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第三次周考试题答案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第三次周考试题答案

高一生物答案1.C 2.A 3.B 4.B 5.C 6.D 7.C 8.B 9.A 10.C 11.C 12.A 13.C 14.C 15.C 16.A 17.A 18.C 19.A 20.B 21.D 22.D 23.D 24.D 25.B 26.C 27.B 28.B 29.C 30.A 31 (1)甲、乙乙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细胞膜、细胞质、DNA(任选两点)(2)叶绿素、藻蓝素(3)细胞、个体32 (1)氨基—CO—NH—(2)3 A(3)3 8(4)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5)4713434 (1)自由扩散载体的数量和能量供应(2)吸收 a(3) c(4)胞吐流动性淇滨高中2020-2021学年上学期第三次周考高一生物解析1.C【解析】【分析】显微镜的正确使用顺序是: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整理四个步骤。

高倍显微镜的操作流程: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楚,找到物像→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镜观察→调节反光镜或光圈使视野变亮,同时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可见。

【详解】A、低倍镜转高倍镜后,视野较暗可通过调节光圈或者反光镜来实现,通光孔不能调节,A错误;B、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中,液泡的体积较大,原生质层变化明显,不需要用高倍显微镜观察,B错误;C、黑藻为真核生物,蓝藻为原核生物,二者的主要结构区别是前者能观察到细胞核,后者没有,C 正确;D、植物根尖的分生区细胞内没有中央大液泡,D错误。

故选C。

2.A【解析】【分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植物没有“系统”这一层次,单细胞生物没有组织、器官和系统这些层次。

【详解】A、一种生物可属于两个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如大肠杆菌属于细胞层次和个体层次,A正确;B、与羊相比,小麦没有系统层次,B错误;C、寨卡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C错误;D、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分子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D错误。

故选A。

3.B【解析】【分析】1、真核生物:细胞体积较大,有成形的细胞核,有复杂的细胞器,其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真核生物一般有:真菌、植物、动物。

2、原核生物:细胞体积较小,无成形的细胞核,有拟核,细胞质中只有核糖体一种简单的细胞器,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

原核生物一般有:细菌、蓝藻、支原体、放线菌等。

3、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和核酸构成。

【详解】A、香菇为真核生物,A错误;B、细菌、蓝藻都是原核生物,B正确;C、流感病毒无细胞结构,不属于原核生物,C错误;D、酵母菌是真核生物,D错误。

故选B。

4.B【解析】【分析】1、细胞学说是由德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

2、细胞学说的内容为:(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3、细胞学说的意义:阐明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详解】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A错误;B、根据上述分析可知,细胞学说提出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B正确;C、细胞学说的建立者主要是施旺和施莱登,后人根据他们的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和修正提出了细胞学说,C错误;D、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结构的统一性,没有揭示细胞结构的功能多样性,D错误。

故选B。

5.C【解析】【分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

【详解】A、腮腺炎病毒是寄生生物,不能离开宿主细胞正常生活,A错误;B、腮腺炎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不属于生命系统,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的最小层次是细胞,B错误;C、腮腺炎病毒由蛋白质和一种核酸构成,含有四种含氮碱基,一种五碳糖,C正确;D、腮腺炎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无核糖体,D错误。

故选C。

6.D【解析】【分析】核酸根据五碳糖不同分为DNA和RNA,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脱氧核糖核苷酸的碱基是A、T、G、C,核糖核苷酸中的碱基是A、U、G、C;真核细胞中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详解】A、若m为尿嘧啶,则b为尿嘧啶核糖核苷酸,A错误;B、m为腺嘌呤,则b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或者是腺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不一定是DNA的基本单位,B错误;C、原核细胞有DNA和RNA两种核酸,因此a五碳糖有2种,m碱基有5种,b核苷酸有8种,C错误;D、真核细胞有DNA和RNA两种核酸,因此a五碳糖有2种,m碱基有5种,b核苷酸有8种,D正确。

故选D。

【解析】【分析】【详解】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故A错、C对;蛋白质是通过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形成的,故B错;蚕丝蛋白质中不一定含有P、Fe元素,故D错。

故选C。

8.B【解析】【分析】DNA与RNA的比较:【详解】A、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二者在细胞内存在的主要部位不同,A错误;B、DNA的五碳糖为脱氧核糖,RNA的五碳糖为核糖,B正确;C、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相同,C错误;D、构成DNA的碱基有A、T、C、G,构成RNA的碱基有A、U、C、G,二者的碱基不完全相同,D错误。

故选B。

【解析】①糖原是动物特有的多糖,此生物应该是动物,①正确;②此生物一定不是植物,因为有糖原的合成,糖原为动物多糖,②错误;③将淀粉分解是在消化道内完成的,最终合成糖原是在动物体内完成的,所以上述关于糖的转化可能发生在同一生物体内,③错误;④糖原是动物细胞储存能量的多糖,淀粉是植物细胞储存能量的多糖,麦芽糖是由两个葡萄糖分子脱水缩合形成的二糖,④正确;答案选A。

