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练习附答案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练习附答案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练习附答案八年级上册数学练习(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恰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代号填在相应括号内)1.如图,下列图案是我国几家银行的标志,其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第1题A.1个B.2个C.3个D.4个2.如图所示,a、b、c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分别表示△ABC 的三边长,则下面与△ABC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一定全等的三角形是()第2题3.如图,工人师傅砌门时,常用木条EF固定长方形门框ABCD,使其不变形,这样做的根据是( )A.两点之间的线段最短B.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C.长方形是轴对称图形D.三角形有稳定性321第4题C B 第5题第3题4.小明不慎将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摔碎成如图所示的四块(即图中标有1、2、3、4的四块),你认为将其中的哪一块带去,就能配一块与原来一样大小的三角形? 应该带( )A.第1块B.第 2 块C.第 3 块D.第4块5.如图,已知AB∥CD,AD∥BC,AC与BD交于点O,AE ⊥BD于点E,CF⊥BD于点F,那么图中全等的三角形有( )A.5对B.6对C.7对D.8对6.请仔细观察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A′O′B′等于已知角∠AOB的示意图,请你根据所学的图形的全等这一章的知识,说明画出∠A′O′B′=∠AOB的依据是( )A.SAS B.ASA C.AAS D.SSSB′BOC′′ 第6题第7题7.如图,在△ABC中,分别以点A和点B为圆心,大于1AB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2相交于点M,N,作直线MN,交BC于点D,连接AD.若△ADC的周长为10,AB=7,则△ABC的周长为()A.7 B.14 C.17 D.20 8.将一正方形纸片按图1中(1)、(2)的方式依次对折后,再沿(3)中的虚线裁剪,最后将(4)中的纸片打开铺平,所得图案应该是下面图案中的()(4)(2)(3)(1)图1AB C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不需写出解答过程,请把答案直接填写在相应横线上)9.在英文大写字母A、E、M、S、U、P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10.如图,两个三角形关于某直线成轴对称,则∠的度数为___________.11.如图,AB=AC,要使△ABE≌△ACD,应添加的条件是(添加一个条件即可).第12题第11题第8题12.如图所示,AB=AC,AD=AE,∠BAC=∠DAE,∠1=25°,∠2=30°,则∠3= . 13.如图,∠C=90°,∠1=∠2,若BC=10,BD=6,则D到AB的距离为_________. 14.如图,已知∠O=35°,CD为OA的垂直平分线,则∠ACB的度数为___ ___.B第13题第14题第15题15.如图,分别作出点P关于OA、OB的对称点P1、P2,连结P1P2, 分别交OA、OB于点M、N,若P1P2=5cm,则△PMN的周长为___________.16.如图,已知点C是∠AOB平分线上的点,点P、P′分别在OA、OB上,如果要得到OP=OP′,需要添加以下条件中的某一个即可:①PC=P′C;②∠OPC=∠OP′C;③∠OCP=∠OCP′;④PP′⊥OC.请你写出所有可能的结果的序号:.17.如图所示,△ABE和△ADC是△ABC分别沿着AB,AC 边翻折180°形成的,若∠1∶∠2∶∠3=28∶5∶3,则∠α的度数为.第18题第16题第17题18.如图,方格纸中△ABC的3个顶点分别在小正方形的顶点(格点)上,这样的三角形叫格点三角形,图中与△ABC全等的格点三角形共有__________个(不含△ABC).三、解答题(本大题共有10小题,共96分.请在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9.(本题满分8分)利用正方形网格线作图.⑴在线段AC上找一点M,使点M到AB和BC的距离相等;⑵在射线BM上找一点N,使NB=NC.第19题20.(本题满分8分)认真观察图(1)的4个图中阴影部分构成的图案,回答下列问题:图(1)(1)请写出这四个图案都具有的两个共同特征.特征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征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在图(2)中设计出你心中最美丽的图案,使它也具备你所写出的上述特征.图(2)21.(本题满分8分)已知:如图,AB=AE,∠1=∠2,∠B=∠E.求证:BC=ED. A第21题22.(本题满分8分)如图,BC=40cm,DE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与BC相交于E,AC=24cm,求△ACE的周长.BCE第22题23.(本题满分10分)八(5)班同学上数学活动课,利用角尺平分一个角(如图).