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护理学基础简答题历年考点

护理学基础简答题历年考点

1.各级护理级别的适用对象
①特级护理:患者病情危急,需随时观察,以便进行抢救。

如严重创伤、复杂疑难的大手术后、器官移
植、大面积灼伤以及某些严重的内科疾患等
②一级护理:患者病情危急,需绝对卧床休息。

如各种大手术后、休克、昏迷、瘫痪、高热、大出血、
肝功能衰竭者和早产儿等
③二级护理:患者病情较重,生活不能自理。

如大手术后病情稳定者、年老体弱、慢性病不宜多活动者
以及幼儿等
④三级护理:患者病情较轻,生活能基本自理。

如一般慢性病,疾病恢复期及选择手术前的准备阶段
2.不同卧位分别适用哪些病人?
①仰卧位,也称平卧位。

a.去枕仰卧位昏迷或全身麻醉未清醒的患者、椎管内麻醉或脊髓腔穿刺后的患
者 b.中凹卧位休克患者 c.屈膝仰卧位腹部检查或接受导尿、会阴冲洗等
②侧卧位。

灌肠、肝门检查及配合胃镜、肠镜检查等;预防压疮;臀部肌肉注射
③半坐卧位。

某些面部及颈部手术后患者;心肺疾病引起呼吸困难的患者;腹腔、盆腔手术后或有炎症
的患者;疾病恢复期体质虚弱的患者
④端坐位。

心力衰竭、心包积液、支气管哮喘发作的患者
⑤俯卧位。

腰背部检查或配合胰、胆管造影检查时;脊椎手术后或腰、背、臀部有伤口,不能平卧或侧
卧的患者;胃肠胀气导致腹痛时
⑥头低足高位。

肺部分泌物引流;十二指肠引流术;妊娠胎膜早破;根骨或胫骨结节牵引时,利用人体
重力作为反牵引力
⑦头高足低为。

颈椎骨折患者作颅骨牵引时;减轻颅内压,预防脑水肿;颅脑手术后的患者
⑧膝胸卧位。

肝门、直肠、乙状结肠镜检查及治疗;矫正胎位不正或子宫后倾;促进产后子宫复原
⑨截石位。

会阴、肝门部位的检查、治疗或手术;产后分娩
3.简述疼痛的影响因素
1年龄,年龄是影响疼痛的重要因素之一2性别,通常男性和女性对疼痛的反应无明显差异3社会文化背景,可影响患者对疼痛的认知评价,进而影响其对疼痛的反应4个人经历,过去的疼痛经验可影响患者对现存疼痛的反应5个性心理特征,疼痛的程度和表达方式常常因个体气质、性格而有很大的差别6情绪,积极情绪减轻疼痛,消极情绪可使疼痛加剧7注意力,个体对疼痛的注意程度会影响其对疼痛的感受8疲乏,疲乏时疼痛感加剧,忍耐性降低9疼痛的认知,患者对疼痛的理解可影响其对他人的体验和适应程度10应对方式,可影响患者处理疼痛的能力11患者的支持系统,有家属或亲人的陪伴时可减少患者的孤独和恐惧感,从而减轻疼痛12治疗及护理因素,看影响患者的疼痛。

4.疼痛护理的要点
1准确评估疼痛与记录,通过语言沟通或观察患者的面色、体态以及生命特征等客观变现,判断疼痛是否存在以及记录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有无伴随症状等2采取及时、恰当的止痛措施:a药物止痛c物理止痛d针灸止痛3止痛效果的评价,及时处理止痛治疗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指导患者掌握各种止痛药的属性、剂量、给药途径、给药时间以及药物的副作用,正确进行用药;根据不同止痛方法评价止痛的效果、不良反应,并将情况反馈给医生,对症处理药物副作用4精神安慰及心理支持a建立信赖关系b尊重病人对疼痛的反应c介绍有关疼痛的知识d减轻心理压力e分散注意力,包括参加活动、听音乐、有节律的按摩、深呼吸、想象、运用松弛法5促进舒适,通过护理活动促进舒适是减轻或解除疼痛的重要护理措施;帮助病人采取正确的姿势,舒适、整洁的病床单位,良好的采光和通风设备,适宜的室内温度等都是促进舒适的必要条件6尽量避免给患者增加外源性的疼痛刺激。

5.压疮易患部位
压疮多发生于受压及缺乏脂肪组织保护、无肌肉包裹或肌层较薄的骨隆突处
仰卧位:好发于枕骨粗隆、肩胛部、肘部、脊椎体隆突处、骶尾部、足跟部
侧卧位:好发于耳廓、肩峰、肘部、髋部、膝关节内外侧、内外踝处
俯卧位:好发于面颊部、耳廓、肩部、女性乳房、男性生殖器官、髂嵴、膝部、脚趾处
坐位:好发于坐骨结节处
6.简述如何预防压疮
预防压疮六勤:勤观察、勤翻身、勤按摩、勤擦洗、勤整理、勤更换。

预防压疮:1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间歇性解除压力是有效预防压疮的关键,可经常为病人翻身,每2小时一次,必要时30min。

2避免摩擦力和剪切力,防止病人身体滑动3保护病人皮肤,使病人皮肤和床单保持清洁、干燥是预防压疮的重要措施4背部按摩护理,可促进皮肤的血液循环,预防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5增进病人营养,给予病人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保证正氮平衡,促进创面愈合。

