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章 民法概论(唐义红)

第1章 民法概论(唐义红)


泸州医学院法学系
第一节 民法的概念
四、我国民法概念
民法精品课程
▪ 《民法通则》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 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 与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 民法是指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 组织之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 和。
泸州医学院法学系
第二节 民法的性质
泸州医学院法学系
第二节 民法的性质
六、民法为实体法
民法精品课程
▪ 实体法与程序法相对应,用以规定民事主体相 互间的权利义务的实体内容。当这些权利义务 的实现遇到障碍时,则需要程序法发挥作用, 规定实体法如何运用和如何施行的程序的法律 是程序法。
▪ 当事人依《民事诉讼法》等规定的程序,请求 国家机关予以救济。
▪ 法院保护民事权利的期限(时效)。
▪ 民法分则以民事主体所享有的权利内容如物权、债权、 知识产权、继承权、人身权等权利体系。
泸州医学院法学系
第二节 民法的性质
四、民法是权利法
民法精品课程
▪ (三)民法通过权利确认当事人的行为规则。
▪ 《民通意见》第100条“一方必须在相邻一方使用的土地 上通行的,应当予以准许;因此造成损失的,应当给予 适当补偿。”
民法精品课程
▪ 一、民法是私法。
▪ (一)区分公私法的意义
▪ 日本医师法施行规则第9条第2项规定“开业之 医师,当患者请求诊治时,非有正当理由,不 得拒绝。”
▪ 日本民法典第218条规定“土地使用者不得设置 屋檐或工作物,使雨水直泻于邻地。”
泸州医学院法学系
第二节 民法的性质
第二节 民法的性质
民法精品课程
泸州医学院法学系
第二节 民法的性质
三、民法是市民社会的基本法
民法精品课程
▪ 黑格尔在《法哲学》中提出“市民社会”一词 。市民社会从政治国家中分离,民法作为市民 社会的基本法也相应产生、发展,现代社会中 的每一个社会成员,既是市民社会的成员也是 国家的公民,当他以市民社会成员的身份为实 现自己的权利而与他人发生各种民事关系时, 就要求获得民法上的保护。
▪ 第二,专属性,与人身不可分离,基于人身利 益所享有的人身权不可抛弃和不得被剥夺、限 制、转让、由他人继承;如著作权
▪ 第三,人格关系还具有固有性。生命健康权等
▪ 注意:身份权的亲权,未成年人不是客体。尽 管在亲权方面双方的权利义务不平等,但并不 表明主体地位不平等。
泸州医学院法学系
第三节 民法的调整对象
泸州医学院法学系
第二节 民法的性质
四、民法是权利法
民法精品课程
▪ (一)民法以保护权利为己任,是权利法。
▪ (二)民法体系的构建是以权利为基本的逻辑起点。民 法是一个以权利为中心的权利规范体系,体现为以权利 为中心的一个宝塔型体系,宝塔尖是民事权利。
▪ 民事主体也是权利主体(自然人、法人)
▪ 民事权利的发生、变更与消灭的依据(法律事实、法律 行为及代理)
▪ (1)法国式,《法学阶梯》,人、财产、财产取得
▪ (2)德国式。《学说汇纂》,5编:总则、债权、物权 、亲属、继承。
泸州医学院法学系
第一节 民法的概念
我国民法典
民法精品课程
▪ 自1954年——1982年先后制定过四部民法草案 ,未颁布
▪ 1986年《民法通则》 ▪ 1999年《合同法》 ▪ 2007年《物权法》 ▪ 2009年《侵权责任法》
▪ 问:张某与税务局问因税金定额发生的纠纷是 否属于民法调整?
