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古城简介看点凤凰古城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历经300年风雨沧桑,古貌犹存。
现东门城楼和北门城楼尚在。
城内青石板街道,江边木结构吊脚楼,以及朝阳宫、天王庙、万寿宫、大成殿等建筑,无不具古城特色。
导游凤凰古城导游图凤凰分为新旧两个城区,老城区集中了凤凰大多数的古老建筑,是凤凰县的核心景区,值得细细品味。
如果你想目睹真正的湘西风情,就不得不到凤凰古城(又名沱江镇)走一趟。
凤凰紧邻沱江而建,吊脚木楼布满山坡。
这里是文学大师沈从文的故乡,他曾在《边城》中描绘过它素朴而迷人的风情。
介绍凤凰地处湖南湘西自治州南部,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凤凰县历史悠久。
关于县名,据《凤凰厅志》记载:“凤凰之名因山受”。
在县城以西五十里有一名山,其山处于群峰之中,形状若鸟,昂首展尾,人们为取吉祥,称为凤凰山。
《湖南省志》中记载:“凤凰营,即凤凰山。
在县治西50里”。
由此可见,凤凰县的美名来自凤凰山。
春秋战国时期凤凰为“五溪苗蛮之地”,属楚国疆域。
在漫长的时代演变中,凤凰曾属不同的县郡,名称也多次的变迁,直至1957年才最后定为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至今。
凤凰古城现有文物古建筑68处,古遗址116 处,明清两代特色民居建筑120多栋。
还有明清石板古街道20多条。
保存完好的唐朝旧县治黄丝桥古城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石头城之一。
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的中国南方长城——“湘西边墙”,成为国际国内关注的焦点。
古城依山傍水,清浅的沱江穿城而过,红色砂岩砌成的城墙伫立在岸边,南华山衬着古老的城楼,城楼还是清朝年间的,锈迹斑斑的铁门,还看得出当年威武的模样。
北城门下宽宽的河面上横着一条窄窄的木桥,以石为墩,两人对面都要侧身而过这里曾是当年出城的唯一通道。
小知识:凤凰八绝1.沱江边的菜场以及在河边捣衣的女人。
2.沙湾的吊脚楼。
3.北门外沱江边上的露天餐座。
4.哺育了沈从文、黄永玉的文昌阁小学。
5.黄丝桥古城。
6.文庙、天王庙、武侯祠、文昌阁、笔架城,查地图可以找到。
7.黄永玉题字的理发店,师傅有推拿的绝活,专治落枕。
8.古戏台是当地画家的聚会地。
网友攻略:凤凰全攻略之行、住、食、游、购凤凰古城游览贴士门票·开放时间游凤凰比较方便的购票方式是购买通票,分为古城景区与城外景区两种。
古城景区包括沈从文故居、熊希龄故居、杨家祠堂、沱江泛舟、虹桥风雨楼等6个景点,票价236元。
城外景区包括南方长城45元,奇梁洞60元。
部分娱乐活动票价:篝火堂民族民俗晚会98元、万寿宫篝火晚会128元。
交通外部交通:1、由各地来凤凰一般在吉首站下火车,火车站广场有小巴车去凤凰,有空调,10~12元/人。
吉首至凤凰的车从早6点至晚20点皆有,大约1个小时的路程。
2、也可从吉首火车站乘出租车(4元左右)到汽车南站坐定时空调班车,20分钟一趟,12元/人。
全程52公里,走20 9国道,路况较好。
内部交通:凤凰县城很小,一般步行即可,不用坐车。
坐车的话,绿色的士起价3元,环保电瓶车1元/人。
游船:凤凰虹桥上或老街上有私人游船,价格为10元/人/次。
自行车:在沈从文广场(即县广场)附近的“探路人”书店等地可以租到自行车。
价格15元左右,有单车和双人车。
包车:由凤凰到南长城、山江、板吉、黄丝桥古城、都罗寨、舒家塘、亭子关等地,人多的话可以从长途汽车站前广场包车前往,根据距离远近,每车在50~150元之间。
美食·住宿·购物住宿:凤凰古城内住宿条件优越,有适合各类人群的住宿场所。