水肿病人应抑制水、盐的摄入,脱水病人应补充水和电解质6健康教育,鼓励病人活动,防止因长期卧床不动而导致的各种并发症,采用动、静结合的休息方式。

7.简述压疮的病理分期及其临床表现
①期:淤血红润期,此期为压疮初期。

身体局部组织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皮肤出现红、肿、热、痛和麻木,解除压力30分钟后皮肤颜色不能恢复正常。

②期:炎性浸润期,红肿部位继续受压,血液循环仍得不到改善,静脉回流受阻,局部静脉淤血,皮肤的表皮层、真皮层或两者发生损伤或坏死。

受压部位呈紫红色,皮下产生硬结,常有水泡形成,极易破溃。

患者有疼痛感
③期:浅度溃疡期,全层皮肤破坏,可深及皮下组织和深层组织。

表皮水泡逐渐扩大、破溃,真皮层疮面有黄色渗出液,感染后表面有脓液覆盖,致使浅层组织坏死,形成溃疡。

疼痛感加重
④期:坏死溃疡期,为压疮严重期。

坏死组织侵入真皮下层和肌肉层,感染可向周边及深部扩展,可深达骨面。

脓液较多,坏死组织发黑,脓性分泌物增多,有臭味,严重者细菌入血易引起脓毒败血症,造成全身感染,危急生命。

8.慢波睡眠的分期(NREM期)
第一期临床表现:可被外界的声响或说话声惊醒。

生理表现:脉搏减慢。

脑电图:8-12次/s
第二期临床表现:进入睡眠状态,但仍易被惊醒。

生理表现全身肌肉松弛,呼吸均匀脑电图出现快速宽大的梭状,被惊醒生理表现脉搏减慢血压体温下降脑电图波频率14-16次/s
弟三期临床表现:睡眠逐渐加深,需要巨大的声响才能使之觉醒。

生理表现肌肉十分松弛,呼吸均匀,心跳减慢,血压体温下降;脑电图梭状波与δ波交替出现
第四期临床表现为沉睡期,很难唤醒,可出现梦游和遗尿。

生理表现全身松弛,无任何活动,脉搏、体温继续下降,呼吸缓慢匀速,体内分泌大量生长激素。

脑电波缓慢而高的δ波,频率为1或2次/s
9.简述活动受限对机体的影响
1对皮肤的影响:皮肤出现的最严重的问题是压疮2对运动系统的影响:会导致全身软弱无力,腰、背痛,骨质疏松,关节僵硬、萎缩、变形,严重的会导致运动系统功能的丧失。

3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造成体位性低血压和深静脉血栓4对呼吸系统的影响:导致呼吸系统的两大和并症是坠积性肺炎和二氧化碳潴留5对消化系统的影响:出现厌食,同时由于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大量损耗,导致负氮平衡,长期存在会出现严重营养不良6对泌尿系统的影响:可引起尿潴留、泌尿道结石和泌尿道感染7对社会心理方面的影响:病人常出现焦虑、恐惧、失眠、自尊的改变、愤怒、挫折感等
10.简述无菌原则
1操作环境清洁、宽敞,定期消毒;物品布局合理;无菌操作前30min应停止清扫工作,较少走动,避免尘埃飞扬。

2无菌操作前,要带好帽子和口罩,修剪指甲并洗手,必要时穿无菌衣戴无菌手套。

3进行无菌操作前,应首先明确无菌区、非无菌区、无菌物品的概念。

4无菌物品必须与非无菌物品分开放置,并标有明显标志;无菌物品不可暴露在空气中,应放置于无菌包或灭菌容器中;无菌包外需标明物品名称。

灭菌日期,按失效期先后顺序摆放。

无菌包有效期为7d;取用无菌物品时应使用无菌持物钳;无菌物品一经取出,虽未使用,也不得放回无菌容器内;物品疑有或已被污染,即不可用,应予以更换并重新灭菌;一套无菌物品只供一位患者使用一次,防止交叉感染。

5操作时,操作者应与无菌区保持一定距离;取放无菌物品时,应面向无菌区;手臂保持在腰部或操作台面以上,不可跨越无菌区,手不可触及无菌物品;避免面度无菌区谈笑、咳嗽、打喷嚏;未消毒的物品不可触及无菌物品或跨越无菌区域。

隔离要求:1患者及患者接触过的物品不得进入清洁区2工作人员接触患者后需消毒手、脱去隔离衣及鞋方可进入清洁区。

11.简述常用口腔护理液
0.9%生理盐水清洁口腔,预防感染朵贝尔液用于轻微抑菌、除臭;2%-3% 硼酸水用于酸性防腐剂,可改变细菌的酸碱平衡起抑菌作用;1%-3%过氧化氢溶液用于遇有机物发出新生氧,抑菌,有防腐、防臭作用;0.5% 醋酸溶液用于作用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1%-4%碳酸氢钠溶液用于作用于适应在酸性环境下生长的微生物;0.02%呋喃西林溶液用于广谱抗菌,对革兰阳性及阴性菌均有效;0.5%聚维酮碘用于有较强的氧化作用,对细菌、芽孢、真菌和病毒有杀灭作用;0.08%甲硝唑溶液用于适用厌氧菌感染;中药漱口水用于清热、消炎止痛、解毒、消肿、止血、抗菌;中西药制成的用于清热、消炎止痛;含漱消炎散、口洁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