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区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练习化学2016.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Cl 35.5Ca 40 Fe 56 Zn 65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1分)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金属拉丝B .甲烷燃烧C .酒精挥发D .冰雪融化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空气B .石油C .海水D .蒸馏水3.下列空气成分中,常用于充入食品包装袋起防腐作用的是 A .氮气B .氧气C .二氧化碳D .稀有气体4.下列标志表示节约用水的是A B C D 5.氢元素与氧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 .原子的质子数不同 B .原子的电子数不同 C . 原子的中子数不同D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6.下列物质中,不能..溶于水形成溶液的是 A .食盐 B .蔗糖 C .花生油 D .酒精 7.下列符号中,表示两个氧分子的是A .O 2B .2O 2C .2OD .O 2- 8.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A .硝酸银AgNO 3B .碳酸钾KCO 3C .氧化镁MgO 2D .氯化铁FeCl 2 9.下列数据是一些食物的近似pH (常温),其中呈碱性的是10.下列图示的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pH 3.5~4.5 2.9~3.3 6.3~6.6 7.6~8.0 食物A .葡萄汁B .苹果汁C .牛奶D .鸡蛋清A .倾倒液体B .加热液体C .滴加液体D .过滤 11.某花圃的花卉缺乏磷元素,应施用的化肥是 A .23K COB .3KNOC .CO(NH 2)2D .()242Ca H PO12. 电热水壶用久后,内壁附着一层水垢(主要成分为CaCO 3)。
下列物质中,能用来除去水垢的是A .酱油B .白醋C .食盐水D .水 13.下列各种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 .石墨作铅笔芯C .用稀盐酸除去铁锈D .用铜丝作导线 14.下列安全措施不正确...的是 A .燃放烟花爆竹时,远离人群和可燃物 B .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C .正在使用的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D .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立即用湿布盖灭 15.区别下列各组物质,选用的方法或试剂正确的是选项 物 质方法或试剂 A 空气、氧气和氮气 燃着的木条 B 氯化钠溶液和稀盐酸 酚酞溶液 C 稀盐酸和稀硫酸氧化铁 D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16.下列“家庭小实验”中,不能..A .用某些植物的花瓣制酸碱指示剂 B .用碎鸡蛋壳和食盐水制二氧化碳C .用柠檬酸、果汁、白糖、水、小苏打等自制汽水D .用塑料瓶、小卵石、石英砂、活性炭、膨松棉、纱布等制作简易净水器17.某兴趣小组设计的小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打开止水夹,将A滴入试管①中,A与B接触后,在试管②中的导管口处观察到有气泡冒出。
下列液体A和固体B的组合不可能...出现上述现象的是A.水和烧碱B.稀硫酸和镁条C.稀盐酸和小苏打D.水和硝酸铵18.根据右图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A的溶解度大于BB.t2℃时,A、B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C.t3℃时,将A、B的饱和溶液分别蒸发掉10g水,析出A的质量大D.分别将A、B在t1℃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会增大19.工业用盐中含有的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有毒物质,利用 NH4Cl溶液可使NaNO2转化为无毒物质。
该反应分两步进行:①NaNO2 +NH4Cl=== NaCl + NH4NO2②NH4NO2 === N2↑+ 2H2O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NH4NO2由三种元素组成B.反应①为复分解反应,反应②为分解反应C.利用 NH4Cl 处理NaNO2最终转化为NaCl、N2和H2OD.上述反应所涉及的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有四种20.下列各选项与右图所示曲线相符的是选项横坐标纵坐标A 向一定量稀硫酸中加入锌粉的质量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B 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产生气体的质量C 向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加入碳酸钠溶液的质量生成沉淀的质量D 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的质量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60分)〖生活现象解释〗小明一家与朋友周末去郊外露营。
21.(2分)小明妈妈准备露营的食物。
(1)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填字母序号)。
A. 香蕉B. 面包C. 鱼肉D. 牛奶(2)牛奶中还含有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磷、硒、钙、钠、镁、铁、锌、铜、锰、钾等元素,其中能够防止人体骨质疏松的元素是(填元素符号)。
22.(2分)小明爸爸准备了一个急救小药箱。
(1)3%的双氧水作为治疗外伤的消毒剂,与伤口、脓液或污物相遇时,人体中的过氧化物酶促使它立即分解生成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斯达舒”可用于缓解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痛,其主要成分之一是氢氧化铝。
氢氧化铝与胃酸(主要成分为稀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3.(2分)小明一家与朋友们决定拼车出行。
(1)拼车出行的好处有(填字母序号)。
A.降低出行成本B.减少汽车尾气排放C.减少使用汽油,节约能源D.降低交通压力,缓解拥堵(2)出行前,要给汽车加满汽油。
