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
发展的过程;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
德教育的主渠道。
课堂学习是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学效果如何,主要
取决于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
怎样才能较好地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呢?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就是要想办法让学生觉得数学其实并不难。
我认为应该从学生已有的生活
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自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
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因此,我们要充分注意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从实际出发,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
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思考,教会学生探索,使学生真正成为
学习的主人。
具体怎样设计数学课堂教学才能使得教学效果更好呢?
一、要有正确的教学目标
1、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活动、情感传递活动以及思维活动都
是数学活动中的关键,是数学活动的核心。
因此,数学教学的本质是数学活动的教学,也可
以说是数学思维的教学。
2、课堂教学目的是提高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教学生学好、学懂、学会,最终是要
教学生怎样自学、会学。
3、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是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数学教学中不能只是让学生记住概念、定理、公式等,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教学让学生理解概
念的内涵和外延。
二、创设生活化情境,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某些学生不想学数学或讨厌学数学,是因为他们觉得数学枯燥乏味,认为学习数学就是把那
些公式、定理、法则和解题规律记熟,然后反反复复地做题。
而新教材则更多的强调学生用
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
的实际问题。
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如“地砖的铺设”、“图标的收集”、“打折销售”等,以丰
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无处不在、生活中处处
有数学。
要通过学生所了解、熟悉的社会实际问题,为学生创设生动活泼的探究知识的情境,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人
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兴趣的功效之一就是能对正在进行的活动起到
推动作用。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觉性是构成学习动机的重要成份,无疑,数学课堂教学应积
极激发学生对学习的需要和兴趣。
三、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率
数学课堂教学一般有复习、引入、传授、反馈、深化、小结、作业布置等过程,如何恰当地
把各部分在时间上进行搭配与排列,设计合理的课堂教学层次,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是上好
一节数学课最重要的因素。
设计课堂层次时,必须重视认知过程的完整性。
由于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要努力做到使教学层次的展开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方面的
活动协调和谐。
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当学生初步获取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后,应安排动脑动手
独立思考与练习,教师及时捕捉反馈信息,并有意识地让他们产生“撞击”与“交流”。
这样,
同学们对某一概念的理解,对某一例题的推演,就会有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并由认
识到实践的过程,从而对知识的领会加深,能力也得到发展。
四、要关注个体差异,促使人人发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
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数学教育要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既要为所有学生打好共同基础,也要注意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面对同一个班的学生智力、思维能力存在的差异,在教学中就不能只采用单一的教学模式,而是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根据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的原则,兼顾学习有困难和学有余力的学生。
选讲例题、布置作业
应适当,也就是基础好的可以少做基础题,基础差的应该适当多做些题型,让成绩好的带动
部分能力较差的,从而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教材设计了不少如“思考“、“探索”、“讨论”、“试一试”、“做一做”等问题,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成员的安排上把优、中、差各种知识水平的学生合理搭配,以优等生的思维方式来启迪差生。
对于数学成绩较好的学生,教师也可以另外选择一些较灵
活的问题让他们去思考、探究,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数学成绩。
五、要努力钻研教材,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俗话说:“要给人一口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
”说明要教给学生系统的知识,教师自身首先
要具备较高的业务水平。
只有准确地把握教材的科学性、系统性、逻辑性,才能及时地面对
学生的各种问题随机应变;也只有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对学生的思维才能巧妙地启发、准确地点拨、及时地引导,解开学生在学习中的疑团。
久而久之,一方面提高了教师自身的
业务水平,同时也自然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
总之,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要提高中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必须树立教师
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辩证观点,形成热烈的学习气氛,凭借数学思维性强、灵活性强、运
用性强的特点,精心设计教案,摆正讲与练的关系,变被动为主动,变学会为会学。
这样就
一定能达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