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图形学试卷1

图形学试卷1

一、填空(1×20=20分)1. 一个交互性的计算机图形系统应具有计算、存储、交互、输出、输入等五方面的功能。

2. 阴极射线管从结构上可以分为电子枪、偏转系统和荧光屏。

3. 常用的图形绘制设备有打印机和绘图仪,其中绘图仪支持矢量格式。

4. 通常可以采用线刷子和方刷子处理线宽。

5. 齐次坐标表示就是用 n+1 维向量表示n维向量。

6. 平行投影根据投影线和投影面之间的夹角不同可以分为正投影和斜投影。

7. 一个交互式计算机图形处理系统包括图形软件和图形硬件,图形软件又分为图形应用数据结构、图形应用软件和图形支撑软件三部分。

8. 构成图形的要素包括刻画形状的几何要素和反应物体本身固有属性的非几何要素,在计算机中通常采用两种方法来表示图形,他们是点阵法和参数法。

9. 荫罩式彩色显像管的结构包括三色荧光屏、三只电子枪、荫罩板和。

10. 填充一个特定区域,其属性选择包括颜色、图案和透明度。

11. 计算机中表示带有颜色及形状信息的图和形常用点阵法和参数法,其中用参数法描述的图形称为图形,用点阵法描述的图形称为图像。

12. 按所构造的图形对象来划分,可以分为规则形体造型和不规则形体造型。

13. 字符的图形表示可以分为矢量和点阵两种形式。

14. 常用的反走样方法包括过取样和区域取样。

15. 文字裁减的策略包括串精度裁剪、字符精度裁剪和笔画像素精度裁剪。

16.平面几何投影根据投影线角度的不同,可分为平行投影和透视投影17. 三维形体的表示中,规则对象的表示方法有八叉树和构造实体几何法等。

18. 对一个平面图形进行基本几何变换,其中整体P 图1-1比例变换仅改变图形的大小而不改变图形形状,而错切变换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但不改变图形的平行关系和连接关系。

19. 试对图1-1中自相交的多边形进行内外测试。

如果采用奇-偶规则进行测试,则P是外部点(内部点/外部点);如果采用非零环绕数规则进行测试,那么P是内部点(内部点/外部点)。

二、名词解释(3×5=15分)1. 图形:从客观世界物体中抽象出来的带有颜色信息及形状信息的图和形2. 走样:用离散量表示连续量而引起的失真3. 4连通区域指从区域一点出发,通过访问已知点的4-临接点,在不越出区域的前提下,遍历区域内的所有像素4. 主灭点透视投影中,与坐标轴方向平行的平行线的投影会汇聚到一点,这个点称为主灭点。

5. 像素点像素点是指图形显示在屏幕上时,按当前的图形显示分辨率所能提供的最小元素点6. 实体:表面具有二维流形性质的正则形体7. 区域填充:指从区域内的一点开始,由内向外将填充色扩展到整个区域的过程。

8. 窗口:用户坐标系中需要进行观察和处理的一个坐标区域9. 透视投影:投影中心与投影面的距离有限的一种平面几何投影。

10. 造型技术专门研究如何在计算机中建立恰当的模型表示不同图形对象的技术11. 边界填充对于边界表示法表示的区域,由于边界由特殊颜色指定,填充算法可以逐个像素地向外处理,直到遇到边界颜色为止,这种方法称为边界填充算法。

12. 视区:将窗口映射到显示设备上的坐标区域13. 外部裁剪:在进行裁剪时,保留落在裁剪区域外的图形部分,舍弃裁剪区域内的所有图形,称为外部裁剪14. 灭点:透视投影中,不平行于投影面的一组平行线的投影会相交于一点,这个点称为灭点。

三、简答与计算(6×5=30分)1.图形包括哪两个方面的要素?在计算机中如何表示它们?一类是刻画形状的点、线、面、体等几何要素;另一类是反应物体本身固有属性,如明暗、灰度等非几何要素。

