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3修辞手法专题复习(答案)

1-3修辞手法专题复习(答案)

巩固练习:1、(解析)A项不是“借喻”而是“借代”。

B项“女妖娆能有几?”是设问。

后面以昭君和西施作答。

D项“吞”不是拟人。

体现的是越国的气势之盛。

(答案)C4.(解析)B项“雨”能“知”是拟人手法;“潜”是“偷偷地”,也是把“雨”人格化了.C 句的修辞手法解说也正确.“气”能把“云梦泽”“蒸腾”起来,“洞庭之波”能将岳阳城撼动,确定运用了夸张的手法。

D句“羌笛”能“怨”,运用了拟人。

只有A句“合”的意思是“连接在一起”,“斜”是个描述青山形象的形容词,说它们有人的感情,是不合实际的,没有拟人。

选A5、仿写:(解析)例句描绘了一种诗一般的和谐优美的意境,仿写句要保持这种特点。

例句第一句用了拟人和比喻,第二句用了两个比喻。

仿写时要先想到恰当的描写话题,再想贴切的喻体。

要注意展开相似联想。

“海”如此,“风、雨、水、叶、花”等会不会也如此呢? (答案)风在我们的脸颊上轻拂着,慈母一般.那感觉柔柔的,暖暖的,像春雨滋润大地,像甘露洒上心头。

6、答案:①塔太轻浮,天真地以为可以进入天堂;桥却稳重,忠诚地运送人们到达彼岸。

②“士兵”,“指挥若定的将军”。

(或“渡船”,“指引方向的舵手”)。

7、这一道题,从用词、修辞手法、写作手法等几个方面对这首词进行了分析。

在这道题中,A项是关于用词方面的分析,指出“不消”二字所包含的深层含义,这一理解是正确的。

B、C两项是关于修辞方面的分析。

在B项中,“绿”和“红”都是以特征代本体,是借代修辞。

“肥”和“瘦”是分别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这一项也是正确的。

C项中说是用了“设问”修辞也是正确的,因为在“知否?知否”这一问句之后紧接着用了“绿肥红瘦”来作答。

D项是对写作手法的分析,从全词来看,作者的确是通过对海棠绿肥红瘦的描写来抒发她的感伤情绪,而这种感伤又来自她对春光的留恋和惜别。

但是,作者在表达这种留恋和惜别的烦闷心情时,是通过委婉含蓄的一问一答(“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以及最后两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来轻轻透露的。

答案: D(一)客观选择题例1答案:B解析:该题中的B选项涉及修辞方法辨识和修辞的作用分析,能力层级为B。

相关语段的文字是“心可以很硬,超过人世间已知的任何一款金属。

心可以很软,如泣如诉如绢如帛。

心可以很韧,千百次的折损委屈,依旧平整如初。

心可以很脆,一个不小心,顿时香消玉碎”。

这个语段,我们能看到“心可以……”的反复排布,发现“超过金属”“如绢如帛”“一个不小心,顿时香消玉碎”等描述,从而明确句中运用了排比、比喻、拟人手法,却没有借代、夸张手法,修辞方法的辨识上不够准确,所以B项是赏析不正确的项。

例2.答案:C。

解析:该题目考查的是根据语境判断修辞方法使用是否得当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

我们知道,拟人是把物当作人来写,必须写出物所具有的特征,这个特征应该和人有相通之处。

选项A、B、D分别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突出了事物的基本形态,使事物具体化、形象化;而C项则缺乏这方面的特点,因为杨柳本来是弯腰的,“杨柳弯腰逢迎”这个拟人句就没有抓住风暴来临时杨柳的特征;再有,风暴来临时,江河不可能没有表示,“江河寂然无语”在逻辑上就讲不通;另外,C项中还有排比手法的运用,其排列顺序也应该调整为“杨柳……江河……松柏……高山”或“松柏……高山……杨柳……江河”,所以正确答案为C。

