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基础检验学技术试题及答案1、成人毛细血管采血常用部位是(D )A. 手背B. 肘部C. 足跟D. 手指E. 耳垂2、哪一凝血因子不是内源性凝血途径中的凝血因子( E )A .Factor XI B. Factor VIII C. Factor XII D. Factor IX E. Factor VII3.凝血试验,首选的抗凝剂是:(E )A、肝素B、EDTA-K2C、EDTA-Na2D、草酸盐E、枸橼酸钠4、瑞氏染色法的染色作用:(C )A.物理吸附B.化学亲合C.物理吸附和化学亲合D.化学结合E.物理性结合5. 下列何种物质被公认为是最强有力的促红细胞缗钱状聚集的物质:(B )A、白蛋白B、纤维蛋白原C、γ球蛋白D、β球蛋白E、胆固醇6.门诊患者做尿常规分析,常采用下列哪种尿标本(B )A晨尿B随机尿C清洁尿D 3h尿E 24h尿7. 患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时,血涂片可发现较多的细胞是:(D )A.大单核细胞B.中性粒细胞中毒变性C.幼稚单核细胞D.异型淋巴细胞E.幼稚粒细胞8. 血红蛋白的组成是由(A )A.球蛋白和亚铁血红素B.铁原子和原卟啉C.血红素和铁原子D.α2β肽链E.血红素和白蛋白9.下列哪种尿标本经加热后浑浊可消失(C )A 脓尿B菌尿C 结晶尿D脂肪尿E乳糜尿10.白陶土可激活的凝血因子是:(D )A、IB、ⅡC、ⅡD、ⅡE、Ⅱ11.临床判断消化道出血完全停止的最可靠实验指标结果是(C )A粪镜检无红细胞B无柏油样黑便C粪隐血试验阴性D粪胆素试验阴性E粪胆原试验阴性12.通过粪便检查可确定疾病(C )A消化道恶性肿瘤B消化道溃疡C肠道寄生虫D肝脏疾病E消化不良13.正常精液液化时间不超过(E )A 5minB 10minC 20minD 25minE 30min14.正常前列腺液镜检时可见大量(B )A草酸钙结晶B卵磷脂小体C上皮细胞D中性粒细胞E 夏科-莱登结晶15.血小板计数是研究:(C )A.止血障碍的重要指标B.凝血障碍的重要指标C.止血和凝血障碍的重要指标D.毛细血管壁完整性指标E.血管内皮完整性指标16. 妊娠实验测定的激素是:(D )A.雌激素B.胎盘催乳素C.胎盘专一性蛋白D.绒毛膜促性腺激素E.孕激素17.正常情况下酮体的产生是在:(A )A.肝脏B.肾脏C.胰脏D.脑垂体E.肾小管18.肾小管蛋白尿是指:(A )A.原尿中蛋白质不能被肾小管回吸收B.肾小球滤过膜的损伤C.肾脏被动性充血D.肾血管痉挛出血E.肾小球通透性增加19.白细胞直方图上,单个核细胞区不包括以下哪种细胞(B )A单核细胞B中性粒细胞C嗜酸性粒细胞D嗜碱性粒细胞E原始细胞20. 平均红细胞容积(MCV)以飞升(fl)为单位,lfl等于(C )A. 10-9LB.10-12LC.10-15LD. 10-18LE.10-20L得分阅卷人二、填空题(共8题,每空1分,共40分)1.异形红细胞尿液异形红细胞常见的形态有:Ⅱ大红细胞;Ⅱ小红细胞,Ⅱ棘形红细胞,Ⅱ环形红细胞(面包圈红细胞),Ⅱ新月形红细胞,Ⅱ颗粒形红细胞,Ⅱ皱缩红细胞,Ⅱ影细胞,Ⅱ红细胞碎片。
2.在高渗溶液中红细胞_ 皱缩___、在低渗溶液中则__胀大( 变大)__、_ 血红蛋白_渗出,成为影细胞。
3.异常中性粒细胞的毒性变化:大小不均、中毒颗粒、空泡变性、Dvohie小体、退行性变。
4.正常尿中红细胞甚少,红细胞不超过_3/HPF_ 。
显微镜下红细胞_ >3/HPF_,称_镜下血尿_;肉眼见到呈不同程度红色混浊如洗肉水样或有血凝块,称肉眼血尿,此时,每1L尿中含血量在lml 以上。
根据尿液中红细胞的形态可将血尿分为3种,即均一性红细胞血尿(非肾小球源性血尿)、非均一性红细胞血尿(肾小球源性血尿)和混合性血尿.5.氰化血红蛋白最大吸收峰_ 540nm__。
