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浙江支架法现浇箱梁施工技术培训
浙江支架法现浇箱梁施工技术培训
8
6
4
2
6
10
14
18
22
26
30
34
38
42
46
50
54
58
风险性
0.4 0.7 0.3.3 3.6 3.9
禁止
高
中 低
5
第二章 常用支架类型及其施工应用
二、梁式支架 适用于地质条件差的陆地、跨越既有公路和河道以及桥墩较高的桥
梁施工,主要采用钢管墩、型钢、军用墩为支架立柱,横桥向采用工字 钢、H型钢为主梁,纵桥向采用贝雷梁、军用梁、型钢等作为次梁。
根据支架受力计算和施工现场情况,确定支架基础形式或地基处理方式。 当在软弱地基上设置满布现浇支架时,应对地基进行处理(通过换填、浇筑砼 垫层等措施),使地基的承载力满足现浇混凝土的施工荷载要求。无法确定地 基承载力时,应对地基进行预压,并进行部分荷载试验。 2、扫地杆
立杆底部应设可调底座或固定底座,底层纵 、横向水平杆作为扫地杆时, 距地面的高度应小于或等于350mm。
3
第二章 常用支架类型及其施工应用
一、满堂支架
满堂支架:适用于无通航和通行要求的桥跨,宜在地基条件相对较 好的区域施工且墩高不大于15米的桥梁。在地势平坦、桥墩高度不大 且无跨路跨河的情况下,主要以碗扣式、门式、盘扣式钢管脚手架为主 。
扣件式支架 碗扣式支架 门式支架 盘扣式支架
4
第二章 常用支架类型及其施工应用
支架法现浇箱梁施工技术
1
第一章 支架法施工定义 第二章 常用支架类型及其施工应用
第三章 支架法施工特点 第四章 支架设计 第五章 支架法现浇箱梁施工基本流程 第六章 支架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2
第一章 支架法施工定义
一、定义
采取按一定间隔,密布搭设,起支撑作用的脚手架的施工方法,目前常见 于现浇桥梁施工及现浇楼板施工。支架法施工时需要大量的模板支架,利用钢 管脚手架、万能杆件、贝雷梁、军用梁、军用墩、钢管、型钢、木料等在桥位 上搭设模板支撑系统。在桥位处搭设支架,在支架上浇筑桥体混凝土,待混凝土 达到强度或张拉完成后拆除模板及支架。支架法施工最大的优点是不需要大型 吊装设备,其缺点是施工用的支架模板消耗量大、工期长,对山区桥梁及高墩有 较大的局限性。
110
二、梁式支架
第三章 支架法施工特点
支点受力明确,定型产品有资料查阅,支架稳定性好,可根据地形地质条 件在支撑点处理基础,影响交通小,基础处理、构件安装可利用工地现有设备, 构件为工具式且利用率高。
三、组合支架
组合支架结构形式多样化,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独立设计、施工,设计时一 般从梁体截面形式、跨路、跨河、单孔跨径、梁体重量、支架高度、工期、成 本等多方面因素考虑,同时具备满堂支架和梁式支架的优缺点。
11
一、支架选择
第四章 支架设计
一般应根据梁体截面形式、桥跨长度、桥下净空、支架基础类型、通车通 航要求及各种定型尺寸及受力性能条件确定。支架结构所用材料应为钢结构, 构件应符合国家有关部门的有关标准和要求。
二、支架设计考虑因素
① 地基处理方式及地基承载力; ② 荷载:模板和支架自重;梁体重量;施工人员和施工材料机具等行走运输或 堆放的荷载;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振动荷载 ;混凝土入模时产生的水平方向的 冲击荷载;其他可能产生的荷载,如风荷载、雪荷载等
6
第二章 常用支架类型及其施工应用
三、组合支架 适用于跨越道路的桥梁或变截面连续梁,根据实际具体情况和实际
需要采用满堂支架、梁式支架等两种以上方式进行组合,以满足道路通 行和梁体线型调整的要求。
7
一、满堂支架 1、碗扣式支架
第三章 支架法施工特点
①样式多变,适合于搭设曲面脚手架和重载支撑架。 ②立杆杆件长为0.3-3m不等,专用杆件长2.2m;横杆为0.3~1.8m不等的定 型杆,立杆上碗扣节点按0.6m间距设置,使构架尺寸受到限制。 ③拼拆快速省力。 ④结构稳固可靠,承载力大,立杆连接是同轴心承插,横杆同立杆靠碗扣接 头连接,接头具有可靠的抗弯、抗剪、抗扭力学性能,而且各杆件轴心线交于 一点,节点在框架平面内 。
一、满堂支架
目前所有脚手架规范都是按照步距和伸出量换算计算长度,利用节 间稳定欧拉公式来算整体稳定,对于高支架未进行整体稳定性验算,因 此高支架风险很大。根据无限自由度压杆稳定理论计算,超过24m的 满堂支架风险极高,不建议采用。
桥梁跨度(m) 梁高(m)
24
22
20
18
16
支
14
架
高
12
度
10
(m)
②节点抗扭转能力强,强度、刚度、稳定性可靠,施工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③模块化、工具化作业,搭拆快捷,大幅提高施工效率。 ④无零散配件,不易丢失,损耗极低,并方便运输及清点。 ⑤节约用钢量,高承载力的盘扣支架搭设密度远低于传统支架,有效降低施 工成本及各项配套费。 ⑥构件全部采用热镀锌防腐工艺,较传统脚手架提高10倍以上使用寿命, 同时不会因锈蚀而降低承载力。
3、门式支架
①尺寸标准化,结构合理,受力性能好,充分利用钢材强度,承载能力高。 ②装拆容易、架设效率高,省工省时、安全可靠、经济适用。 ③构架尺寸缺少灵活性,构架尺寸的任何改变都要换用另一种型号的门式脚 手架及其配件,交叉支撑易在中铰点处折断。
9
一、满堂支架 4、盘扣式支架
第三章 支架法施工特点
①立杆盘扣节点间距按0.5m模数设置,立杆纵向及横向间距一般为0.3m至 2.0m,其杆件型号尺寸多样。
8
一、满堂支架 2、扣件式支架
第三章 支架法施工特点
①立杆的纵向间距一般为1.2m至1.8m,横向间距一般为0.9m至1.5m。 ②承载力较大,一般单管立柱的承载力可达15KN-35KN。 ③钢管长度易于调整,扣件连接简便,拆装方便,搭设灵活。 ④扣件容易丢失,受扣件影响大,杆件为偏心连接,靠抗滑力传递荷载和内 力,因此降低了其承载力,节点的连接质量受扣件本身质量和工人操作的影响 显著
112
三、支架设计计算 1、基底承载力
第四章 支架设计
2、强度(强度安全系数大于1.4)
3、挠度
4、稳定性(稳定性安全系数大于1.5)
5、刚度
6、倾覆计算(无连墙件时首先计算,抗 倾覆稳定系数应不小于1.3)
通过以上计算从而确定基础的形式、杆件的间距、数量和预留起拱度
113
第四章 支架设计
四、关键部位设计 1、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