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原文、注释、译文、评析及作者简介-范文word版 (4页)

2019-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原文、注释、译文、评析及作者简介-范文word版 (4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原文、注释、译
文、评析及作者简介
《临江仙》
[明] 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杨慎(1488-1559)
淘尽:荡涤一空。

渔樵:渔父和樵夫。

渚:水中的的小块陆地。

浊:不清澈;不干净。

与“清”相对。

浊酒:用糯米、黄米等酿制的酒,较混浊。

“空”可以说是本词的词眼,几多惋惜,几多悲愤,尽归其中。

这首词,词牌叫“临江仙”为杨慎《廿一史弹词》第三段《说秦汉》开场词。

滚滚长江向东流,不再回头,多少英雄像翻飞的浪花般消逝,争什麼是与非、成功与失败,都是短暂不长久,只有青山依然存在,依然的日升日落。

江上白发渔翁,早已习於四时的变化,和朋友难得见了面,痛快的畅饮一杯酒,古往今来的纷纷扰扰,都成为下酒闲谈的材料。

这首词虽为《说秦汉》的“开场词”,但作者的视野并没有局限在秦汉两朝具体的史实上,而是高屋建瓴,从具体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经历中概括出一些古代社会人们始终能产生共鸣的思想感情。

上片只写古来多少英雄是非成败,犹如大浪淘沙转眼成空。

头两句化用了杜甫《登高》诗“不尽长江滚滚来”,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大江东去,
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之意,抒发对历史变迁、英雄随着时光消逝的感慨。

第三句则是作者经过思考后,透过历史的表象得出的结论。

作者认为,英雄豪
杰们长眠地下之后,生前的是非得失,荣辱成败又有什么意义呢?这一句贵在
一个“空”字。

“空”可以说是本词的词眼,几多惋惜,几多悲愤,尽归其中。

它不仅是作者追溯历史后的结论,而且是他对待自己历尽坎坷人生的达观态度。

“青山”句乃是写自然,意为“万般回首化尘埃”,只有青山不改。

“夕阳”
句亦写自然,“几度”谓“难得”,而“夕阳红”象征人生中短暂的美好时光,它在横亘古今的“青山”面前是微不足道的。

这两句看似写景,其实在景语中
蕴含了丰富深邃的人生哲理,只要稍加体会,就能感受到作者的感伤情结。

下片写江上渔樵闲话,娓娓动听。

“白发渔椎”是作者塑造的形象,我们甚至
可以认为,此翁正是作者的化身。

词的一、二句写老翁的生活环境和生活内容。

他远离尘嚣,遁迹山林,月复一月,年复一年,看惯了“江上之清风”和“山
间之明月”(苏轼《前赤壁赋》),与世无争,其乐无穷,是一位志向高洁、
风怀潇洒的老人。

第三句写老翁的生活情趣,他并不是不食人间烟火,断绝一
切人际交往的隐者,而是仍旧同世俗社会保持着联系。

“美酒要逢知己饮,好
诗须向会家吟”(杨慎《说三代》)。

“一壶浊酒”以“秋月”“春风”为背景,正显示出作者淡泊、高雅的襟怀和朋友之间的志趣相投。

最后两句直揭
“白发渔樵”并非胸无点墨的老翁,而是通晓古今、博学多识、知权达变的高士,他把古今多少英雄的是是非非、恩恩怨怨、成败荣辱都化作可助酒兴的谈资;在笑谈之中,纵论古今,品评人物,其旷达和豪放可以想见。

我们不难发现,在老翁身上有许多同渔樵的身份不相符合的特征,这正是作者的性格和人
生理想的反映。

这首词可称为“史论”。

它综观历代兴亡盛衰,以英雄豪杰的成败得失抒发感慨,表现出一种旷达超脱乃至“大彻大悟”式的历史观和人生观。

体裁:词
年代:明
作者:杨慎
作者小传:
杨慎(1488~1559) 明代文学家。

杨廷和之子,字用修,号升庵。

新都(今属
四川)人。

少年时聪颖,11岁能诗,12岁拟作《古战场文》、《过秦论》,人皆
惊叹不已。

入京作《黄叶》诗,为李东阳所赞赏。

正德六年(1511),殿试第一,授翰林院修撰。

豫修"武宗实录",禀性刚直,每事必直书。

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

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

嘉靖三年(1524),众臣因"议大礼",违背
世宗意愿受廷杖,杨慎谪戍云南永昌卫,居云南30余年,死于戍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