民谋幸福的那些人,(伟大),我想应该是付出的努力更多,为人民作出的贡献更大的那些人。

让我们读好这个词:伟大英雄7、指导朗读。

三、小结大禹真是一位了不起的.伟大英雄啊,为了制服洪水,他克服了许多常人受不了的艰难困苦,做了许多常人做不到的事儿。

四、布置作业给大家一个建议:读一读古代英雄故事,在班级举办英雄故事会,比比谁的故事最精彩。

《大禹治水》公开课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学习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教学重点:在阅读中加深理解和感受。

教学难点:从词句中体会__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1、齐读课题2、自读课文3、出示词语指名读、领读、齐读二、学习第一自然段1、让学生观看洪水泛滥的情景,让他们直接感受当时的状况。

2、在动画情境的渲染下提问:在这滔滔的洪水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学生可能会说:我看到了滔滔的洪水淹没了农田,冲倒了房屋,老百姓无家可归,互相掺扶着四处去流浪好心的人给点吃的吧!听到了鸡飞狗叫的声音;我看到了一个和我差不多大的小孩紧紧地抱着一棵大树,在声撕力极的喊着:救命啊!救命啊3、继续播放画面,请你说说此刻你的心情怎样?(难过)4、师:小朋友,这就是课文中所描写的情景,请你打开课本,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自读、指名读哪些词语体现了洪水的凶猛?(滔滔、淹没、冲倒)理解无家可归(老百姓因为洪水没有住的地方)指名读、齐读过渡:洪水如此凶猛,造成的灾难如此严重,老百姓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过着家破人亡、无家可归的悲惨生活。

为了拯救苦难的老百姓,大禹挺身而出了,他是怎样治理洪水的呢?请小朋友读读第二自然段。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1、让学生自由朗读,然后教师出示一组词语:走遍挖通察看引导劈开,让学生按顺序排列一下,从而揭示大禹治水的全过程。

2、指名读第二自然段3、理解千辛万苦、千山万水4、从千辛万苦、千山万水、走遍、察看等词语你体会到了什么?(大禹治水的艰辛、他非常能吃苦、治理洪水的方法非常科学)5、指名读、齐读6、大禹带领老百姓挖通了许多许多条河,劈开了许多许多座山,那在劈山挖河的过程中禹会吃那些苦呢?学生可能会说:禹在挖山劈河的过程中,一不小心就会从山上摔下来,摔得遍体鳞伤;可能会被毒蛇给咬了,给大老虎弄伤了;双脚常年浸泡在洪水中,会得一种病--关节炎;炎热的夏天,会热得中暑;寒冷的冬天,漫天飞雪,冻得浑身发抖过渡:大禹在外治水很长时间,,其中有个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1、阅读故事,介绍成语三过家门而不入。

2、让学生自由朗读这一段。

3、出示一道填空题,让学生填上一系列数字。

4、指名读,说说体会(13年可以看出大禹治水的时间长。

三次路过、一次也没有还不知道父亲是什么样子说明大禹心里一直想着老百姓,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5、齐读五、学习第四自然段过渡:大禹坚持不懈治理洪水13年,终于把洪水制服了,那又会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呢?让我们一齐读读第四日秒年第四自然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