详见凤凰住宿餐饮:在古城之内可以品尝到凤凰血粑鸭、苗家菜豆腐、糯米酸辣子、社饭、湘西米粉等美食。
凤凰城内有一家“大使饭店”,特色菜有乾州鸭子、地衣、蕨菜、回锅肉、罐罐菌、豆腐渣、酸菜汤等,量多、味美、价廉,可以叫上几碟菜和一瓶“酒鬼酒”,会吃得很开心。
购物:凤凰“民间工艺一条街”,街道两旁的商店里全是湘西的民间特色商品。
当地能够买到苗族、土家族的手工艺品、服饰、蜡染等少数民族特色鲜明的旅游纪念品。
凤凰古城简介资料类型:凤凰古城旅游专栏录入时间:2005年6月28日来源:凤凰古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曾被新西兰著名作家路易艾黎称赞为中国最美丽的小城。
这里与吉首的德夯苗寨,永顺的猛洞河,贵州的梵净山相毗邻,是怀化、吉首、贵州铜仁三地之间的必经之路。
作为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凤凰的风景将自然的、人文的特质有机融合到一处,透视后的沉重感也许正是其吸引八方游人的魅力之精髓。
这座曾被新西兰作家路易艾黎称作中国最美丽的小城之一的“凤凰古城”建于清康熙时,这颗“湘西明珠”是名副其实的“小”,小到城内仅有一条像样的东西大街,可它却是一条绿色长廊。
【古城来历】相传天方国(古印度)神鸟“菲尼克司”满五百岁后,集香木自焚。
复从死灰中复生,鲜美异常,不再死。
此鸟即中国百鸟之王凤凰也。
凤凰西南有一山酷似展翅而飞的凤凰,故以此而得名。
【历史】凤凰县自古以来一直是苗族和土家族的聚居地区。
明始设五寨长官司,清置凤凰厅,以境内的凤凰山而得名。
1913年改为凤凰县。
2001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特批,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春秋战国时期,凤凰为“五溪苗蛮之地”,凤凰属楚国疆域。
据本县出土的文物考证,当时汉文化已影响到这里。
秦一统天下,分天下为36郡,凤凰当时属黔中郡。
汉朝高祖五年,更黔中郡为武陵郡。
所以凤凰在西汉、东汉、时期为辰阳县地,属武陵郡。
三国时期,凤凰先属辰阳县、武陵郡,归蜀;后刘备战败,吴占其地,凤凰仍属武陵郡。
西晋时凤凰归镡城县地,属武陵郡;东晋时为舞阳县地,也属武陵郡。
南北朝时期,凤凰一直属武陵郡。
隋朝一统江山,改辰阳县为辰溪县。
凤凰当时属辰溪县,隶属沅陵郡地。
唐朝初为锦州地,唐高祖武德三年,置麻阳县,凤凰又属麻阳县。
唐武后垂拱三年,凤凰从麻阳县分出,次年设渭阳县,县址设黄丝桥,即今黄丝桥古城。
古渭阳县,属锦州卢阳郡。
宋朝太宗太平兴国七年,改渭阳县为招谕县。
宋神宗熙宁八年,废招谕县,复置麻阳县,渭阳又划归麻阳县。
元朝设五寨司,属思州安抚司。
这是土司政权时期,由本县少数民族的统治人物执政,五寨司设在今凤凰县城。
明朝承元制,设五寨长官司和竿子坪长官司,都属保靖宣慰司管辖。
明永乐三年,置竿子坪长官司,仍属保靖宣慰司管辖。
明隆庆三年,在凤凰山设凤凰营。
清朝顺治三年,清朝为了镇压苗民,采取了一系列军事和政治的的的措施,在五寨司设镇竿协副将。
清康熙三年,为辰沅永靖道治。
康熙三十九年,又将沅州镇总兵官移驻五寨司城,将镇竿副将换防驻沅州。
康熙四十三年,苗人向化,裁去土司,置凤凰营于今县城,在凤凰山的原凤凰营地设置通判。
通判本应管理地方行政,但当时土司大权在握,形成土流并存的局面。
雍正七年,设辰沅永靖兵备道。
乾隆元年,改沅州为府属兵备,十六年改凤凰营为凤凰厅,通判升为同知。
嘉庆二年,凤凰厅升为直隶厅,属湖南布政使司。
辛亥革命后,推翻清王朝,1912年元旦,凤凰光复。
民国二年9月,废凤凰厅,改建为凤凰县,仍为湘西军政统治中心。
1949 年凤凰县解放,初属沅陵专区,1955年划归湘西苗族自治区,1957年改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区直至如今。