(二)主观表达题主观表达题具体有五种考查方式。

1.鉴赏评价式例3.答案:对偶。

“芳树”对“春山”,“花”对“鸟”,“自落”对“空啼”。

2.对联仿写式例4答案示例:①月季牡丹金桂莫非海内奇葩②梅岭金鸡丹霞全为粤北名山③牡丹墨菊芍药堪称江北奇葩④大漠孤烟黄沙均为塞北风光⑤孔府景芝兰陵俱为山东佳酿⑥苏轼孟郊贾岛全为中土奇才⑦北京开封洛阳全系中华古都⑧鹿茸貂皮人参都为东北珍宝⑨岳阳黄鹤滕王全为中华名楼⑩峨眉五台九华当为国中名山。

3.添加补充式例5答案示例:逆耳的忠言好比配有黄连的中药,虽然难以下咽,却是对症下药;奉承的蜜语犹如含有毒药的琼浆,虽然香甜可口,却是慢性中毒。

例6答案示例:A句:①假若现实世界是堆锦砌肥的满汉全席,那么网络世界便是闻香迷魂的便捷快餐。

②假若现实世界是一片广阔无垠的草原,那么网络世界便是美丽迷人的草坪。

B句:①假若语文是灌溉万物的泉水,那么数学便是饱吮泉水的禾苗。

②假若语文是波涛汹涌的大海,那么数学便是扬帆破浪的航船。

解析:例5小题考查的是比喻句的仿写能力,能力层级为D。

题目要求仿照比喻形式,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这是明示信息;再审读所给句子,是由两个比喻句组成的一组关系相对或相反的句子,比喻句之间有转折关系,这就是隐含信息。

仿写时只有不脱离这些信息才算切合题意。

例6属于仿用句式与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方法的综合考查,能力层级为D。

解答这道小题,应注意两个要点:一是要运用比喻修辞格---比喻句子本体已经限定,二是前后小句的内容形成对比。

要注意所构建的喻体要与本体有相似性,要在假设语意关系之中,两个喻体要在同一范畴之内,而且要形成对比。

所以解答添加补充类试题一定要弄清题目的明示信息与隐含信息,只有把明示和隐含的信息把握全面了,才能很好地完成题目。

4.话题发挥式例7.答案示例:⑪思念像一株刚萌发的幼苗,对外界探头探脑。

思念像一株小树,亭亭玉立的,长着,伸展着。

思念像一棵枝丫横生的老槐,狂舞着,张扬着,深深地扎在人们心中。

⑫思念像春天的雨丝,柔柔的。

亲着,吻着。

思念像夏天的蝉声,充斥于整个天地,缠着,绕着,想逃也逃不脱。

思念像永远的秋季,任黄叶挥洒,任秋雨缠绵,任那浸透感人心神的浓郁韵味熏染。

⑬家园像幼年时的摇篮,摇着我童年的梦,要我快快长大。

家园像青年时的单间,随时等我,随时离我,任我逍遥,任我奔波。

家园像老年时的古宅,纵使有些残破,却让人心安,让人有所依托。

例8答案示例:和谐是乐于手演奏的动人旋律,和谐是画家创作的美丽画卷,和谐是设计师描绘的宏伟蓝图。

解析:例7考查仿用句式与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能力层级为D。

这道题的题干对题意的要求特别分明,无论是以“家园”还是“思念”为仿写话题,都必须按示例形式,写出三个句子,而且三个句子的内容必须和话题吻合(与话题中的本体有相似相通之处),必须像例句那样有内在联系(刚落地的娃娃----花枝招展的小姑娘----健壮的青年),每个句子都必须使用比喻和比拟两种修辞方法。

例8小题是将扩展语句与正确运用修辞方法结合起来考查,能力层级为D。

解答这道题,关键是要注意“以‘和谐’为内容”即所写的三句话主语都应为“和谐”的题干要求,做到以“和谐”为本体,想象三个比喻句,然后组成排比句。

像这样的题目,关键是把握题干要求,适当展开联想,充分运用想象,注意所选用的材料与表述的主体之间的内在事理,体现出语句间的逻辑关系。

5.公益广告式例9答案示例: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待母归。

例10.答案示例:①远离毒品功在当代,珍爱生命利及千秋。

②斩断毒品险恶魔爪,奏响青春强劲乐章。

③积极行动,堵死毒品来源;自觉斗争,远离毒品诱惑。

④抵制诱惑,远离各种毒品;珍爱生命,创造美好人生。

解析:例9题与一般话题式扩展语句相比,它不仅有修辞格的限制,还要注意公益广告的写法。

从此拟修辞上说,要在动词选用上拟出新拟体的动作形态。

例10小题虽然没有修辞格上的明确要求,但形式上的“两句话”“每句话不少于7个字”“字数相等和结构大体一致”也算是隐含的限制和要求;内容上要彰显“远离毒品”的主题、营造“自护教育”的气氛,这些都要求运用相应的修辞手法。