两种方法点阵法:用具有灰度或颜色信息的点阵表示图形参数法:以计算机中所记录图形的形状参数与属性参数来表示图形2.简述荫罩式彩色阴极射线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荫罩式彩色阴极射线管主要结构:三色荧光屏、三支电子枪、荫罩板。

三色荧光屏上密密麻麻交错布满了能发R,G,B光的荧光小点;荫罩管的尾部装有三支电子枪,安装成“品”字形,互成120度角,并略向管轴倾斜;在离开荧光屏1cm处安装了一块薄钢板制成的网板,像一个罩子将屏幕罩起来,故称荫罩板。

荫罩板上有许多小孔,每个小孔准确地和一组三色荧光小点对应。

荫罩式彩色阴极射线管工作原理:三只电子枪发射的电子束在荫罩板上汇聚,通过荫罩板上的小孔打在荧光屏上相应的荧光小点,使荧光小点发出红、绿、蓝色的光,不同成分的红、绿、蓝色的光形成各种颜色。

3.举例说明奇偶规则和非零环绕树规则进行内外测试时有何不同?答:奇偶规则和非零环绕树规则是进行多边性内外测试的常用方法,这两种方法的主要区别在于:当使用奇偶规则测试的多边形内部,按照规则,由该区域发出的射线与多边形的交点数为奇数,应用非零环绕树规则时,环绕数一定不为零,该区域是多边性的内部;当使用非零环绕数规则测试的多边形外部,按照规则,环绕数为零,即由该区域发出的射线与多边形相交时,多边形边从右到左和从左到右穿过射线的数目相等,即射线与多边形的交点数为偶数,应用奇偶规则时,该区域是多边性的外部;反之,则不成立。

4.什么是观察坐标系?为什么要建立观察坐标系?观察坐标系也称观察参考坐标系,它是在用户坐标系下建立的直角坐标系,观察坐标系的原点为观察参考点。

建立观察坐标系的目的是为了在不同的距离和角度上观察物体。

5. 目前图形图像处理的相关学科有哪些?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答:图形图像学科的分支主要有计算机图形学、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

计算机图形学试图从非图象形式的数据描述来生成(逼真的)图像。

数字图像处理则着重强调在图像之间进行的变换,它旨在对图像进行各种加工以改善图像的视觉效果。

计算机视觉是研究用计算机来模拟生物外显或宏观视觉功能的科学和技术,它模拟人对客观事物模式的识别过程,是从图像到特征数据、描述表达的处理过程。

6. 什么是光点?什么是像素点?什么是显示器的分辨率答:光点是指电子束打在显示器的荧光屏上,显示器能够显示的最小的发光点,一般用其直径来标明光点的大小。

像素点是指图形显示在屏幕上时候,按当前的图形显示分辨率所能提供的最小元素点。

像素点可以看作是光点的集合。

图形显示技术中有三种分辨率。

屏幕分辨率:也称光栅分辨率或物理分辨率,它决定了显示系统最大可能的分辨率,通常用水平方向上的光点数与垂直方向上的光点数的乘积来表示。

显示分辨率:是计算机显示控制器所能够提供的显示模式分辨率,实际应用中简称为显示模式。

对于文本显示方式,显示分辨率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所能显示的字符总数的乘积表示;对于图形显示方式,则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所能显示的象素点总数的乘积表示。

图形的存储分辨率:是指帧缓冲区的大小,一般用缓冲区的字节数表示。

7. 试简要描述直线线宽的处理方式。

答:(1)线刷子:线刷子包括垂直刷子和水平刷子。

线刷子的实现是将刷子的中点对准直线一端点,然后让刷子中心往直线的另一端移动,“刷出”具有一定宽度的线。

(2)方刷子:通过把边长为指定线宽的正方形的中心沿直线作平行移动,来获取具有宽度的线条。

(3) 区域填充:先算出线条各个角点,再用直线把相邻角点连接起来,最后使用多边形填充算法进行填充,得到具有宽度的线条。

(4)改变刷子形状:使用像素模板定义其他形状的刷子。

8. 什么是走样?什么是反走样?常用的反走样技术有哪些?走样指的是用离散量表示连续量引起的失真。

为了提高图形的显示质量。

需要减少或消除因走样带来的阶梯形或闪烁效果,用于减少或消除这种效果的方法称为反走样。

其方法是①前滤波,以较高的分辨率显示对象;②后滤波,即加权区域取样,在高于显示分辨率的较高分辨率下用点取样方法计算,然后对几个像素的属性进行平均得到较低分辨率下的像素属性。