10.C【解析】【分析】鉴定还原性糖使用的斐林试剂,需要现用现配;斐林试剂是由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氢氧化钠溶液)和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还原糖,使用时要将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需水浴加热;双缩脲试剂由A液(质量浓度为0.1 g/mL氢氧化钠溶液)和B液(质量浓度为0.01 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蛋白质,使用时要先加A液后再加入B液。

【详解】A、鉴定还原性糖使用的斐林试剂,需要现用现配,使用时要将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需水浴加热,A错误;B、双缩脲试剂用于鉴定蛋白质,使用时要先加A液后再加入B液,B错误;C、用花生子叶作为实验材料进行脂肪的鉴定时,脂肪需要使用苏丹III(苏丹IV)染色,使用酒精洗去浮色以后在显微镜下观察,才可以看到橘黄色(红色)的脂肪颗粒,C正确;D、蔗糖不属于还原糖,不与斐林试剂反应,D错误。

故选C。

11.C【解析】【分析】细胞中水的存在形式:自由水、结合水;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是细胞内良好的溶剂;参与细胞内许多的生物化学反应;绝大多数细胞生活在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环境;参与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运输。

通常以自由水/结合水来表征细胞代谢能量,比值越大代谢越旺盛,比值越小代谢越缓慢。

【详解】A.冬季来临,结合水/自由水的比例增大,细胞代谢水平减弱,抗逆性增强,A错误;B.自由水是作为产物参与氨基酸的脱水缩合过程,B错误;C.甲是结合水的作用,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如果这部分水失去则会导致细胞死亡,C 正确;D.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自由水越多,当温度升高超过一定程度,细胞则会失水过多,D错误;故选C。

【点睛】自由水/结合水来表征细胞代谢能量,比值越小代谢越缓慢,抗逆性越强。

12.A【解析】【分析】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其它具膜的结构,是制备细胞膜的材料;在低渗溶液中,细胞由于发生渗透吸水,细胞体积会增大,由于没有细胞壁的支持和保护,细胞会因吸水过多而胀破。

【详解】A、选用新鲜的猪血细胞稀释液(滴加了适量生理盐水)滴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后观察,A错误;B、选择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为材料,是因为其没有细胞核与众多的细胞器,B正确;C、如果实验在试管中进行,细胞破裂后,还需用差速离心法使细胞膜与细胞内容物分层,C正确;D、在低渗溶液中,细胞会发生渗透吸水,因此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部分红细胞发生的变化是:凹陷消失,体积增大,很快细胞破裂,D正确;故选A。

【点睛】知识易错点:猪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只有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和具膜的细胞器,是制备细胞膜的材料。

13.C【解析】【分析】1、细胞膜的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2、流动性为细胞膜的结构特点,选择透过性为细胞膜的功能特性.活细胞具有选择透过性,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但死细胞会丧失选择透过性。

【详解】用台盼蓝染色,台盼蓝为细胞不需要的物质,活细胞不吸收,死细胞膜失去了活性,丧失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台盼蓝进入细胞,细胞才会被染成蓝色,所以该实验所利用的是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功能。

故选C。

14.C【解析】【分析】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由于液泡中含有花青素而呈现紫色,其不含有叶绿体无法进行光合作用。

由于液泡大、有颜色,常作为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的良好材料。

核孔位于细胞核上,其功能主要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详解】A、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无叶绿体,A错误;B、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为高速分化的成熟细胞,其含有一个中央大液泡,约占细胞体积的90%,B错误;C、液泡内有细胞液,含糖类、色素、无机盐和蛋白质等物质,可以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充盈的液泡还可以使植物细胞坚挺,C正确;D、核孔可以允许蛋白质和RNA等大分子物质通过,但对于小分子物质依然透过核膜实现物质交流,D错误;故选C。

15.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叶肉细胞结构模式图,其中结构1为细胞壁,结构2为液泡,结构3为细胞核,结构4为高尔基体,结构5为叶绿体,结构6为线粒体,结构7为内质网,结构8为核糖体,结构9为中心体。

【详解】A、图中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有5叶绿体、6线粒体,A正确;B、中心体分布在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中,若该图为高等植物细胞,则不应该有9中心体,B正确;C、图中核糖体、中心体等结构属于亚显微结构,需要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C错误;D、液泡内的液体含无机盐、糖类等物质,D正确。

故选C。

【点睛】16.A【解析】【分析】【详解】【详解】A、细胞核内存在着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即染色质, A正确;B、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但遗传信息还存在于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因此细胞核不能控制所有生物性状,B错误;C、核孔是核膜不连续的结构,因此大分子物质从核孔进出穿越了0层膜,C错误;D、核孔是蛋白质、RNA等大分子进出细胞核的通道,但DNA不能通过细胞核,D错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