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1、编制说明 (2)2、工程概况 (2)3、场地处理施工方案分析 (2)3.1单点夯击能试验 (3)3.2地基加固后土体物理性指标 (4)3.3大面积地基加固方案技术措施 (4)3.3.1强夯工艺流程 (4)3.3.2机具及施工材料要求 (4)3.3.3井点降水施工 (5)3.3.4强夯施工技术措施 (7)3.3.5强夯施工 (8)4、工程质量标准 (10)5、工期计划、机械配备及人员计划安排 (10)6、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1)7、安全生产施工措施 (13)8、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 (16)附图一: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图 (18)附图二:项目管理组织机构 (19)附图三:HSE管理机构 (20)1.编制说明1.1编制依据及执行的标准、规范1.1.1江苏省吕四海洋经济开发区道路地基处理设计图纸1.1.2江苏省吕四海洋经济开发区地基处理招标文件1.1.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1.1.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1.1.5《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1.1.6《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1.1.7《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1.1.8《质量管理体系文件》(陕西建工集团机械施工有限公司)2.工程概况:2.1.工程位置江苏省吕四海洋经济开发区位于江苏省启东市石化产业园区,工程总面积为28.33万平方米,其中经九路约60000平方米,纬九路约50000平方米,经八路约40000平方米,如意大道延伸段约133300平方米。
2.2.地基处理设计方案地基处理设计工艺包括:强排水+强夯。
强夯工艺拟采用两遍点夯一遍普夯,每遍点夯夯能1500KJ,夯锤底面积按4.0~4.5m2计,夯点间距3.5*7m,夯点布置为梅花形布点,每遍夯点击数暂定为3-5击,且最后一遍最后两击平均贯入量小于10cm。
普夯夯能为1000KJ,普夯一遍,搭接夯,标准为二击点夯,间距为点间互压1/3锤径。
强夯时采用井点降水,降低地下水位。
井点降水可采用真空泵强排水,立管深度、井点间距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布置,强夯点夯施工过程中要求降低地下水位不小于2米。
3.场地处理施工方案分析该处理场地上覆约1米厚的吹填沙,下层为淤泥质粉土,透水性较差。
鉴于上下层情况,在强夯施工前沿道路两侧开挖纵向排水明沟,深度大于1.5米。
井点降水时井点管内贯中粗沙,保证良好的透水性,延长降水时间。
强夯试验工艺参数一览表3.1单点夯击试验为了确定合适的强夯施工工艺参数,大面积强夯施工前在选定区域进行单点夯击试验。
试验要求采用最佳的夯击能量、夯击击数保证夯坑四周不隆起,夯坑内不出现积水,达到最优含水量下的最优压实功。
单点夯击能试验示意图3.1.1在施工区域内选取位置按设计的夯击能进行单点夯击试验。
3.1.2夯机就位,夯锤中心对准夯点位置。
3.1.3每击夯沉量及周围土体隆起情况的观测。
3.1.3.1夯前测各组测桩及夯锤顶平面的标高。
3.1.3.2随后每夯一击均观测各组测桩及夯锤顶平面的标高,单点夯时夯击数在3~5击左右。
3.1.3.3根据观测数据计算每一击的夯沉量。
3.1.3.4根据观测数据进行数理统计作出曲线图形并且分析,作为确定合适的夯击能及击数的参考。
3.1.3.5根据观测数据及设计相关要求确定停锤标准。
根据单点夯试验结果由业主、监理、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共同商讨确定最终大面积强夯时各区的具体夯点布置、夯击能、单点夯击数、最后夯击沉降量控制等施工参数,以及结合现场回填土厚度情况拟定有效的技术应对措施。
