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推动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管理理念―GRC

推动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管理理念―GRC

推动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管理理念―GRC做强做大,走向世界,是大多数中国企业的梦想。

然而做强做大的首要挑战就是如何有效管控庞大、多元化的企业机器,规避扩张带来的风险;走向世界遇到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融入当地的商业环境,遵从所在国的法律法规。

企业管理者应清晰地认识到建立完善高效的企业治理结构是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必然选择。

中国经济的腾飞、全球化的竞争、企业经营与管理需求的激增推动了中国管理软件产业的快速增长,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管理软件企业能否借机成长为世界级的软件企业?又有哪家企业能把握住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机遇?十年会师GRC企业创办之初,创始人都会雄心万丈地为企业规划一个远大的前景和明确的发展方向。

然而,为了生存,初创企业可能不得不放弃能为企业带来长期利益的理念和规划,不断追逐能立即带来效益的业务。

其结果是,一些成立时间不长的公司,却有着比较长的产品线。

在外人看来,慧点科技的业务涉及到协同办公、企业信息门户、企业内容与风险管理、萨班斯法案遵从等多个领域。

慧点科技该怎样用自身对软件价值的理解来给未来做个定位,该用什么来统领自己的产品线?刘保华:在创办企业时,我们可能有一个把企业引向哪个方向的理想。

但在生存的压力下,我们可能会哪个产品能赚钱就做哪个;哪个概念热就说哪个概念。

从慧点科技的发展历程来看,慧点的产品线还是比较长的,有协同办公、企业信息门户、企业内容与风险管理、萨班斯法案遵从等等。

请问,你是怎样做到不同业务板块之间协同的呢?你们提出的GRC这样的管理理念,能否把慧点科技的各个业务板块都放在这个架构下?姜晓丹:我想说的是,慧点科技之所以能走过十年,而且能够持续稳定发展,就是因为我们专注于管理软件这个领域。

自成立以来,我们就很清楚,我们要在技术上专注什么,在软件的应用价值上专注什么。

尽管在外人看来,慧点科技的产品线很丰富,但在我看来其本质是一件事,那就是GRC(Governance,Risk and Compliance)。

一直以来,慧点科技的各个业务板块都是在GRC的总体架构下开展的。

只不过,我们现在的几个业务板块还没有会师。

主要是因为中国企业现在处在ERP实施的阶段,从大环境上来看,提出GRC这个全新理念会让客户感到有些超前。

但进入2008年,对慧点来说时机已成熟。

今年6月28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现在我们提出GRC这个概念,符合新的政策、新的法规要求,也更容易被用户接受。

刘保华:你能否介绍一下慧点科技的发展阶段,并谈谈你们准备怎样在GRC架构下进行各业务板块的会师?我听说,在“非典”时期,慧点科技曾经一度陷入了困境,你们又怎么能够绝处逢生发展起来?姜晓丹:GRC这个概念还得从慧点科技的前身说起。

那时我和几位同窗在清华大学信息学院的一个研究中心从事企业信息化的研究工作,1998年下半年,我们开始思考研究中心未来的发展,最后我们在老师的建议下成立了慧点科技。

到目前为止,慧点的发展可以划分成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1998年到2000年,属于公司技术与产品的积累期。

慧点科技的基本策略和产品就基本定型在这个阶段;第二个阶段是从2000年到2003年的市场探索期,是用产品和技术拼市场的阶段,这期间形成了一系列的示范用户,积累了口碑,并和IBM建立了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

2002年,我们完成了融资,准备扩张。

但没想到的是,后来突如其来的“非典”,扰乱了公司正常经营的步伐,慧点也遭遇了一段自创业以来最寒冷的冬天。

“非典”过后,我们提出了二次创业,进一步明确了面向中高端客户市场的定位和构建高端管理软件品牌的目标。

2003到2007年是慧点发展的第三个阶段,也是慧点在中高端市场的重点扩张期。

在这个阶段,我们真正确立慧点科技的目标――做中国的高端管理软件,以大型企业集团为重点客户。

从2007年开始,慧点步入第四阶段。

在这个阶段,我们正式提出以GRC这个管理概念统领的各个业务板块会师的目标,并将这个阶段定义为规模化扩张发展与市场地位确立阶段。

GRC能从东方走向世界软件业一直不缺少各种新鲜的概念。

一些软件厂商在不同的年份会推出不同的概念和理念。

当名目繁多的概念把用户弄晕头了时,作为概念提出者的软件厂商也在众多概念中迷失了方向。

慧点科技提出的GRC这个概念,是不是真的可以指引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软件企业的发展方向?刘保华:据我了解,在ERP领域,除了少数巨头外,很多通用的ERP软件厂商现在都活得很艰难。