【建筑】凤凰古城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历经300年风雨沧桑,古貌犹存。
现东门和北门古城楼尚在。
城内青石板街道,江边木结构吊脚楼,以及朝阳宫、天王庙、大成殿、万寿宫等建筑,无不具古城特色。
凤凰古城分为新旧两个城区,老城依山傍水,清浅的沱江穿城而过,红色砂岩砌成的城墙伫立在岸边,南华山衬着古老的城楼,城楼还是清朝年间的,锈迹斑斑的铁门,还看得出当年威武的模样。
北城门下宽宽的河面上横着一条窄窄的木桥,以石为墩,两人对面都要侧身而过这里曾是当年出城的唯一通道。
【风味美食】湘西凤凰姜糖, 凤凰血粑鸭子, 酸汤煮豆腐, 苗家酸鱼, 苗家的火烧食, 农家菜豆腐, 酸辣子炒沙萝菇, 湘西糍粑, 湘西腊肉, 凤凰酸萝卜, 蕨菜炒隔年熏腊肉【工艺品】这里的织锦、蜡染、扎染、银饰等做工独特,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较高的艺术价值。
凤凰蜡染原始古朴,分为两大流派:一为土家族蜡染印花布;一为苗族蜡染土布。
土家蜡染印花注重配色纯净,讲究立意构图,成形的布料呈花异彩流布,幅面艺术风格特异纯美,突出的工艺特点为热色;苗族蜡染土布注重染色纯,不讲究华美雕饰,给人一种自然纯净的艺术感,突出的工艺特点为冷色。
扎染可称为蜡染的姊姐艺术,但它的特殊工艺性能,突出表现在手扎制作方面。
用白色的线绳,在纯白光滑的布料上扎制好形象各异的花纹图案、飞鸟虫鱼等,置入已准备好的蓝能溶液里浸煮,放于通风透光处晒绳,那一幅幅形象逼真的图像便出现在你眼前。
最后再做些防止脱麓的技术性加工处理,整个工序便告完成。
织锦主要体现土家族风格,手工编织,作工精细;比扎染和蜡染制作时间较长。
古城区内银饰较多,作工精巧,款式多样。
这里的银饰分老银和新银。
老银从民间收集而来,无论在作工和设计上都具有浓郁的民俗特色,这里一般以苗族银饰为主,这样的银器价格较贵。
新银,现代加工及设计,都具有标准含银量,因款式和做工不同而价格不同。
还有一些民间工艺品,如民间剪纸, 编织花带等。
【旅游禁忌】1. 不要打张开的伞进别人的家。
2. 不要随便踩别人家的门槛。
3. 到别人家做客的时候,男女不能同房住宿。
4. 到苗族家里做客不要踩人家的三脚架,不要坐正堂主位(神龛方向)。
5. 苗寨里尽量不要和已婚妇女套近乎。
6. 苗寨,土家山寨里不要随便吹口哨(召鬼)。
【景点介绍】沱江泛舟沱江河是古城凤凰的母亲河,她依着城墙缓缓流淌,世世代代哺育着古城儿女。
坐上乌蓬船,听着艄公的号子,看着两岸已有百年历史的土家吊脚楼,别有一番韵味。
顺水而下,穿过虹桥一幅江南水乡的画卷便展现于眼前:万寿宫、万名塔、夺翠楼……一种远离尘世的感觉悠然而生。
沱江的南岸是古城墙,用紫红沙石砌成,典雅不失雄伟。
城墙有东、北两座城楼,久经沧桑,依然壮观。
沱江河水清澈,城墙边的河道很浅,水流悠游缓和,可以看到柔波里招摇的水草,可以撑一支长篙漫溯。
沿沱江边而建的吊脚楼群在东门虹桥和北门跳岩附近,细脚伶仃的立在沱江里,象一幅永不回来的风景。
东门城楼东门城楼位于城东,紧靠沱江,原名"升恒门",为凤凰古城四大城门之一。
东门城楼始建于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城门下部由紫红砂岩砌成,上部城楼则用古砖砌筑。
城门宽3.5米,高4米,呈半圆拱,两扇城门都用铁皮包裹,用圆头铁钉密钉,牢实坚固。
城墙修筑全部用红砂条石,精工细钻,规格一致,城墙厚0.8米,下部内外两侧用条石加石灰浆砌成,中间填以碎石粘土,层层夯实;顶部的中间填充物改为石灰、鹅卵石、黄土拌成的三合土,厚约0.33米,上面铺以红砂块石。
城楼高11米,大门上方有枪眼8孔。
歇山屋顶,覆以腰檐,飞檐翘角,精美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