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复杂肝泡型包虫病诊疗专家共识(2020版)》要点

《复杂肝泡型包虫病诊疗专家共识(2020版)》要点

《复杂肝泡型包虫病诊疗专家共识(2020版)》要点
1 概述
包虫病又称棘球蚴病,主要包括囊型和泡型两种类型,是流行于全球农牧地区常见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疾病。

包虫病可发生于全身多个脏器,其中以肝脏为主,而肝泡型包虫病(HAE)的病程缓慢,并呈浸润性生长,与肝脏恶性肿瘤的生长方式类似,因而被称为“虫癌”。

四川省是受包虫病危害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直接受威胁人口超过258万,总患病率约为1.08%,其中甘孜州石渠县包虫病患病率高达12.09%,居全球之首。

复杂肝泡型包虫病(cHAE)主要是指:病灶巨大,累及周围器官(膈肌、肺、肾、肾上腺等);肝内多个病灶(≥3个病灶,≥3个肝段),至少4个病灶直径≥5.0cm;病灶侵犯肝门重要结构或肝内主要管道,预计需要进行门静脉、肝动脉、胆道、肝静脉、下腔静脉等管道重建;合并梗阻性黄疸、门静脉海绵样变、布加综合征等,或肝肾功能不全;合并脑、肺等多处器官转移,全身一般状况较差、恶病质等。

对于cHAE患者,姑息性切除不能完整切除病灶,将会为复发创造机会,甚至丧失根治性切除的可能。

针对复杂肝泡型包虫病的诊疗,中国包虫病流行区各级医院诊疗技术参差不齐,手术方式多样,亟需相关实用性、指导性的临床诊疗共识。

2 cHAE 的诊断
2.1 临床特点
cHAE患者多居住于流行区,多因长期接触啮齿类、犬类或虫卵污染的皮毛、食物等而患病。

导致HAE向cHAE发展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早期缺乏临床表现,症状明显时常进入中晚期;cHAE患者易忽视早期干预的重要性,主动就医的意愿不强;就医交通不便利;包虫病药物治疗(阿苯达唑)治疗周期长,或无法坚持口服阿苯达唑,目前也缺乏特效药,导致病情逐渐加重。

2.2 影像学评估
影像学诊断主要依靠腹部彩超、增强CT及MRI,必要时需要进行三维重建、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等。

CHAE主要的影像诊断依据是:肝脏占位病变表现为不均质的实质性包块,单个巨大病灶,或多个病灶分布于3个肝段以上,病灶内部偶可见小囊泡或钙化,以及中心可见液化坏死,共同构成“地图征”样外观等特征,侵犯1支或多支重要管道、血管;三维重建或多层扫描可见血管、胆管、膈肌、下腔静脉、肠管等邻近器官组织侵犯;模拟切除病灶后,估计剩余功能性正常肝体积不够(≤35%),或需重建下腔静脉、门静脉、多支胆道等重建;除HAE外,肺部、颅脑等肝外器官发现包虫病灶。

2.3 实验室检查
人体HAE常用的免疫学诊断方法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胶体金法(渗滤法、层析试条法)等检测包虫病特异性抗体[《包虫病诊断标准(WS257- 2006)》]已于2006年颁布实施。

诊断困难者,可尝试开展线粒体基因检测以及新型试剂应用。

此外,对cHAE还需监测心肺功能、吲哚氰绿(IGGR15)试验、肾排泄功能等。

2.4 特殊检查及术前准备
介入血管及胆道造影技术可以精确地显示病灶与血管和胆管的关系,对于cHAE患者的术前准备工作,尤其术前需要胆道减压、选择性门静脉栓塞、下腔静脉/肝静脉狭窄需支架置入的患者,采用介入技术可以在达到诊断的同时实现部分治疗目的。

2.5 鉴别诊断
cHAE主要需与肝细胞癌、胆囊癌、肝门胆管癌、肝囊实性病变、肝血管瘤、细菌性肝脓肿等鉴别,术前诊断应予以注意。

3 cHAE临床分期探索
3.1 目前两型包虫病临床分期
常规临床将包虫病分为早、中、晚3期。

3.2 cHAE华西PHI分型(HX-PHI Staging system)
4 外科治疗
4.1 治疗原则
经多学科团队(MDT),包括肝胆胰外科、血管外科、介入科、感染科、麻醉科、胸心外科、泌尿外科、神经外科等医师,术前讨论判定无法常规完成
病灶切除或多个受侵管道切除重建者,或预计病灶切除后导致剩余肝体积不足,术后将发生不可逆肝功能衰竭者,给予相应的诊疗方案(如下文)。

4.2 治疗对象
有明确的手术治疗指征,并愿意接受手术治疗,无手术禁忌证,并且符合下列条件者,可实施手术治疗。

4.3 手术术式
4.4 姑息性治疗
部分晚期患者,无法实现手术者,可根据患者情况采取PCTD减黄后带管生存,或内科对症支持治疗。

4.5 外科治疗患者出院标准
5 药物治疗
内科药物通常选用阿苯达唑,适应证:根治性切除术后阿苯达唑推荐使用剂量10~15mg/(kg·d),疗程至少1年,以巩固治疗效果。

不同意接受有创治疗者;失去手术机会者;全身状态无法耐受手术者。

对于以上情况药物治疗一定程度上可延缓疾病进展,服药周期及服药量视患者肝脏功能及疾病控制情况而定。

进行人造血管替换及重建血管的患者,需术后给予一定周期的抗凝治疗(推荐6个月),服药期间密切监测凝血功能;异体肝移植患者,术后需长期规律口服抗排斥类药物。

6 术后随访
术后2年内紧密跟踪随访并遵医嘱服药,并于术后1、3、6、12、18和
24 个月时间节点跟踪随访。

7 并发症治疗
cHAE术后主要并发症有梗阻性黄疸、肺部感染、胆管狭窄、腹腔出血、胆汁漏等。

8 合并器官处理
8.1 胸部及肺包虫
手术是胸部包虫病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手术原则:完全摘除内囊,并防止囊液外溢,以免引起过敏反应和棘球蚴头节的播散。

8.2 膈肌侵犯
小范围膈肌侵犯,可予以原位缝合修补;大范围膈肌侵犯、缺损较大时需切除受侵膈肌,并放置膈肌补片,以降低膈肌缝合张力。

8.3 肾脏包虫病
cHAE常侵犯一侧肾脏,若术前评估肾功能正常,在泌尿外科专业医师指
导下,可根据术中情况摘取一侧患肾并行泌尿系管道重建。

术后需监测小便、肾功能情况。

9 结语
现阶段,复杂肝泡型包虫病的诊治是流行区医疗单位面临的主要问题,针对具体的cHAE类型选择合适的外科干预策略,是彻底解决包虫病的根本方法之一。

只有做到精准选择,才能彻底治疗cHAE,保障流行区农牧民生命健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