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广东省深圳中学联考中考历史一模试卷·学生版一、单项选择题(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各题的四个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请你选出正确选项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该题相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
1.(2分)在对陶寺遗址动物考古发掘时,人们发现较多猪的肢骨上,不仅有敲骨取髓现象,还有一些浅而细密的切割痕(如图:剔骨痕迹的猪肢骨残段)。
据推断,这些切割痕的形成,最有可能是因为()A.对猪进行的手术操作B.一种特殊的烹饪手法C.受伤后未痊愈的疤痕D.天生形成的“胎记”2.(2分)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
以下历史事件的发生地与《春秋战国示意图》所示相符的是()A.商鞅在①实行变法B.②出土了《老子》C.长平之战发生在③D.都江堰修建于④处3.(2分)汉初朝廷和地方的统治者承认秦始皇的皇帝称号,采用秦的纪年,以郡县一统天下。
这说明汉制和秦制的关系是()A.沿袭继承B.批判发展C.改革创新D.完全否定4.(2分)公元234年诸葛亮逝世后,以刘禅为帝的蜀汉朝廷并未批准在成都给诸葛亮立祠。
而两晋统治者对诸葛亮十分推崇,这个时期成都也出现了孔明庙。
清朝康熙年间则修增重建了成都武侯祠。
据此可知()A.蜀汉朝廷并不认可诸葛亮在三国鼎立时做的贡献B.两晋统治者修建孔明庙体现了其尊孔崇儒的政策C.历史人物形象的塑造与朝代发展及统治需求相连D.历史建筑的修葺彰显了国家实力与政府治理水平5.(2分)两宋期间,在宋朝的影响下,辽、金、西夏皆有向周边政权馈赠统治者遗留物的行为。
据材料可知()相关记录资料来源献礼官员(宋)命户部郎中使契丹,送大行皇帝遗留礼物。
契丹遣工部尚书以隆绪遗留物来献。
夏殿前太尉、副使枢密直学士奉遗进礼物。
《宋会要辑稿•蕃夷二•辽下》《续资治通鉴长编•仁宗》《金史•交聘表》献礼物类(宋真宗遗赠辽朝)金饰玳瑁饮食灌器、琥珀杯、白玉翠石茶器、御酒、名果。
(辽朝赠宋)玉钏、琥珀、璎珞、玛瑙瓶盘、良马。
《宋会要辑稿蕃夷二•辽下》A.各政权的献礼活动均由六部负责操办B.良种马在宋朝时首次由辽朝引入中国C.宋与辽、金、西夏存在友好交流互动D.澶渊之盟与绍兴和议带来了永久和平6.(2分)在中国古代,“中央政府的组织,皇权相权是划分的,期间比重纵有不同,但总不能说一切由皇帝专制”。
这一状况被彻底改变始于()A.秦朝B.唐朝C.北宋D.明朝7.(2分)《古埃及文明消亡的现代反思》里写道:只要尼罗河定期泛滥,水位高度正常,农业就能丰收,经济和生活就能得到保障,甚至能够积累相当多的财富。
这种简单的农业生产使古埃及人失去改进生产工具的动力。
作者的观点是文明的延续发展应当()A.提高生产难度B.不断积累财富C.相互学习借鉴D.具有忧患意识8.(2分)如图是中世纪一个庄园的图解。
一个生活在这个庄园里的自由农民,以下场景最符合他日常生活的是()A.须为领主提供相对固定劳役B.免费使用领主的磨坊磨面粉C.经常外出购买蔬菜、火腿等D.可以随时搬到附近城市居住9.(2分)有学者在论述19世纪拉美独立运动爆发的主要原因时指出:“对殖民地革命思想影响最深的是美国独立和法国革命,法国革命尤为重要。
”这主要是因为美法革命()A.建立了独立的民族国家B.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C.传播了民主与平等理念D.冲击了世界殖民主义体系10.(2分)19世纪,斯宾塞在《论教育》中提出,“成功的前提是成为一个好动物,一个国家繁荣的首要条件是它充满好的动物。
儿童必须被训练去忍受肉体的伤痛和生活的磨难,必须重视他们的衣食和运动。
”斯宾塞重视儿童教育的想法主要受到以下哪个事件的影响()A.文艺复兴B.启蒙运动C.法国革命D.工业革命11.(2分)如图是梵高的代表作《向日葵》,明亮、艳丽的黄色花瓣,表达了画家对生命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以下作品中与《向日葵》所反映的生活态度大致相同的是()A.《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B.《战争与和平》C.《蒙娜丽莎》D.《高老头》12.(2分)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补充和继续。
会上通过的《四国条约》《限制海军军备条约》《九国公约》等一系列条约构成了华盛顿体系。
以下是各条约内容(摘录),据此可知()条约内容《四国公约》缔约国同意相互尊重它们在太平洋区域内岛屿属地和岛屿领地权利;本条约批准生效后,《英日同盟条约》即日终止。
《限制海军军备条约》五国主力舰总吨位的限额为:美英各52.5万吨,日本31.5万吨,法、意各17.5万吨。
美、英、日在太平洋地区所占有岛屿的要塞一律维持现状,不得建立海军基地和新的要塞……《九国公约》尊重中国的主权与独立及领土和行政完整;建立并维护各国在中国的商务实业“机会均等”原则;不得在中国谋取有损于其他国家公民的特权。
A.日本取得外交上的巨大胜利B.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重重C.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了提高D.良好的国际体系有利于和平13.(2分)罗斯福说:“从来在美国没有另外一个人比我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私人企业、私有财产和私人利润有着更坚定的信仰……当这个私人利润和自由企业制度面临毁灭边沿的时候,是这个政府挽救了它”。
这说明新政()A.扫清了美国经济发展障碍B.维护了资产阶级的统治C.保护了私有财产不受侵犯D.确立了自由企业的制度14.(2分)在苏德战争关键时刻的一场战役中,斯大林发表讲话:“今天是我们在严重条件下来庆祝十月革命24周年。
……我们暂时失去了一些区域,敌人已经进犯到门前。
”随后战场形势迫使德军进攻点转向南方。
这次战役是()A.列宁格勒战役B.莫斯科保卫战C.斯大林格勒战役D.柏林战役15.(2分)在当前全球化的进程中,出现了全球市场的震荡、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能源危机、粮食问题以及全球性的生态问题、气候问题、环境问题等,为此,世界各国应该()A.推动多极发展B.加快科技创新C.增进合作交流D.提高社会福利二、非选择题(2大题,40分)16.(20分)钱币在人类活动中扮演着重要作用。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1——甘肃清水县出土的东罗马金币(图为拓本)——李一全:略谈我国出土的东罗马金币图2——日本和同开珎铜钱拓片(公元708年铸造发行)——周萍萍:略说日本钱币“和同开弥”材料二:西班牙占据吕宋(注:菲律宾古名)后,吕宋岛也没有什么产品可以与中国交换,只有从墨西哥输入白银,换取中国的商品。