你也曾经谈过,传统ERP厂商是从按照西方数量管理思想出发的。

而慧点科技是从东方的系统论角度切入的,代表另外一个方向。

请问,GRC为何能代表未来的方向?在慧点科技未来的战略里,GRC占到一个什么样的地位?姜晓丹:我经常用一个比喻,软件行业有点像纺织行业。

纺织行业是一人一台机器码线,软件行业是一人一台机器码代码。

如果你只是做软件,那就相当于卖布的。

管理软件就好比是卖衬衣的。

由于设计的不同,同样的布做出来的衬衣,有300元一件的,也有能卖到3000元一件的。

同样,管理软件是用软件技术传递管理理念。

理念不同,其价值也不同。

西方哲学讲究的是点对点地解决问题,这确实有助于企业的管理层和操作层解决问题,因此SAP从德国走向了全世界。

而东方哲学讲究的是平衡,是系统化地解决问题,更适合决策层和管理层。

GRC的问题是企业上层治理方面的问题,因此从文化角度更有可能从东方走向世界。

应该说,不论是在慧点科技的过去,还是慧点科技的将来,慧点科技的核心客户价值定位都是GRC。

慧点科技的愿景是,中国管理软件推动中国企业走向世界。

潜台词就是,慧点科技要成为世界级管理软件企业。

刘保华:GRC的核心是什么?你为什么认为GRC会对企业信息化发展有核心的帮助。

姜晓丹:谈到如何理解GRC这个理念,我们可以先来看看ERP可以帮助企业解决什么问题。

假设一个ERP的销售经理向你推销ERP产品,可能会这么说:“您的企业规模这么大了,涉及到这么多的人、财、物的管理,您应该引进一个工具,对人、财、物进行综合的计划、监管和管理。

这就是ERP的价值。

”GRC的销售经理会怎么向您推介呢?他会说:“现在您的企业已经变成一个集团化大企业了,您作为集团的决策者,您应该如何防范企业在运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进入世界市场后,您的企业如何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您需要一个IT工具,它能够帮助您对企业运营进行体系化的梳理和管理。

这个工具就是GRC。

”对于企业信息化来说,GRC和ERP都是需要的。

特别是对于发展到了集团化阶段的企业来说,更迫切需要GRC这个管理理念和工具集。

刘保华: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层次看,GRC处在一个什么层级?慧点科技对于GRC产品的规划是什么样子?姜晓丹:我们认为GRC和ERP应当是互补存在、各有侧重的平衡的企业信息系统。

我们可以把企业运营抽象为三层企业模型――决策层、管理层和操作层。

我们通常所说的ERP,是覆盖管理层和操作层的一个信息系统。

它的核心是数据,底层技术是联机事务处理,而GRC则是服务管理层和决策层的系统,它管理的核心是内容,核心技术是流程管理。

粗略地看,我们认为GRC可以分为三大部分,即面向业务执行的办公自动化或业务流程管理、面向业务监控的内控/风控系统以及面向决策和管理的绩效管理。

GRC和ERP共同作用形成企业信息系统。

OA或者慧点科技提出的iOA,是处在管理层和决策层之间的应用。

ERP和iOA共同构成企业的运营过程,我们管它们叫企业运营执行系统;与之对应的是企业运营监控系统及企业运营报告与决策支持系统,这是一个企业信息化的整体模型。

实际上,GRC就是以流程为中心,参与企业运营执行系统,并从中获取信息,然后看业务是否在企业正常轨道上运行,看有没有出轨、超速等状况,然后再形成报告,提交到决策层的上层信息支持系统。

刘保华:这个我赞同。

任何一个企业都要有两个系统,一个是动力系统,一个是刹车系统。

企业管理跟开汽车一样,开快容易翻车,要想开得又快又稳,就必须有一个刹车系统。

看来ERP确实需要GRC来配合。

姜晓丹:可能企业的管理者目前还认识不到风险内控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但是只有风控和内控做好了,领导才可以放心地去处理公司决策问题,不用担心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哪里突然冒出一个问题,要去当救火队员。

帮助中国企业走向世界走向世界,是不少在中国本土市场壮大起来的企业的呼声。

然而我们不禁要问: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真正关键是什么?慧点科技虽然提出“中国管理软件推动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愿景,但是究竟是什么让慧点科技许下如此豪言壮语?它真的可以推动中国企业走向世界吗?刘保华:慧点科技提出,要用中国的管理软件推动中国企业走向世界。

在你看来,在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过程中,GRC 能起到什么重要作用?姜晓丹:企业走向世界的关键,是获得世界市场的认可,特别是资本市场的认可。

企业的治理水平,决定了企业在资本市场上被认可的程度。

同样的情况下,中国企业在国际资本市场,其估值基本上会被打一个8折。

而欧美的企业,根据它自己的治理水平或者它一贯的表现,其估值可能被乘以1.2~1.4。

你想,同样的企业,这个被打8折,另一个却乘1.4,这能产生多大的一个差距啊。

这个数字坚定了我们开拓GRC 市场的信心。

现在,中移动、中海油、华能国际、中国铝业、南方航空、广深铁路等集团型企业都已经是我们的客户。

GRC是每个企业必然面对的管理问题,而且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多元化会变得越发突出;GRC问题的解决或许不一定需要IT手段,但好的软件系统可以帮助你提高效率,引入最佳实践,并通过人(角色)、流程、信息的处理实现工作的常态化甚至自动化。

刘保华:关于国际化,IBM等国际企业也提出过帮助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等类似的口号。

他们的一个说法就是,IBM本身是一个国际化公司,IBM自身的经验可以帮中国企业走向世界。

而慧点科技是一个从本土创业成长起来的企业。

你们如何有信心用中国的管理软件推动中国企业走向世界?姜晓丹:我们之所以敢这么说,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