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

《大禹治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禹就是我国古代传说中为民造福、为民奉献的英雄,学习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与献身精神。

教学重难点
了解大禹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不辞辛劳的制服了洪水,感受大禹不辞辛劳、公而忘私、为民造福的奉献精神。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神话故事我们最爱瞧了,以前我们都学过哪些神话故事?(如《女娲补天》、《盘古开天地》、《夸父追月》等)在课外我们也瞧了不少神话故事,今天我们又来学习一篇神话故事——《大禹治水》。

2、板题,读题,质题。

(师归纳:(1)为什么治水?(2)怎样治水?(3)治水的结果如何?
二、初读故事,整体感知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上面的三个问题分别就是那些自然段写的?
2、抽学生轮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并了解每个自然段的内容。

3、交流汇报上面的问题。

三、细读故事,体验感悟
1、学习第1与2自然段
(1)抽同学读这两个自然段,思考:用自己的话说说大禹治水的原因。

(2)学生汇报;教师适时点拨指导朗读。

2、学习第3与4自然段
(1)分组读这两段。

(2)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朗读来理解。

a、禹改变了父亲的------把洪水引到大海里去。

(引导学生比较禹与她的父亲治水方法的不同,体会大禹的聪明。

b、晚上,她常常睡在------拄着棍子走路。

(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如“蒙蒙亮”、“烂了”“草丘山冈”等体会大禹为了治水起早贪黑,不辞劳苦,忍受着巨大的痛苦。

引导学生想象大禹还遇到了哪些困难?适时指导学生朗读。

c、为了治水----顾不得进去瞧一瞧。

(引导学生抓住“才”、“仅仅”、“就”、“却”来理解大禹的奉献精神。

) 补充:“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大禹舍小家、顾大家,一心为了人们,一心扑在治水上。

并让学生带着对大禹的崇敬之情来读句子。

3、学习最后一段
(1)请同学们想象一下,仿佛瞧到了什么景象?
(2)瞧到这些景象,心情如何?带着这样的心情来读一读。

四、升华情感,内化问题
(1)此时此刻,您难道不想对大禹说些什么不?
(2)教师总结:大禹也成了我们心中的英雄,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治水的伟大英雄,让我们再一次深情的呼唤她的名字——大禹。

五、搜集故事,拓展延伸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在我们的周围、身边,也有许多像大禹那样舍小家、顾大家的英雄人物,课下收集您心目中的英雄故事,下节课我们来交流。

板书设计:
大禹治水
艰苦
奉献辛苦爱戴敬仰
痛苦
附:
三过家门而不入
为了治水,大禹曾三过家门而不入。

第一次经过家门时,听到她的妻子因分娩而在呻吟,还有婴儿的哇哇的哭声。

助手劝她进去瞧瞧,她怕耽误治水,没有进去;第二次经过家门时,她的儿子正在她妻子的怀中向她招着手,这正就是工程紧张的时候,她只就是挥手打了一下招呼,就走过去了。

第三次经过家门时,儿子已长到10多岁了,跑过来使劲把她往家里拉。

大禹深情地抚摸着儿子的头,告诉她,水未治平,没空回家,又匆忙离开,没进家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