9. 阴极射线管(CRT)的从结构上看,分为哪几部分?请简述各部分的功能。

答:阴极射线管从结构上主要分为三个部分:(1)电子枪:产生一个沿管轴(Z 轴)方向前进的细电子束轰击荧光屏。

(2)偏转系统:使电子束发生偏转;(3)荧光屏:偏转后的电子束轰击荧光屏,使荧光屏相应位置的荧光粉发光,从而显示图形。

10. 基于光栅扫描的显示子系统由哪几个逻辑部件组成?它们的功能分别是什么?答:(1)帧缓冲存储器(帧缓存):用来存储像素颜色(灰度)值,即显示存储器(显存)。

它由显示控制器直接访问以刷新屏幕,存放的点阵数据格式取决于设定的显示工作方式。

(2)显示控制器,又称视频控制器,它的主要功能是依据设定的显示工作方式,自主地,反复不断地读取帧缓冲存储器中的图像点阵数据,将他们转换成R ,G ,B 三色信号并配以同步信号送至显示器,即可刷新屏幕。

(3)ROM BIOS :其中包含少量的固化软件,用于支持显示控制器建立所要求的显示环境。

11、利用正则集的概念描述实体的定义?答:根据客观存在的三维形体的性质,三维空间中的物体是一个内部连通的三维点集,也就是由其内部的点集及紧紧包着这些点的表皮组成。

而物体的表皮具有连通性、有界性、非自相交性、可定向性、闭合性等性质。

由内部点构成的点集的闭包就是正则集,三维空间的正则集就是正则形体。

如果正则形体的表面是二维流形,即对于实体表面上的任意一点,都可以找到一个围绕着它的任意小的领域,该领域与平面上的一个圆盘是拓扑等价 ,那么这个正则形体就是实体。

12. 请简述二维观察的观察流程。

观察坐标系下对窗口进行裁剪窗口到视区(规范化设备坐标系中定义)的变换视图区从规范化坐标系到设备坐标系的变换在图形设备上输出DC 用户坐标系到观察坐标系间的变换应用程序到图形的用户坐标NDC VC WC VC13.什么是四连通区域?什么是八连通区域?四连通区域与八连通区域有什么区别?答:4-连通区域是指从区域上的一点出发,通过访问已知点的4-邻接点,在不越出区域的前提下,遍历区域内的所有像素点。

8-连通区域是指从区域上的一点出发,通过访问已知点的8-邻接点,在不越出区域的前提下,遍历区域内的所有像素点。

4-连通区域 常可以看作是8-连通区域,但对边界条件有要求,边界表示的4-连通区域的外环边界是一个8-连通区域,而边界表示的8-连通区域的外环边界是一个4-连通区域。

内点表示的4-连通区域也是8-连通区域,内点表示的8-连通区域则不一定是4-连通区域。

14. 在图3-1中以内点表示的区域是4-连通区域还是8-连通区域?如果选取 s 为种子点,采用相应的边界填充算法,并按照“下-左-上-右”(或“下-左下-左-左上-上-右上-右-右下”)的顺序访问邻接点,请写出区域内象素点1-5被填色的顺序。

P121S 435图3-1 区域填充答:该区域是8联通区域。

填色的顺序为:S —4—5—1—2—3。

15. 请写出用Weiler-Atherton 算法用如图3-2所示的矩形窗口对多边形ABCDE 实现裁剪的步骤,并画出裁剪结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