6.尿液上皮细胞的来源:主要来自肾小管、肾盂、肾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尿沉渣的上皮细胞一般以形态学分类,可分为:肾小管上皮细胞、移行上皮细胞和鳞状上皮细胞,其中移行上皮细胞按照细胞形态又可分为大圆上皮细胞、尾形上皮细胞、小圆上皮细胞.7.血液凝固是指血液由流动状态转变为凝胶状态。
得分阅卷人三、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3分,共15分)1、核右移:外周血的中性粒细胞以若5叶以上者超过3%则称为核象右移,(2分)此时常伴有白细胞总数减少。
(1分)2、中毒颗粒:中性粒细胞中比正常中性颗粒大,大小不等,分布不均匀,染色较深,呈黑色或紫黑色。
(2分)有时颗粒很粗大,与嗜碱性粒细胞易混淆,有时又小而稀少,散杂在正常中性颗粒中。
(1分)3、渗出液:多为炎症性积液,(1分)炎症时由于病原微生物的毒素、缺氧以及炎症介质作用使用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血管通透性增加,(1分)以致血管内大分子物质和细胞通过血管壁而渗出血管外、组织间隙及浆膜腔所形成的积液。
(1分)4 颗粒管型:在管型的内容物中,内含大小不同的颗粒物,其量超过1/3面积时称为颗粒管型。
(3分)5、卡波环:在嗜多色性或碱性点彩红细胞的胞质中出现的紫红色细线圈状结构,有时绕成8字形。
(3分)得分阅卷人四、简答题(共2题,每题5分,共10分)1、异型淋巴细胞种类(5分)Ⅱ型(空泡型)(1分):最多见。
胞体比正常淋巴细胞稍大,多为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
核圆形、肾形或分叶状、常偏位。
染色质粗糙,呈粗网状或小块状,排列不规则。
胞质丰富,染深蓝色,含空泡或呈泡沫状。
(1分)Ⅱ型(不规则型)(1分):胞体较大,外形常不规则,可有多数足。
核形状及结构与Ⅱ型相同或更不殊途同归,染色质较粗糙致密。
胞质量丰富,染色淡蓝或灰蓝色,有透明感,边缘处着色较深蓝色。
可有少数空泡。
(1分)Ⅱ型(幼稚型)(0.5分):胞体较大,核圆形或卵圆形。
染色质细致呈网状排列,可见1-2个核仁,胞质深蓝色,可有少数空泡(0.5分)。
2 加热乙酸法测定尿蛋白的原理?(5分)流动_流动_加热煮沸使蛋白变性、凝固,(1分)然后加稀酸使尿液pH降低,并接近尿蛋白质等电点(pH4.7),(2分)使变性凝固的蛋白质在含有适量无机盐状况下进一步沉淀(1分),同时可消除某些磷酸盐和碳酸盐析出所造成的混浊干扰。
(1分)得分阅卷人五、问答题(共2题,共15分)1、血沉增快的病理临床意义?(8分)Ⅱ各种炎症(1分):细菌性急性炎症时,血中急性反应物质迅速增多,主要有释放增多所致。
风湿热的病理改变,结缔组织性炎病症,其活动期血沉增快。
慢性炎症如结核病时,纤维蛋白原及免疫球蛋白含量增加,血沉增快。
临床上最常用血沉来观察结核病及风湿热有无活动性及其动态变化。
(1分)Ⅱ组织损伤及坏死(1分):较大的手术创伤可导致血沉增快,如无合并症,一般2-3周内恢复正常。
心肌梗塞时常于发病后3-4天血沉增快,并持续1-3周,心绞痛时血沉正常,故可借血沉结果加以鉴别(1分)Ⅱ恶性肿瘤(1分):ESR加快可能与肿瘤细胞分泌糖蛋白、肿瘤组织坏死、继发感染因素有关。
良性肿瘤血沉多正常,故常用血沉作为恶性肿瘤及一般X线检查等所不能查见的恶性肿瘤。
对于恶性肿瘤病人增快的血沉,可因手术切除或化疗放疗较彻底而渐趋正常,复发或转移时又见增快。
Ⅱ各种原因导致的高球蛋白血症: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黑热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所致的高球蛋白血症时,血沉常明显增快,各种原因引起的相对性球蛋白增高如慢性肾炎、肝硬化时血沉亦常增快。
