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2020学年贵州省毕节实验高级中学高一(下)期中化学试卷(有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贵州省毕节实验高级中学高一(下)期中化学试卷(有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贵州省毕节实验高级中学高一(下)期中化学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64.0分)1.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叙述正确的是A. 周期表中有八个A族,八个B族B. 目前使用的元素周期表中,最长的周期含有32种元素C. 短周期元素是指号元素D. 原子及其离子核外电子层数都等于该元素所在周期数2.随着碱金属元素原子序数的增大,下列递变规律正确的是A. 原子半径逐渐增大B.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逐渐减弱C. 单质熔、沸点逐渐升高D. 单质的还原性逐渐减弱3.某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关于该粒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核电荷数为17B. 核外有3个电子层C. 属于非金属元素原子D. 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1个电子4.同周期的X、Y、Z三种元素,它们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分别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按X、Y、Z的顺序递增B. 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C. 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按X、Y、Z的顺序递增D. 元素原子的半径按X、Y、Z的顺序递增5.我国稀土资源丰富,下列有关稀土元素与的说法正确的是A. 与两者互为同位素B. 与的核外电子排布方式不相同C. 与是同一种核素D. 与核外电子数和中子数均为626.科学家于2000年合成了第116号元素元素符号。

有关质量数为293的Lv原子的描述错误的是A. 质子数116B. 中子数177C. 电子数116D. 该原子可表示为:7.下列各组物质中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的是A. HI和NaIB. 和C. 和D. 和NaBr8.下列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A. 钠离子的电子式:B. 的结构示意图:C. 质量数为35的核素氯:D. NaCl的形成过程: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分子间存在着非极性共价键B. 和反应的产物是离子化合物C. 分子内存在着极性共价键D. 盐酸中含有和,故HCl是离子化合物10.如图所示表示吸热反应的是A. B.C. D.11.已知:反应放出的热量为有关键能数据如表所示:则水分化学键键能436498B.C. D.12.如右图所示,把锌片和铜片用导线相连后插入稀硫酸溶液构成原电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Zn是负极,发生还原反应B. 电流从锌片流向铜片C. 一段时间后,铜片质量减轻D. 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13.观察图:对合成氨反应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开始反应时,正反应速率最大,逆反应速率为零B. 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逆反应速率逐渐增大C. 反应到达时,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停止D. 反应在之后,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14.一定条件下,对于反应来说,下列反应速率中最快的是A. B.C. D.15.如图所示为时A、B、C三种气体在密闭容器中反应时浓度的变化,只从图上分析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 发生的反应可表示为:B. 前2 min A的分解速率为C. 开始时,正逆反应同时开始D. 2 min时,A、B、C的浓度之比为2:3:116.已知反应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为A. A的能量一定高于CB. B的能量一定高于DC. A和B的总能量一定高于C和D的总能量D.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一定能发生二、推断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0分)17.如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别代表某一化学元素。

表中所列元素中:属于短周期元素的有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属于主族元素的有______。

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______周期______族。

,好,的,de,18.主族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0族周期123试回答下列问题:填写元素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号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用电子式表示其形成过程为______。

和号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和号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号元素形成的一种化合物的电子式是______,在该化合物中既含有______键,又含有______键。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0分)19.某温度下,A、B、C三种气体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反应从进行过程中,在不同反应时间各物质的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该反应的反应物是______,生成物是______。

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能否计算反应开始至2min时,用C表示的反应速率?______,若不能,则其原因是______。

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下同。

到达2min时,反应停止在2min之前A的消耗速率大于A的生成速率在2min时达到平衡状态是因为此时反应物总物质的量与生成物总物质的量相等时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下列可判断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

、B、C的反应速率相等、B的反应速率之比为2:1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变生成的同时消耗和20.将等物质的量的A、B混合于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经过5分钟后,测得D的浓度为,C的平均反应速率是,且::求:此时A的浓度.反应开始前放入容器中A、B的物质的量.的平均反应速率.值为多少.-------- 答案与解析 --------1.答案:B解析:解:元素周期表有18个纵行,含7个主族、7个副族、1个0族、1个ⅤⅢ族,故A错误;B.一至七周期元素的种类数为2、8、8、18、18、32、32,最长的周期含有32种元素,故B正确;C.短周期为一、二、三周期,短周期元素是指号元素,故C错误;D.原子及其阴离子核外电子层数都等于该元素所在周期数,而阳离子电子层比原子少,则小于周期数,故D错误;故选B.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应用,为高频考点,把握周期表结构及元素的位置、元素的种类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基础知识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2.答案:A解析:解:碱金属同主族,从上到下,电子层增大,原子半径依次增大,故A正确;B.从上到下,碱金属金属性依次增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依次增强,故B错误;C.碱金属,从上到下,原子半径依次增大,金属键依次减弱,熔沸点依次降低,故C错误;D.碱金属从上到下元素金属性依次增强,则单质的还原性也逐渐越强,故D错误;故选:A。