当时中国的茶、糖、丝、铁器、瓷器等商品涌向海外,而白银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
这种白银贸易不但改变了以往的物物贸易方式,而且改变了传统的以奢侈品为主、以满足统治者需要为目的的贸易格局。
——郑有国/苏文著《明代中后期中国东南沿海与世界贸易体系》材料三:金融危机在很大程度上动摇了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绝对核心地位,推动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发展。
国际金融治理面临诸多挑战。
对于新兴经济体来说,一方面抵御外部风险冲击成为防风险的主要目标之一,另一方面其在全球金融市场上的话语权有所增加,要求建立全球金融新秩序的诉求增加。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经济体,我国应在提高金融机构国际竞争力、推进金融科技发展等方面确定我国的战略重点目标,并制定具体的措施。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经济格局变化和中国的战略选择”课题组:国际金融格局发展趋势及中国的战略选择。
2018年第11期《发展研究》请回答:问题一:材料一的两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什么?请以“钱币中的历史”为题,并以文物解说员的身份,给选取材料一中一枚的钱币配上恰当的解说词。
(150字以内)问题二: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简述白银的流动路线。
据此可知,新航路的开辟对中国的社会经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问题三:据材料三,概括说明国际货币体系发生了什么变化。
结合材料和所学,指出导致这一趋势出现的因素有哪些?问题四: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钱币设计、铸造、流通过程的认识。
17.(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类社会主义发展简表时间事件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1871年3月,建立巴黎公社;5月,公社失败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1922年苏联成立1936年苏联颁布新宪法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1991年底苏联解体2022年中共二十大召开——据程晓辰《世界社会主义低潮高潮的判定标准探微》及部编版历史教材整理制表材料二:1985年的四月全会上,苏共中央提出了“加速战略”(即“加速国家社会和经济发展战略”),这一发展战略仍然是不计投入成本的,只强调增长速度。
忽视经济结构的调整,没有逃脱优先发展重工业和片面增长的老路。
1986年2﹣3月,苏共召开第二十七次代表大会,在批准“加速战略”的基础上,又推出了《苏联1986年至1990年及2000年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基本方针》,反映了以戈尔巴乔夫为首的苏共新领导层急于求成和好大喜功的心理:乐于制定宏大的战略,而不是艰苦细致、脚踏实地推进改革与发展。
几年后,随着政治斗争的激烈,这些宏大的改革与经济发展战略便被束之高阁。
——摘编自张树华《苏联经济是怎样在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中一步步走向深渊》请回答:问题一: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人类社会主义理论诞生于西欧,之后在发展中又先后活跃在哪些地区?问题二:从材料一表中选择两件你认为将人类社会主义发展推向高潮的事件,并说明理由。
问题三: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失败的原因。
问题四:请围绕“人类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主题,依据上述材料,拟定一个恰当的观点,并加以阐述或说明。
(要求:价值观正确、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3年广东省深圳中学联考中考历史一模试卷·教师版一、单项选择题(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各题的四个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请你选出正确选项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该题相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
1.(2分)在对陶寺遗址动物考古发掘时,人们发现较多猪的肢骨上,不仅有敲骨取髓现象,还有一些浅而细密的切割痕(如图:剔骨痕迹的猪肢骨残段)。
据推断,这些切割痕的形成,最有可能是因为()A.对猪进行的手术操作B.一种特殊的烹饪手法C.受伤后未痊愈的疤痕D.天生形成的“胎记”【分析】本题考查陶寺人,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在对陶寺遗址动物考古发掘时,人们发现较多猪的肢骨上,不仅有敲骨取髓现象,还有一些浅而细密的切割痕”说明材料反映的可能是陶寺人充分利用肉食资源制作美食的烹饪现象,故B符合题意;题干材料反映的是陶寺人处理家畜的方式方法,不是对猪进行的手术操作、处理受伤后未痊愈的疤痕、天生形成的“胎记”,排除ACD。
故选:B。
2.(2分)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
以下历史事件的发生地与《春秋战国示意图》所示相符的是()A.商鞅在①实行变法B.②出土了《老子》C.长平之战发生在③D.都江堰修建于④处【分析】本题考查商鞅变法的相关内容,准确解读图片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