(1分)Ⅱ贫血:轻度贫血对血沉尚无影响,若血红蛋白低于90g/L时,血沉可增快,贫血越严重,血沉增快越明显,乃因红细胞数量稀少,下沉时受到的磨擦阻力减少等所致。
(1分)Ⅱ高胆固醇积压症:特别是动脉粥样硬化血胆固醇明显增高者,血沉常见增快。
(1分)2、大便OB试验临床意义是什么?(7分)粪便隐血阳性见于Ⅱ消化性溃疡(1分)、药物致胃粘膜损伤(如服用消炎痛、糖皮质激素等)(1分)、肠结核、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结肠息肉、钩虫病及胃癌、结肠癌等消化肿瘤时。
(1分)Ⅱ消化性溃疡和消化道肿瘤鉴别诊断(1分):在消化性溃疡时,阳性率为40-70%,呈间断性阳性。
消化性溃疡治疗后当粪便外观正常时,隐血试验阳性仍可持续5-7天,此后如出血完全停止,隐血试验即可转阴(1分)。
消化道癌症时,呈持续性阳性。
(1分)Ⅱ消化道肿瘤筛检(1分):消化道肿瘤阳性率可达87%,主要肿瘤有胃癌,大肠癌。
(1分)临床基础检验学技术试题及答案一、是非题1.血沉是一项敏感及特异性较高的指标,对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2.血清不同于血浆的是缺少纤维蛋白原。
( )3.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会导致嗜酸性粒细胞减少。
( )4.国际血液标准化委员会(ICH)建议,血常规检验使用的抗凝剂为EDTA-K2.( )5.白细胞总数计数时,异常白细胞不必计算在内。
( )6.网织红细胞在显微镜下计数时,应计数500个红细胞中的网织红细胞。
( )7.白细胞分类计数时,应选择头体交界处的区域。
( )8.皮肤采血法采集的是毛细血管内的血液。
( )9.使用手工法计数红细胞时,应在低倍镜下计数牛鲍计数板中央大方格内四角和正中共5个中方格内的RBC数。
( )10.真空采血法是利用采血管的负压进行血液定量采集。
( )11.脓尿蛋白定性常为阴性。
( )12.正常血浆中的血红蛋白低于50mg/L,而且与触珠蛋白形成大分子化合物,不能从肾小球通过。
( )13.渗出液系因循环障碍等因素造成的非炎性积液。
( ) 14.精子活力鉴定时,观察到精子活动力不良,精子原地旋转,摆动或抖动,运动迟缓。
则应判定精子活力为II级。
( )15.精液检测可随时检测,病人无任何禁忌注意事项。
( )16.一般,每高倍镜视野均见3个以上红细胞则可确定为镜下血尿。
( ) 17.胆红素尿是尿中含有大量的结合胆红素所致,外观呈深黄色,在空气中久置后仍呈深黄色。
( )18.乳糜尿多见于丝虫病。
( )19.本周蛋白尿属于肾前性蛋白尿。
( )20.漏出液中细胞常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 )21.豆腐渣样白带,呈豆腐渣样或凝乳状小碎块,为念珠菌阴道炎所特有。
( ) 22.目前使用的尿化学分析仪中尿糖测定的原理多为葡萄糖氧化酶法。
( )23.脂肪管型可见于慢性肾炎,尤多见于肾病综合症。
( )24.黄色或棕色脓性精液多见于前列腺炎和精囊炎。
( ) 25.采集脑脊液后,第一管用于一般性状及显微镜检查。
( )26.C反应蛋白为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可用于漏出液和渗出液的鉴别。
CRP〈10mg/L 为渗出液,CRP〉10mg/L为漏出液。
( )27. 蛔虫卵有卵细胞和卵黄细胞。
( ) 二、填空题1.旋转式粘度计适用于粘度测定。
毛细管式粘度计适用于粘度测定。
2.瑞氏染色法的细胞着色原理是和作用。
3.疟原虫的红细胞内期包括和两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