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概论》教学大纲大纲说明课程代码:3025059总课时:48学时总学分:3学分课程类别:必修课适应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预修要求: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任务本课程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国际金融专业的学科基础课。
课程以世界经济的形成、发展和运行及运行中的国际经济关系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社会生产力和世界经济的形成与发展、世界经济运行中的国际贸易关系、国际金融关系、国际投资关系:研究世界经济发展中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研究世界经济发展中不同类型国家经济发展模式,尤其是要研究世界经济与中国经济的发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世界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世界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并能够从世界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出发,分析世界经济生活中出现的实际问题。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本课程采用课堂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提高教学质量。
要求学生做作业、撰写论文。
考试形式将采用闭卷或开卷的方式。
三、大纲的使用说明:本课程建议学时为48学时。
如遇计划课时增减,或使用不同教材,教学容可作适当调整。
大纲正文第一章社会生产力与世界经济的形成与发展学时:6学时本章阐述本章介绍了三次科技革命的含义及其特点,着重阐述了科学、技术、生产力之间相互促进的辨证关系,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不断融合,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本章讲授要点:三次科技革命的含义及其特点、科学技术对社会生产力及其对世界经济影响。
重点:科学、技术、生产力之间相互促进的辨证关系。
世界经济的形成和发展历程,与生产力的历史性进步不可分离。
难点:科学、技术、生产力之间相互促进的辨证关系第一节第一次科技革命和世界经济的萌芽一、第一次科技革命的含义及其特点二、第一次科技革命创造了巨大社会生产力三、世界经济的萌芽第二节第二次科技革命和世界经济的形成一、第二次科技革命概述二、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特点三、世界经济的最终形成第三节社会生产力与世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一、第三次科技革命及其成因二、科技革命的趋向和规律三、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基本概念科技革命第一次科技革命第二次科技命第三次科技革命科技进步指数增长规律先导产业更替周期加速规律产业结构软化产业结构含式软化产业结构外延式软化思考题1.简述第一次科技革命及其特点及其对世界经济萌芽出现的作用。
2.简述第二次科技革命及其特点及其对世界经济最终形成的作用3.简述第三次科技革命及其产生的原因及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4,与前两次科技革命相比,第三次科技革命有哪些新特点?5.当代科技进步有哪些新的趋向?6.与战前相比,战后竞争具有哪些新的特点?7.简述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加速科技进步的基本形式。
8.试述产业结构软化及其经济影响。
第二章社会生产力与世界经济运行的周期波动学时4学时本章阐述经济危机周期爆发的根源和经济周期的若干阶段,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周期和经济危机的特点及其原因,经济周期长波理论。
本章讲授要点:周期和经济危机及其阶段、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周期和经济危机的特点及其原因,经济周期长波理论重点: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新特点,长波理论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周期。
难点:经济周期长波理论。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再生产周期理论一、经济危机周期爆发的根源二、资本主义经济周期的若干阶段三、生产下降不一定就是周期性经济危机第二节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周期和经济危机的特点及其原因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性经济危机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特点及其原因第三节新经济和经济周期一、美国经济已进入“新经济”时代二、美国“新经济”新在何处第四节长波理论与资本主义经济周期一、现代长波技术论流派二、经济机制部调节长波论流派三、非经济原因长波论流派基本概念中间性经济危机周期性经济危机熊彼特的经济周期长波论思考题1.简述中间性经济危机和周期性经济危机的联系和区别。
2.简述马克思主义再生产周期理论的主要容。
3.试述战后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特点。
4.简述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期间物价不跌反升的原因。
5.现在世界上很多经济学家认为,20世纪90年代美国进入了“新经济”时代,你认为美国新经济“新”在何处?6.简述熊彼特“创新”理论的主要容。
7.试述经济周期长波理论的主要容。
第三章制约社会生产力增长的因素和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学时:4学时本章阐述本章首先介绍世界经济增长极限论的思想渊源和经济增长极限论的主要观点,分析制约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因素,世界人口、人力资源与态环境多角度阐述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
本章讲授要点:制约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因素,世界人口与人力资源,世界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重点:制约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因素,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难点:经济增长极限论第一节世界经济增长极限一、世界经济增长极限论的思想渊源二、经济增长极限论第二节制约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因素一、世界人口与人力资源二、世界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第三节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一、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二、可持续发展与人口问题三、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四、知识经济时代的可持续发展基本概念人力资源知识产品知识经济思考题1.简述麦多斯经济增长有限论的主要观点。
2.简述希尔斯经济增长有限论的主要论点。
3.请你谈谈世界人口、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与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相互关系的看法。
4.简述制约社会生产力增长的因素。
5.试述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容。
第四章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学时:2学时本章阐述国际分工的与发展阶段,影响国际分工发展的因素,国际分工的形式。
