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凤凰古城考察报告

凤凰古城考察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凤凰古城考察报告
篇一:凤凰古城考察报告
凤凰古城




姓名:肖梦文
班级:政教10101班
学号:20XX02020XX0
考察时间:20XX.04.09--20XX.04.11指导老师:杨建华、刘爱芳、朱放良考察地点:凤凰九景、山江苗寨、南方长城凤凰古城考察报告
一、前言及考察目的:
依照法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学考察的要求,中西文
化比较课程有一次外出的教学考察任务,为了更好地将中西文化比较课程的理论与实际情况紧密联系起来,我班同学,在几位老师的带领下奔赴湖南省凤凰县进行了教学考察。

了解到中国民族文化的特色,特别是对湘西地区的少数民族文化即苗家文化的较深入理解。

过去凤凰古城是中国文化的净地而现在凤凰古城已经不是单纯的古文化的汇集地了,而是聚集着古今文化与中西文化。

所以通过考察凤凰古城,我们深入地熟悉了中国文化,并通过对比进一步了解了西方文化,从而加深对中西方文化体系的认识和比较,更加发现中西文化的差异。

使我们较好地继承并发扬我国传统优秀文化,学习接纳西方文化,以增进中西方人们之间的相互了解,提高个人与社会的文化素养,增强学生的观察与比较思考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较好地把握与运用中西文化的比较方法去分析中西文化的差异。

二、考察过程及方法:
总体上本次考察采取实地考察,经过班委与带队老师慎重考虑与前期准备,考察计划如愿以偿。

在班委的认真组织下,班委通过比较分析以集体名义联系到了常德中国旅行社,采用包团的形式进行教学考察。

本次考察开始之前我提前大家查阅相关资料,积极了解凤凰古城的概况及有名景点,对其进行了观赏,提前做好了相应的考察准备。

在考察过程中,我们全程跟随当地导游,认真听取导游人员的讲解和
介绍,并做好记录,扎住机会拍摄重要的文物和古迹。

另外,还用以求同存异的方法剖析中西文化的差异,并对个人在古城中遇到的某些现象进行深入的探究和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三、考察所见:
1、古城九景:
陈宝箴老宅:陈宝箴世家的百年老宅,是一个集古城博物馆、陈宝箴世家为一体的文化载体。

古城博物馆里展示了陈家三兄弟的非凡成就以及凤凰当地的民俗展览。

别样沱江:沱江河是古城凤凰的母亲河,她依着城墙缓缓流淌,世世代代哺育着古城儿女。

坐上乌蓬船,听着艄公的号子,看着两岸已有百年历史的土家吊脚楼,别有一番韵味。

虽然我们本次考察是没有参加沱江泛舟的活动,但是我们站在沱江边上看着缓缓流动的江水亦能感受到沱江泛舟
的乐趣。

万寿宫:又叫江西会馆,座落在风景秀丽的凤凰东门外沙湾,始建于明末清初,规模建筑于乾隆。

江西人杨泗在西侧建遐昌阁;民国十七年又在大门北侧建阳楼。

万寿宫正殿的二楼是中国当代“鬼才”艺术家,凤凰名人黄永玉先生的博物馆,博物馆里面的展品都是黄永玉先生的捐赠。

东门城楼:东门城楼位于城东,紧靠沱江,原名“升恒门”,为凤凰古城四大城门之一。

东门城楼始建于清康熙,
城门下部由紫红砂岩砌成,上部城楼则用古砖砌筑。

城门呈半圆拱,两扇城门都用铁皮包裹,用圆头铁钉密钉,牢实坚固。

熊希龄故居:位于古城北文星街内的一个小巷里,故居现存房屋4间基本是保持原貌。

1869年先生诞生在这里,他天生聪慧被喻为“湖南神童”,1913年当选民国第一任民选总理,由于他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不久就被迫辞职。

先生晚年致力于慈善和教育事业,并创办了香山慈幼院。

沈从文故居:著名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出生一座具有明清建筑风格的小巧院落。

小院中间有个天井,共有10间房,沈从文在这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时光。

我们到这里主要考察的是,凭吊沈老,发思古之幽情,感悟沈老先生曾经的故事。

杨家祠堂:杨家祠堂始建于道光,木结构四合院,上下两层,由大门、戏台、过厅、廊房、正厅组成,呈长方形。

戏台为单檐歇山顶,檐下饰如意斗拱,四根台柱雕龙刻凤,戏台为穿斗式,正殿为抬梁式,整个建筑做工精细,极富民族特色,属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崇德堂:崇德堂始建于1884年,建筑规矩雅致,是一座典型的南方四合院。

于1884年由江西丰城人裴守禄修建。

为上下两层的建筑,将起居与待客的公共区域与主人卧室等私人区域合理划分。

虹桥:虹桥与民族一条街竖横交错,互为辉映,构成了古城市井风俗画面的,便是虹桥风雨楼。

虹桥横卧于沱江之上,风雨楼以它的壮观和俊美拔然而起,这其实就是成了一道重叠的风景。

站在虹桥之上我们将沱江沿岸的风光一览无余。

2、山江苗寨:我们主要去了山江苗族博物馆,它坐落在被称为“苗王府”的神秘之地凤凰县山江镇叭咕苗寨,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
档次最高、展品最多的民营苗族博物馆。