A.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电子层半径依次增多;B.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越强;C.金属原子半径越大,金属键越弱,熔沸点越低;D.元素金属性越强,单质的还原性越强。

本题考查了碱金属性质,明确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注意金属晶体熔沸点规律。

3.答案:D解析:解:根据可知,该粒子的核电荷数为17,为氯元素,故A正确;B.中核外电子层数为3,故B正确;C.的核电荷数17,为氯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故C正确;D.含有3个电子层,其最外层7个电子,很容易得到1个电子,故D错误;故选:D。

中,核电荷数为17,核外电子层数为3,核外电子总数为17,说明该粒子为氯原子,然后根据氯的结构与性质进行判断.本题考查了原子结构示意图的表示方法及意义,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掌握粒子结构示意图的正确表示方法,明确离子结构示意图与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区别,能够根据粒子结构示意图判断粒子的性质.4.答案:D解析:解:同周期的X、Y、Z三种元素,它们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X、Y 、Z最低负化合价分别为、、,原子序数依次减小.A.同周期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减小,非金属性减弱,氢化物稳定性减弱,故A错误;B.同周期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减小,非金属性减弱,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依次减弱,即酸性,故B错误;C.同周期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减小,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减小,最高正化合价依次减小,故C错误;D.同周期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减小,原子半径增大,故D正确,故选D.同周期的X、Y、Z三种元素,它们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X、Y、Z最低负化合价分别为、、,原子序数依次减小,同主族自左而右非金属性增强,氢化物稳定性减弱、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增强、最高正化合价增大、原子半径减小.本题考查元素周期律,难度不大,注意对元素周期律的理解掌握,有利于基础知识的巩固.5.答案:A解析:解:与两者是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为同位素,故A正确;B.与的质子数相同,核外电子数相同,核外电子排布方式相同,故B错误;C.与的质子数相同,质量数不同为不同核素,故C错误;D.与的核外电子数质子数,中子数分别为,,中子数不同,故D错误;故选:A。

A.原子符号的含义以及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互称同位素;B.原子核电荷数相同,核外电子数相同;C.原子符号的含义以及只有质子数相同中子数相同的核素才是同一核素;D.原子符号的含义以及原子中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本题考查同位素、核素的概念及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关系,题目难度不大,明确这几个概念间的区别。

6.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原子构成及表示方法,题目难度不大,明确质量数、质子数与中子数之间的关系为解答关键,试题侧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培养了学生的灵活应用能力。

【解答】116号元素Lv的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总数,该元素的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故A、B、C正确;元素符号的左上角为质量数,该元素的质量数为293,其正确的表示方法为:,故D错误;故选D。

7.答案:B解析:解:分子中原子之间只存在共价键,NaI中钠离子和碘离子之间只存在离子键,所以化学键类型不同,故A错误;B.硫化氢、二氧化碳分子中都只含共价键,且都是极性键,故B正确;C.氯气分子中原子之间只存在非极性键,四氯化碳分子中原子之间只存在极性键,故C错误;D.氟气分子中原子之间只存在非极性键,溴化钠中钠离子和溴离子之间只存在离子键,故D 错误;故选:B。

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共价键,同种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非极性键,不同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极性键,据此分析解答.本题考查化学键,侧重考查基本概念,明确物质构成微粒之间作用力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8.答案:B解析:解:A、钠离子为简单阳离子,其电子式用离子符号表示,则钠离子的电子式为,故A 错误;B、的核电荷数为17,最外层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核外电子总数为18,正确的结构示意图为,故B正确;C、Cl的质子数为17,质量数为35,质量数35的核素氯为,故C错误;D、氯化钠为离子化合物,钠离子与氯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而成,NaCl的形成过程为,故D错误;故选:B。

A、钠离子为金属阳离子,电子式直接用离子符号表示;B、的核电荷数为17,含有3个电子层,核外电子总数为18;C、核素中质量数标注于元素符号左上角,质子数标注于左下角;Cl的质子数为17,质量数为35,质量数标注于元素符号左上角;D、NaCl是离子化合物,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