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医学微生物学支原体立克次体PPT课件
医学微生物学支原体立克次体PPT课件
U.urealyticum M. Nominis M.genitalium
性传播疾病(STD)的病原体
-
33
解脲脲原体
通常寄居在人的泌尿生殖道粘膜,引起非淋 菌性尿道炎,也能引起盆腔等部位的感染。 还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出现早产和死胎。 也能引起妇女不孕不育症。
常与衣原体、淋球菌合并感染
-
34
解脲脲原体
-
24
所致疾病------支原体肺炎
传播途径
经飞沫传播
发病年龄
儿童及青少年多见
潜伏期 2-3W 临床表现
发热(约39℃)、头痛、持续性顽固咳嗽、 胸痛等。一般经3-10d主要症状消失,但 咳嗽可以持续1个月之久。
-
25Βιβλιοθήκη -26-27
免疫性
血清特异性IgM、IgG及SIgA和致敏的 淋巴细胞;
液体培养基:
清亮
需用放大镜/低
倍显微镜观察 -
12
-
13
支原体是污染细胞培养的重要原因之一
-
14
支原体与细菌L型的异同点
不同点
鉴别点
支原体
细菌L型
细胞壁缺失原因 在遗传上与细菌无关 与原菌相关,可以回复
细胞膜
含高浓度固醇
细胞膜不含固醇
培养特性
需要胆固醇
大多需要高渗培养
菌落大小
生长慢,菌落小
菌落稍大 ( 0.6~1.0)
♣细胞免疫:主要是特异性CD4+Th1 细胞分泌细胞因子
-
21
第二节 主要致病性支原体
-
22
一 肺炎支原体
是下呼吸道重要的致病性支原体,所引起的人类 支原体肺炎占细菌性肺炎50%左右,其病理变化以 间质性肺炎为主,又称之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 症状轻,与胸片严重程度不符
-
23
致病性与免疫性
(一)致病性
-
29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二)血清学检查
冷凝集试验: 即用病人血清与人O型血红细胞或自
身红细胞混合,4℃过夜时可发生凝集, 而在37℃时这种凝集又分散解离开,但 仅50%左右的患者才出现阳性。此反应
为非特异性。
快速诊断 ELISA:检测P1和P30蛋白mAbs PCR:从痰标本中检测16S rRNA或 P1蛋白基因
液体培养
液体培养混浊度极低 一定混浊度,可附壁
相同点
−缺乏细胞壁,形态多样,能通过滤菌器。
−固体培养—菌落呈荷包蛋样或颗粒状。 −临床表现相似—间质性肺炎、泌尿生殖道感染、不育等
-
15
3、生化反应
支原体 葡萄糖 精氨酸 尿素 吸附细胞 致病性
肺炎支原体
+
人型支原体
—
生殖器支原体 +
穿透支原体
+
溶脲脲原体
1.主要经飞沫传播,但大多数发生于夏
末秋初,5~15岁青少年发病率最高。
2.含特殊的顶端结构:P1表面蛋白(170 kDa) 和P30(32 kDa)为主要的粘附蛋白,使肺炎 支原体黏附于呼吸道上皮。
3.肺炎支原体具有超抗原作用,能刺激炎症细胞 在感染部位释放大量的淋巴因子(如TNF-α、 IL-1、IL-6)引起组织损伤。
♣ 对影响细胞壁合成的抗生素如青 霉素类天然耐受,但对干扰蛋白 质合成的抗生素如强力霉素等敏感。
-
19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顶端结构与宿主细胞上受体结合而粘附于细胞上 荚膜或微荚膜的抗吞噬作用
产生毒性代谢产物
超抗原,刺激炎症细胞分泌大量细胞因子
粘附、侵入CD4 T淋巴细胞(穿透支原体)
-
20
免疫性
♣体液免疫:抗膜蛋白的抗体包括 IgM、IgG和SIgA
-
6
-
7
细胞膜由 蛋白质和脂质 (固醇)组成 三层结构
-
8
-
9
特殊的顶端结构: 粘附宿主上皮 细胞表面,与支原 体的致病有关。
-
10
2. 培养特性:荷包蛋样菌落
培养基中含人或动 物的血清(10~20%) 及酵母浸液。
多数支原体能在鸡 胚绒毛尿囊膜或细 胞培养中生长。
固体培养基:
2~7天长出直径约10~600μm的 典型的“荷包蛋样”菌落:低倍镜下见 菌落呈圆形,心致密隆起,深入琼脂, 外周由颗粒包绕。
GIT是将吸有型特异性抗血清的滤纸片置于接种有 支原体的固体培养基上, 经孵育出现同型血清抑制 该型支原体生长现象。
MIT是将支原体接种在含有抗血清培养基中,若抗 体与支原体型一致,则抑制该支原体不能分解葡萄 糖产酸。此两种方法可将支原体分成若干血清型。
-
18
(五)抵抗力
♣ 对脂溶剂化学消毒剂敏感,对结 晶紫、醋酸铊、亚碲酸钾有抵抗力;
-
30
ELISA:此法敏感,特异性高,快速、经 济,并可检测IgM和IgG抗体,为目前诊 断的可靠方法。检测分子量190kDa的P1 蛋白,3h可完成试验,特异性高,敏感 性为10 4CFU/μl标本。
-
31
四、防治原则
防治原则
大环内酯类药物 喹诺酮类药物
-
32
二 解脲脲原体
溶脲脲原体 人型支原体 生殖器支原体
-
3
主要病原性支原体
肺炎支原体 人型支原体 生殖器支原体 穿透支原体 溶脲脲原体
M.pneumoniae M. Nominis M.genitalium M . penetraus U.urealyticum
第一节 概 述
-
5
一、生物学性状
1. 形态结构
最小的原核细胞生物; 球形、球杆形、长丝 状及分枝状等多 种形态; G-,着色困难,常 用Giemsa染色法染 成淡紫色。
—
—
— 红细胞 肺炎、支气管炎
+
—
—
泌尿生殖道感染
—
—
—
泌尿生殖道感染
+
— 红细胞
条件感染
CD4+T细胞 多见于艾滋病
巨噬细胞
—
+
—
泌尿生殖道感染
流产及不孕不育
-
16
溶脲脲原体分解尿素产氨,是酚红变红,
液体清亮,为阳性(右)
-
17
(四)抗原结构
来自细胞膜,胞膜外层蛋白质是主要抗原,
常用生长抑制试验(GIT)与代谢抑制试验 (MIT)鉴定。
呼吸道局部黏膜产生的SIgA对防止再 感染有较强保护作用;
出现IgE介导的I型超敏反应,促使哮 喘病急性发作
-
28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一)分离培养
痰或咽拭子接种在SP-4培养基, 挑选可疑菌落,经形态学、糖发酵、 溶血性、血细胞吸附试验进行初步 鉴定,进一步鉴定需用特异性抗血 清做GIT与MIT实验。
第19章 支原体 Mycoplasma
微生物学教研室
概念:支原体是一类缺乏细胞壁的原核细 胞型微生物,也是在无生命培养基上生长 繁殖的最小微生物。其特点为细胞膜含固 醇,能通过细菌滤器;高度多形性、形成 分枝的长丝;含DNA和RNA,二分裂繁殖等。
-
2
柔膜体纲 支原体目 支原体科 无胆甾原体科 螺原体科 支原体属 脲原体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