民法调整的是平等 主体之间的财产关 系和人身关系。
泸州医学院法学系
案例分析
民法精品课程
▪ 案例1.甲乡人民政府为建造办公大楼,向该乡 乙工商银行贷款300万元,后来因为各种原因, 到期未能清偿,于是乙银行以甲乡人民政府为 被告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泸州医学院法学系
民法精品课程
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的特点
▪ (1)民事主体在民法上的地位平等。 ▪ (2)当事人意思表示自由。 ▪ (3)等价有偿。 ▪ 平等主体间的财产关系包括: ▪ (1)财产所有关系: ▪ (2)财产流转关系:
泸州医学院法学系
第三节 民法的调整对象
民法精品课程
二、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
▪ 一、民法是私法。
▪ (一)区分公私法的意义
▪ 区分私法领域和公法领域,实行私法自治原则即由法律 地位平等的当事人,通过自由协商决定他们之间的权利 义务关系,国家原则上不作干预,只在发生纠纷不能协 商解决时,才由司法机关以仲裁者的身份对当事人间的 纠纷作出裁决。
▪ 第一,有助于在私法领域提倡当事人意思自治,尽可能 减少国家的干预。
▪ 民法调整的主要对象也是市民社会中最主要的 社会关系,即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 关系,其实质上就是市民社会一般社会关系的 基本形态。
泸州医学院法学系
第二节 民法的性质
四、民法是权利法
民法精品课程
▪ 民法最基本的职能在于对民事权利的确认 和保护,这就使民法具有权利法的特点。 无论民法在历史上是以义务为本位还是以 权利为本位,或以社会为本位,民法都强 调对私权的充分保护。
适用。”
▪ 受害人一旦权利遭受侵害后能够明确其在法律上享有的 各种补救手段,甚至可以在各种救济手段之间进行理性 的选择。
泸州医学院法学系
第二节 民法的性质
民法精品课程
五、民法是行为规范兼裁判规范。
▪ 行为规范,指主体进行活动所应遵循的规则 。
▪ 裁判规范,指法院裁判案件所应遵循的规则 。
▪ 民法为一切民事主体规定了行为规则,任何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如均刑应法遵,循刑。事诉讼法,民 事诉讼法均属于裁判规范, 如刑法第132条关于犯故 意杀人罪处死刑、无期或 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规 定。
第一节 民法的概念
民法精品课程
二、形式意义的民法(民法典)
▪ 形式民法是从法律的名称上说的,它是指冠以民法这样 一个名称的法律。我国《民法通则》,各国形式民法是 指民法典。
▪ 法典是按照一定体系将各项法律制度系统编纂在一起的 法律规范的总和。
▪ 大陆法系中,法典编纂体系主要有罗马式和德国式。
▪ 法典编纂模式
泸州医学院法学系
第一节 民法的概念
三、实质意义上的民法
民法精品课程
▪ 实质民法是从法律规范的实质上来说的,凡是 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法律 规范都属于民法,包括民法典和其他民事法律 、法规、司法解释等。
▪ 等同于广义的民法,包括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民法通则是基本法律,合同法、婚姻法、担保 法、继承法、公司法、票据法、证券法、保险 法、海上法等等都是。
民法精品课程
第一编 民法总论
第一章 民法概论
泸州医学院法学系
主讲人:唐义红
民法精品课程
第一节 民法的概念
▪ 一、民法的词源 ▪ “民法”一词起源于古罗马的“市民法”。 ▪ 世界上第一次以民法命名的法典是《法国民法典》 ▪ 罗马的《民法大全》包括《查士丁尼法典》、《法学
阶梯》、《学说汇纂》和《新律》四部分,形成一个 高度发达、极为完备的法律体系。 ▪ 1804年的《法国民法典》以罗马法的《法学阶梯》为 蓝本制定,近代民法代表。 ▪ 1896年的《德国民法典》以罗马法中的《学说汇纂》 为蓝本制定,现代民法代表。
▪ 身份关系:人们基于彼此身份而形成的相互关系。身份 是自然人在稳定的社会关系中所处的地位。(成员家庭 间,社会阶层)。身份权是基于一定的身份关系所享有 的权利。
泸州医学院法学系
第三节 民法的调整对象
民法精品课程
3、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的特点:
▪ 第一,非财产性,不直接体现财产利益,但有 时可转化为财产利益。企业的名称权转让、肖 像权的授权使用,人身权受到侵害而以经济利 益补偿的问题。
▪ 案例2.某甲夜间驾驶汽车在公路上行驶,因事 先饮酒过量,精神恍惚,汽车失去控制,将相 向而行的路人乙撞死。
▪ 分析上述两则案例中所述社会关系是否属于民 事法律规范的调整范围?并说明理由。
泸州医学院法学系
参考答案
民法精品课程
▪ 案例1中甲乡政府虽然处于管理阶层,但是其向 乙银行贷款属于借款合同法律关系,在这一关 系中,二者之间不是管理与被管理的不平等关 系,而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有偿财产流转关系, 必须符合民法等价有偿的原则,具备民法调整 财产关系的特征,所以二者之间的法律关系应 该由民法调整。
▪ 社会关系的性质和主体的性质结合起来区分比 较明确,如一方是公权主体,参与社会关系也 仍然要行使公权力,这就是公法关系。
泸州医学院法学系
第二节 民法的性质
民法精品课程
(三)民法是主要的私法, 是私法的核心部分。
▪ 民法调整的是主体之间私的财产关系与人身关 系,属于单纯调整市民社会生活关系的法律, 即纯粹意义上的私法。
泸州医学院法学系
第一节 民法的概念
中国“民法”词源
罗马法“市民法” 法国民法典 droit civil
日本民法典“民 法”
中文“民法”一词
泸州医学院法学系
民法精品课程
第一节 民法的概念
民法精品课程
▪ 民法作为法律体系中的一个法律部门,作为 一个法律概念,民法有实质意义与形式意义民 法之分。
泸州医学院法学系
泸州医学院法学系
第二节 民法的性质
民法精品课程
四、民法是权利法。 无救济则无权利
▪ (四)民法通过救济手段确认权利。 ▪ 《民法通则》第134条“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 ▪ (一)停止侵害;(二)排除妨碍; ▪ (三)消除危险;(四)返还财产; ▪ (五)恢复原状;(六)修理、重作、更换; ▪ (七)赔偿损失;(八)支付违约金; ▪ (九)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十)赔礼道歉。 ▪ 以上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