二、误区示警:高考试卷中修辞运用的试题难度比较适中,可是考生得分率却不高,常常出现以下四种失误。

1.话题脱离例1解析:这道试题,有的同这以“诗人作诗,洋洋洒洒,感情挥洒淋漓尽致,让读者身临其境;教师讲课,循循善诱,讲解深入浅出,让学生如坐春风”作答。

我们从给定的两个例句的主旨看,语段要表现的是空白的艺术能给人留下无尽的思考。

仿写的句子忽视了这一点,尽管句子文采飞扬,也因不合话题而很难得分。

正确的答案可以是:“诗人作诗,讲究含蓄,言有尽而意无穷,让读者自去欣赏;教师讲课,言简意赅,故意引而不发,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

”2.结构不一例(2)解析:对这道试题,有的同学以“时间好比一支彩笔,它能在人生的画卷上描绘出青春的美景。

时间如同一本日记,它会记录下你童年的足迹”作答。

例句给出的两个比喻句,都是前一小句为主谓式,后一小句兼语式。

这位同学的仿句虽与话题相符,与修辞格要求相合,但后一小句不含兼语式,不如改为:“时间好比一支彩笔,它能帮助你描绘青春美景。

时间犹如一本日记,它会提示你忆起童年的往事。

”3.修辞不符例(3)解析:这道试题,有的同学以“真诚犹如一颗渺小的尘土,它带领我们漫游无际;真诚如同一道溪流,激情就是溪流中的鹅卵石”作答。

这个答案,前一分句难以成立,因为本体与喻体之间找不到相似点;后一分句比喻虽能成立,然而解释语却又与前文不相搭配。

正确答案可以是:“真诚就像开满枝头的花朵,总是能结出友谊的果实;真诚好像一条清澈的小溪,心灵就是小溪的源头。

”4.格调不合例(4)解析:这道试题,有的同学写成:“金钱,能买来佳人,买不来芳心;能买来豪宅,买不来幸福。

”这个仿写,从形式来看无可指摘,可是情调立意都不高,也是不合要求的。

正确的答案可以是:“金钱,能买来玫瑰,买不来爱情;能买来贺卡,买不来友谊。

”造成这些错误的原因主要可以归结为三点。

一是张冠李戴,对常见修辞方法的特征辨析不清,导致修辞运用的错误。

如把比较当比喻,把借代当借喻,把反问当设问,排比、对偶辨识不清,也有把没有相似点的事物联到一起当作比喻的。

二是浅尝辄止,看不到题目所隐含的要求和限制,表述的语句上达不到题目所规定的要求。

三是顾此失彼,在扩展语句、选用句式、仿用和变换句式与修辞方法综合考查的题目中缺少全面思考,不是忽视了修辞上的要求就是忽视了句式上的要求。

三、高考指向例1解析:这是一道很有创意的题目,是添加式仿写,又不同于以往见过的添加式仿写,因为它要受诗歌形式的约束,需要联想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参与----想象是诗的翅膀。

解题时,我们首先从题干中明确要有诗的意境,要与“天”这一诗题和“所以天是幻想的家乡”的主旨相合,要按诗的要求押韵;其次,从上下文看,表现的内容应该是“白云”“流星”一类展示在天空的物象,而所用的修辞手法应该是暗喻,句式要与上下文中的句式相同。

看到了这些明示和隐含的信息,我们就要调动我们的生活阅历去思考,通过联想,由“白云”能想到“蓝天”,由“流星”能想到“星团”,进而想到“太阳”“月亮”“彩虹”等等;再借助想象,把这些物象生发成形象的比喻;最后组织好语言,让写出来的句子能够整齐押韵。

所以答案就可以是“碧空是天的海洋,阳光是天的熔岩,阴霾是天的煤矿,星团是天的城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