汽油的成分之一为辛烷(C8H18),辛烷完全燃烧的产物中对气候变化有影响的是。
24.(2分)途中他们路过首钢旧址。
(1)一座座废弃的高炉已经锈迹斑斑,这是铁长期与反应的结果。
(2)这些废弃的高炉曾经用于炼铁,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一氧化碳和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炼铁的反应原理。
25.(3分)他们到达了露营目的地。
(1)大家共同搭建好帐篷。
下列用品中,由有机合成材料做成是(填字母序号)。
A.尼龙篷布B.钢制撑杆C.羊毛毯子(2)小明用便携式微型净水器(如右图)去河中取水备用。
净水器的滤芯由多种滤材组成,包括PP 棉、颗粒活性炭、压缩活性炭棒等,其中活性炭在净水过程中主要起 作用。
(3)河水经过净水器后变得澄清透明,净化后的水属于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6.(2分)在旁边葡萄园里,果农正在配制波尔多液。
(1)果农分别向硫酸铜中加入沸水、生石灰中加入冷水,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然后将硫酸铜溶液缓慢倒入石灰乳中,边倒边搅拌,即配成波尔多液。
这个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为:CuSO 4 +Ca(OH)2===CaSO 4 + 。
27.(3分)大家开始生火。
(1)有人带来了木柴和报纸,又捡来一些干树枝,这些可燃物中最容易被点燃的是报纸,从燃烧条件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
(2)用报纸和干树枝引燃木柴时,需将木柴架空,其目的是 。
(3)大家还准备了一些沙土,用于最后灭火,其灭火原理是 。
28.(4分)大家开始烧烤食物,进行野餐。
(1)用下列物质腌制鱼肉,其中不.属于..调味品的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
A .食盐 B .酱油 C .水(2)将鱼用铝箔包好进行烤制,很快鱼肉烤熟了,在烤制过程中体现了铝箔具有良好的 性。
(3)烤鱼散发出诱人的香味,能闻到香味的原因是 。
A .分子在不断运动 B .分子的质量很小 C .分子之间有间隔 D .分子的体积很小(4)野餐结束后,收集到一些垃圾,可回收利用的是 。
A .矿泉水瓶 B .金属饮料罐 C .报纸〖科普阅读理解〗29.(5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原文作者:袁越)。
二氧化碳是著名的温室气体,它能让太阳光顺利通过,却会阻止地表热量的散失。
在地球形成的初期,太阳的辐射强度只有现在的四分之一,为什么那时的地球没有被冻成冰球呢?最新的理论认为,液态的水(比如降雨)能够溶解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再把它变为碳酸盐,沉积到岩石层中。
同时,地球的内部很热,沉积在地壳中的碳经常会随着火山喷发而重新变为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这就形成了一个碳循环。
经过几亿年的时间,这个碳循环逐渐达到了某种平衡,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保持一定的含量。
正是由于这些二氧化碳产生的温室效应,使得地球的温度不至于太冷。
生命的诞生促成了另一个碳循环。
众所周知,生命的基础是光合作用,就是利用太阳提供的能量,把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提取出来,连接成一条长短不一的碳链。
这样的碳链被称为“有机碳”,因为它既能作为生命的“建筑材料”,搭建成生命所需的各种有机分子(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氨基酸等),又能“燃烧自己”,产生能量供生命使用。
有机碳的燃烧过程又可以称之为“氧化反应”,其产物就是二氧化碳和水。
南极冰钻的结果证明,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在过去的1万年里基本保持稳定。
但自工业化以来,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二氧化碳浓度开始逐年上升,同时段内地球大气层的平均温度也发生了变化。
(见表一和表二)目前燃烧化石能源而产生的二氧化碳,大气中的实际含量比理论计算值少一倍。
有证据显示,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提高加快了森林的生长速度,促进了土壤对二氧化碳的吸收,这说明大自然正在努力地试图平衡人类带来的影响。
但是,大自然的平衡能力是有限的,面对突然多出来的这些“碳”,大自然一时也应付不过来了,所以人类必须自己想办法。
下图是当前人类为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所采取的措施。
(有删改)20 10 1860 1900 1910 1940 1980 年份 表二1860 1900 1910 1940 1980 年份表一15.4 15.0 14.6地球大气层平均温度(℃)二氧化碳排放量(10亿吨)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措施减少排放源 (减排)开发、利用新能源等增加吸收 (碳汇)碳封存 (碳捕获)植树造林、植被恢复等将二氧化碳收集并安全储存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在地球形成的初期,地球没有被冻成冰球的原因是 。
(2)人类使用化石燃料使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逐年上升。
下列物质中,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
A .天然气 B .煤 C .酒精 D .石油(3)观察表一和表二后,小德认为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持续增加导致地球大气层平均温度持续升高,但小威却不同意他的观点。
下列不同年份间数据变化的总趋势能支持小威说法的是 。
A .1900~1910 B .1910~1940 C .1940~1980 D .1980以后(4)人类为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采取的措施有:开发新能源、植树造林、 (写出一条即可)等。
(5)关于碳循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对人类的生活有害无利 B .保持自然界的碳循环处于平衡状态是至关重要的C .人类过多的工业活动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打破了碳循环的平衡D .当碳循环的平衡状态被破坏时,大自然完全具有自我修复的能力〖生产实际分析〗30.(3分)用硫铁矿焙烧取硫后的烧渣(主要成分为Fe 2O 3、SiO 2、Al 2O 3)制取绿矾(FeSO 4·7H 2O ),主要流程如下:(1)反应①和反应③后都要进行的操作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