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战略

浅谈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战略

浅谈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战略
摘要:历史背景,2008年金融危机欧美花巨资救经济,刺激经济短期增长,过后势必出现经济的增长减慢,财政赤字上升的救市代价。

时代背景,目前爆发的主权债务危机只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的自然延伸和逻辑继续,如何把握当前的经济形式是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债务危机环境分析机遇企业战略
(1)环境分析:
美国本就是消费大国,当出现债务危机势必对其消费产生强烈影响,在其消费减少的同时,也会刺激美国国内企业的出口,美国政府会对其国内企业实行“优惠”政策,减免税收,零利率政策,加印钞票,从而刺激美国经济的复苏。

美国的以上政策,也一定会导致人民币升值的持续性。

中国的外向型经济政策主要依赖于出口,所以中美贸易顺差巨大,中国持有的美债越来越多而人民币的升值又导致美元的贬值,所以对中国外汇财政来说,美债实际上是缩水的,另一方面美元的贬值导致我国国际贸易中农产品和原材料的国际市场价格总体上升,中国又受到了输入型通货膨胀的影响。

此次的美债危机对中国经济来说,中国面临着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战略期,机遇期,未来我们在维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基础上,外汇储备应适当多元化,更多的配套实体经济,通过分散性投资,灵活应对发达国家的“量化宽松”政策可能带来的风险。

(2)企业战略
美国是商品消费大国,在此次的金融危机期间,商品消费或将减少,所以中国企业应在保持对外投资的基础上,着眼于国内市场的潜力人民币升值和政府扩大消费的双重作用,为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了一个良好契机,使中国人的消费观念与国际接轨,所以企业在重视出口的同时也重视内需和国内消费,这样企业在抢占国内市场的同时又保证了对外的出口,增加了国际竞争力。

当政府所持有的大量美债,因为美元贬值而财务缩水的情况下,企业应将目光转向海外,政府或许会用美债在美国进行投资,企业在美国投资,一方面有政府的支持,另一方由于国外对本国的“优惠”政策,使企业所需的成本并不高于国内。

这样做不仅增加了企业规模,降低了国际运输成本,同时打开了国际市场,可以创造中国品牌,进而走向世界。

中国的货币政策在应对国外的“量化宽松”政策时,一定会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会提高国内的经济水平,这些钱政府会进行有针对性的投资,在扶持和保护三农及原材料开采企业的同时会有一部分应用于高新技术的创新与研发,企业在这时同样应提高自身的核心技术,及核心竞争力,保证自身的企业优势,提高企业技术革新,以削减人力成本、物资消耗,从而降低成本,扩大企业优势。

企业在境外投资,同样不能忽视国外的法律制度、合同规则、风俗习惯等各方面因素。

加强对国外法律法规的认识了解,真正做到理解国外的法律和运用国外法律,保护自身企业的利益。

例如:近期美
国企业针对中国光伏企业的双反调查,不仅损害中国光伏在国外的利益、形象及发展,同时延长了中国光伏企业走向世界的进程和地位。

(3)总结
欧美走出债务危机的持续时间保守估计在2-3年,在这三年间,中国企业应做到:
①在维持或稍微削减对外出口的同时,抓住国内市场使企业变
大变强。

②大胆对国外进行投资建厂,搞生产,为后危机时期,企业的
规模扩大,竞争力增强做准备。

③创新、研发自身核心技术能力,降低成本增强竞争优势。

④了解熟悉国外法律法规,合同制度,为中国企业走向世界市
场铺平道路。

参考文献:盛利《首席财务官》杂志,2011-09-22
《中外管理》杂志,2011-0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