设计了如下方案:(Ⅰ)∠AOB是一个任意角,将角尺的直角顶点P介于射线OA、OB之间,移动角尺使角尺两边相同的刻度与M、N 重合,即PM=PN,过角尺顶点P的射线OP就是∠AOB的平分线.(Ⅱ)∠AOB是一个任意角,在边OA、OB上分别取OM=ON,将角尺的直角顶点P介于射线OA、OB之间,移动角尺使角尺两边相同的刻度与M、N重合,即PM=PN,过角尺顶点P的射线OP就是∠AOB的平分线. (1)方案(Ⅰ)、方案(Ⅱ)是否可行?若可行,请证明;若不可行,请说明理由.(2)在方案(Ⅰ)PM=PN的情况下,继续移动角尺,同时使PM⊥OA,PN⊥OB.此方案是否可行?请说明理由.24.(本题满分10分)如图,ABC中,点D是BC中点,连接AD并延长到点E,连接BE.(1)若要使ACD≌EBD,应添上条件:;(2)证明上题;(3)在ABC中,若AB5,AC3,可以求得BC边上的中线AD的取值范围是AD 4.请看解题过程:由ACD≌EBD得:AD ED,BE AC3,因此AE AB BE,即BAE8,而AD1AE,则AD 4.请参考上2述解题方法,求AD. 第24题25.(本题满分10分)已知:如图,AD=AE, ∠ADC=∠AEB,BE与CD相交于点O,(1)在不添加任何辅助线的情况下,请写出由已知条件可得出的结论;(例如,可得到△ADC≌△AEB,∠DOE=∠BOC,∠DOB=∠EOC等)你写出的结论不得有上述所举之例,只要求写出4个即可:①;②;③;④;(2)就你写出的其中的一个结论,说明其理由.第25题26.(本题满分10分)如图,在△ABC中,∠C=90°,AD平分∠BAC,DE⊥AB于E,F在AC上,且BD=DF. (1)试说明:CF=EB.(2)若AE=6,CD=4,试求四边形AFDB的面积. 第26题27.(本题满分12分)如图1和图2,∠ACB=90°,AC=BC,BD⊥DE,AE⊥DE,垂足分别为D、E.(1)图1中,①证明:△ACE≌△CBD;②若AE=a,BD=b,计算△ACB的面积.(2)图2中,若AE=a,BD=b,(b>a)计算梯形ADBE的面积.第27题o28.(本题满分12分)锐角为45的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也相等,这样的三角形称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我们常用的三角板中有一块就是这样的三角形,也可称它为等腰直角三角板.把两块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板按如图1放置,其中边BC、FP均在直线l上,边EF与边AC重合.(1)将△EFP沿直线l向左平移到图2的位置时,EP交AC于点Q,连结AP,BQ.猜想并写出BQ与AP所满足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请证明你的猜想;(2)将△EFP沿直线l向左平移到图3的位置时,EP、AC 的延长线交于点Q,连结AP,BQ.你认为(1)中所猜想的BQ与AP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还成立吗?若成立,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图2 图1第28题命题、校对:万扣明、史美芹把答案直接填写在相应横线上)9. 10. 11. 12.13. 14. 15. 16.17. 18.三、解答题(本大题共有10小题,共96分.请在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9.(本题满分8分)20.(本题满分8分)(1)特征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征2: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2)第19题21.(本题满分8分)第21题A22.(本题满分8分)CE第22题23.(本题满分10分)(1)(2)24.(本题满分10分)(1)若要使ACD≌EBD,应添上条件:;(2)证明上题;第24题(3) AD.B25.(本题满分10分)(1)①;②;③;④;(2)26.(本题满分10分)(1)(2)27.(本题满分12分)(1) ①第25题第26题第27题②(2)28.(本题满分12分)图1(1)(2)图2第28题八年级数学练习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恰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代号填在相应括号内)把答案直接填写在相应横线上)9.A、E、M、U 10. 60°11.如∠B=∠C,AD=AE 12.55°13.4 14.70°15.5cm 16.②③④17.80°18.7三、解答题20-21.(略)22.64cm23. (1)方案(Ⅰ)不可行.缺少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2分方案(Ⅱ)可行. 3分证明:(略)5分(2)当∠AOB是直角时,此方案可行. 6分∵四边形内角和为360°,又若PM⊥OA,PN⊥OB,∠OMP=∠ONP=90°,∠MPN=90°, ∴∠AOB=90°∵若PM⊥OA,PN⊥OB,且PM=PN∴OP为∠AOB的平分线.8分当∠AOB不为直角时,此方案不可行. 10分24.(1)如AD=DE(3分)(2)证明略(4分)(3)1(3分)25.(1)略(4分)(2)证明略(6分)26.(1) 证明略(5分)(2)24(5分)27.(1) ①证明略(4分)②12121212a+b(4分)(2)b-a(4分)222228.(1) 相等、垂直(6分)(2)结论仍然成立(6分)11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您的在线图书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