国际分工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当代世界市场的发展。
重点:影响国际分工发展的因素,影响国际分工发展的因素。
难点:影响国际分工发展的因素。
第一节国际分工一、国际分工的一般定义与发展阶段二、影响国际分工发展的因素三、国际分工的形式四、国际分工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第二节世界市场一、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二、当代世界市场的发展基本概念国际分工垂直型国际分工水平型国际分工世界市场思考题1.简述影响国际分工发展的主要因素。
2.简述当代国际分工的基本形式。
3.简述国际分工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4.谈谈你对当代世界市场发展新特点的看法第五章国际贸易关系学时:4学时本章阐述本章重点掌握国际贸易国际贸易的若干理论:绝对优势说、相对优势说、保护贸易理论、资源禀赋说和超保护贸易说。
了解不同类型国家的贸易关系。
掌握关贸总协定与世界贸易组织的相关知识。
重点:关贸总协定与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贸易国际贸易的若干理论难点:资源禀赋说。
第一节国际贸易的若干理论一、绝对成本说二、相对成本说三、保护贸易理论四、资源禀赋说五、超保护贸易说第二节不同类型国家的贸易关系一、发达国家经济关系的演变二、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关系第三节关贸总协定与世界贸易组织一、关贸总协定概述二、世界贸易组织三、关贸总协定、世贸组织与中国(一)“复关”谈判的过程(二)“入世”谈判的过程(三)中国需要世贸组织,世贸组织需要中国基本概念:国际贸易;保护贸易政策;自由贸易政策;新贸易保护主义;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思考题:1、试述资源禀赋说。
2、试述超保护贸易说3、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关系4、乌拉圭回合谈判的成果。
5、试述WTO的基本法律规则。
6、与GATT相比,WTO有哪些新特点?第六章国际金融关系 2学时本章阐述本章重点研究国际金本位制的特点和作用;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容、评价;牙买加体系的主要容;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特点。
本章讲授要点:重点:金本位制的特点和作用;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容、评价;牙买加体系难点: 布雷顿森林体系第一节国际金本位制一、国际金本位制的形成二、国际金本位制的特点和作用三、国际金本位制度的缺陷四、国际金本位制的解体第二节布雷顿森林体系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容三、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评价四、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第三节牙买加体系一、《牙买加协定》的主要容二、对牙买加体系的评价基本概念:国际货币体系;金本位;金块本位;金汇兑本位制;特别提款权;特里芬难题;浮动汇率制;管理浮动汇率制。
思考题1、简述国际金本位制的特点。
2、简述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容。
3、请对布雷顿森林体系做出评价。
4、简述牙买加协定的主要容。
5、牙买加协定的特点及其双重作用。
第七章国际投资关系学时: 2学时本章阐述国际投资的概念、国际投资方式、国际投资的发展。
国际直接投资的形式、影响直接投资的基本因素与动因理论和国际直接投资的作用与影响。
最后阐述了直接投资的迅速发展促成了跨国公司的产生和发展,而跨国公司的飞速发展又带动了直接投资的不断扩大。
重点:国际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国际直接投资的形式、影响直接投资的基本因素难点:国际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
第一节国际投资关系概述一、国际投资的概念二、国际投资方式三、国际投资的发展第二节国际直接投资一、国际直接投资的形式二、影响直接投资的基本因素三、国际直接投资的动因理论四、国际直接投资的作用与影响第三节跨国公司一、跨国公司的概念二、跨国公司国外投资的参与形式基本概念:跨国公司;国际直接投资。
思考题1、简述跨国公司国外投资的参与形式。
2、分析跨国公司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3、国际直接投资的形式第八章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学时:4学时本章阐述经济全球化的涵义、发展、基本成因及其作用;经济全球化的不平衡、分散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含义、成因、形式与作用;世界三大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与发展。
本章讲授要点:经济全球化的涵义、发展、动因及其作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含义、成因、形式与作用:重点:世界三大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与发展难点: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成因第一节经济全球化一、经济全球化的涵义二、经济全球化的形成及其表现三、经济全球化的基本成因四、经济全球化的特征五、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第二节区域经济一体化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含义与成因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式三、世界三大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与发展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第三节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系一、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联系二、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区别基本概念经济全球化生产全球化经济一体化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同盟EFTA.北美自由贸易区 APEC思考题1.概述金融全球化的主要特征。
2.简述经济全球化的基本成因及其影响。
3.试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客观基础和经济影响。
4.简述欧共体(现为欧盟)的共同农业政策。
5. 简述建立欧洲单一货币的时间表和步骤。
6.试述欧洲货币一体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7.试述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联系和区别第九章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世界性问题学时:4学时本章阐述债务危机的定义及衡量,债务危机的爆发及其原因,债务危机的影响及解决方案、全球,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和、经济的自由化和保护主义重点:全球,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经济的自由化和保护主义难点: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第一节债务危机一、债务危机的定义及衡量二、债务危机的爆发及其原因三、债务危机的影响及解决方案第二节全球通货问题一、通货膨胀二、通货紧缩第三节经济的自由化和保护主义一、贸易自由主义和保护主义二、金融的自由主义和金融压制基本概念债务危机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狭义货币广义货币准货币法定准备金超额准备金克鲁格曼的战略贸易理论保护幼稚产业论思考题1.简述20世纪80年代债务危机爆发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