里面有九馆两楼一区一场。

展馆以家庭文化为切入点,通过苗族家庭这个社会细胞,把历史的真实性、严密的科学性、鲜明的民族性和高度艺术性融为一体,向世界展示苗族同胞在数千年岁月演递中,劳作不息,奋斗不绝的发展历史和奇异神秘、绚丽多姿的苗族文化画卷。

3、南方长城:它绝大部分位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内,据相关历史记载,南长城始修建于明朝嘉靖,于明朝才竣工。

长城南起贵州省铜仁市交界的亭子关,北到湘西吉首市的喜鹊营,被称为“苗疆万里墙”,全长三百八十二里,是中国历史上工程最为浩大的古建筑之一。

修建南长城的主要目的是防止苗民起义,所以城墙每三五里便设有营盘、边关和哨卡。

虽然这些哨卡如今很多都已早毁坏,但仍然还依稀可见碉堡、炮台和边墙。

四、考察感悟:
此次调查采取实地考察方法,这种实地考察的自我锻炼,自我学习的模式使我们得到了较大进步,而且这些课外知识和技巧的学习是我们在学校里难以学到的。

在考察中,我不仅多注意观察,与当地人民交谈,还积极思考进行对比,总体上还是很顺利得完成了此次考察的任务。

这次凤凰之行,给我感触最深的要数那里的建筑、服饰、歌舞了。

从这几个方面最能体现中国苗族文化。

下面是我的体会:
在建筑上,一进入凤凰城区,给我的感觉有点庄重,全部都是灰色的冷色系,不管最终房子是什么样子,最终屋顶都是那种独具特色
篇二:凤凰古城专业考察报告
凤凰古城专业考察报告
考察时间:20XX.7.3.---20XX.7.6指导老师:
考察地点:德夯苗寨、凤凰古城
考察方式:参观浏览
(1)考察目的:
根据我们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特点,讲究的是理论与实践结合,一切的认知都应该从实践中来,从实践中探索真知,让我们可以多了解中华民族地大物博、文化底蕴博大精深的特点,所以我们班级的一部分同学在几位老师的指导与
带领下前往湖南省凤凰县进行专业考察,深入挖掘湘西地区的少数民族文化即苗家文化,过去的凤凰古城是完整地保存着中国源远流长的古文化,而现在则是聚集了中西文化与古今文化,由此通过考察凤凰古城,进一步了解西方文化,加深对中西文化体系的认识和比较,更加发现中西文化的差异,以使我们很好地继承并发扬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精髓。

(2)考察方法:
经过学院的专业考察指导老师和班委的积极组织下,一致决定,考察路线有广西桂林阳朔、湛江雷州西湖和湖南凤凰古城,而我们班就有十几个人选择了去湖南凤凰古城,在班委的深思考虑下,比较分析以集体的名义联系到了广之旅行社,采用包团的方式进行教学考察,通过仔细地收集相关材料,包括当地的居住环境和考察路线,在考察过程中,我们就随着导游的介绍和讲解进行游览与参观。

(3)考察过程:
一:达到德夯苗寨,据说是一颗天工巧的风景明珠,景区集自然、历史、人文、民俗、风情为一体,是一个以探索、猎奇。

观赏、体验为主题的原生态民族文化景园,首先我们得唱首“浪花朵朵开”才能进入那扇大门,在这里,我们走过了民俗园傩堂、神鼓亭、鼓文化博物馆堂、百态千姿的石林景观等地方,了解苗寨人们的生活方式,他们这里大多讲究自力更生,很多东西都是自己亲手做的,是一项技术活,
看到那些妇女们辛勤地劳作,有点感叹,这是她们的一个世界,一个看似枯燥乏味但又有点像世外桃源的生活,宁静朴素,简单安详,这或许与大都市充斥着灯红酒绿的花花世界没法比,但它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让累的人可以停靠,远离烦恼与喧嚣,修身养性,储备能量。

十点多的时候观看一场让人着
迷的当地民族表演,这都是为了突出苗寨的特色。

为了看传说中“流沙瀑布”,以为不用走很远的路的,
不料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靠着沿途返回的游客们说的“很快就到了,再走十几分钟”的一丝力量越过了溪流纵横,峡谷深壑,令人有点失望的是,这瀑布不够壮观美丽,不知是不是我们来得不逢时,遇不见“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情画意,不过在这深山野谷而空旷的环境下,水从山涧中缓缓流过,在流水的洗礼与沐浴下,石头都变透彻与光泽,看着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的水声在回旋,我们在水里泡脚嬉戏,让人觉得无比舒服,简直就是透心凉?晚上,我们到凤凰古城附近观看“大型原生态民族篝火晚会”,堪称一场精彩绝伦的表演,,从拍卖会投标到表演抗日战争,从唱经典歌曲到迎亲,一环扣一环,每个节目都蕴含着一个故事,每个故事都有它的韵味,值得鼓掌拍好
二:凤凰古城全景游,凤凰古城以古街为中轴,连接无数小巷,沟通全城。

古街是一条纵向随势成线、横向交错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