3.2地基加固后土体物理性指标地基加固后各区域地基的土体物理性指标(有效加固范围内)3.3大面积地基加固方案技术措施:3.3.1强夯工艺流程交工验收3.3.2机具及施工材料的要求3.3.2.1夯锤选用圆型带气孔的夯锤,锤重为12T-17T,夯锤直径为2.3~2.4m;3.3.2.2强夯机械采用YTQH300 、YTQH400、ZL300型起重式强夯机;3.3.3降水施工工艺流程安装、井点管装配成形→插管位置及水位观测管→成孔、排管、插管→铺总管→孔口封密→连接试抽→确定原始水位、开机。
3.3.3.2降水参数:井点降水施工参数的计算原理为基坑降水原理,详见陕西省科技查新“动力强排水固结土体施工”工法(工法号SXSJGF2009-032)。
井点降水原理图型:大面积满布管降水原理图井点降水计算验算①降水深度:根据规范要求强夯时水位位于砂面下2.0m②井点管插设深度的确定:由地质资料主要根据吹填砂厚度确定,最深约为4.5m故:L=3.0+1.2(滤管深度)=4.2m ③总涌水量的确定:含水层厚度(H):4.5-0.3=4.2m;降水深度(S):S=2mF=6.68m(因本工程面积较大,故按基坑环型降水方法考假想半径:X0 = π/虑取长宽最大比为5,20m为强夯机械旋转半径15m+井点管在施工过程中的保护距离)3.7⨯=11.04m抽水半径:R0=1.95S HK=1.95×1.73④基坑总涌水量计算:Q=1.366K(2H0-S)S/㏒R-㏒X0=312.23m3/d⑤井点管数量及间距单井点管出水量:q=65×3.14×d×l.2×K=65×3.14×0.032×1.2×3=13.57 m3/d井点管数量:n=1.1×Q/q=25.3根降水施工工艺方法井点降水施工工艺流程3.3.3.3.1井管设备:利用射流泵轻型井点系统,进行浅层降水。
3.3.3.3.2本工程在降水管插管前采取高压水冲成孔,成孔深度即为井点管插管深度。
立管下段约1.2米位置称滤管先钻数孔后,用纱布双层包裹起隔砂渗水的作用。
插管,成孔结束后立即插管,并注意保护好滤膜。
同时掩埋成孔的孔洞。
降水至地面2.0m以下,方可进行强夯。
3.3.3.3.3为保证降水效果,抽出的水均排放到指定地点。
3.3.3.3.4施工区内布置水位观测孔,孔深2.5m,以便观察水位情况。
水位观测按每1600平方米一根。
每天对地下水位变化情况进行观测,以确定降水时间,一般连续降水3~7天。
当地下水位降至原砂面2.0m以下,进行第一遍强夯施工。
为加强强夯效果、确保工程质量,在强夯施工过程中,外围封管真空降水管继续进行真空降水。
强夯工艺采用3遍强夯,每遍之间间隙时间根据试验确定。
第二遍强夯施工完成,拔去真空降水管,进行场地平整。
3.3.3.3.5强夯施工过程中,降水施工在满夯前不间断,保证整个施工。
3.3.3.3.6降水施工注意事项①井点的管路系统应密封,严防漏气。
②在施工过程中注意横管漏水,对水位严格测量达到要求后再进行强夯。
③降水施工运转中,发现井管失效,立即采取措施使其恢复,如不能恢复的重新设置新的井管。
④注意对周围建筑物、构筑物、路基的观测,防止大面积、长时间降水引起不均匀沉降。
3.3.4强夯施工技术措施3.3.4.1强夯施工过程中对场区管沟位置加强控制,对于出现异常情况的及时和业主、设计院联系采取相应的方案进行地基加固。
3.3.4.2强夯夯坑推平后再进行第二遍点夯,对场区内区进行加长时间降水,保证设备安全及强夯加固效果。
3.3.4.3查看勘察资料结合现场地理位置条件进行强夯,对出现异常的及时和业主、设计联系,调整施工参数编制有针对性的施工方案。
3.3.4.4强夯施工过程中对达不到停锤标准的,采取在夯坑内推填砂子继续强夯,待表层达到一定强度后再进行第二遍夯击。
3.3.4.5道路两端与大堤或现有道路接壤处,为保证原有构筑物不受强夯施工影响,该区域18米范围采用夯能1000KJ,每点5~8击。
3.3.5.1根据夯点布置图施放第一遍夯点位置;根据设计单击能及锤重确定落锤的有效高度,根据此高度设置自动脱钩系统。
3.3.5.2夯机就位,夯锤对准夯点位置,测量夯前锤顶标高及场地标高,并做好记录。
3.3.5.3将夯锤起吊到预定高度,待夯锤脱钩自由下落,夯入地面后,再测量夯锤顶标高,计算出第一击夯沉量,并做好原始记录。
3.3.5.4重复以上步骤,按强夯设计要求的夯击击数及控制标准完成一个夯坑的点夯施工,同样完成第一遍点夯。
3.3.5.5待间隙时间到后,推平夯坑,再进行第二遍点夯。
每次点夯完成后测量夯后地面标高。
3.3.5.6强夯时应注意:雨天不能进行施工;雨后要及时排水并适当凉干后继续施工;夯沉量过大时应调整施工。
3.3.5.7不利情况下的工程预案地基处理期间,根据以往经验,雨季的质量保证措施主要是:a、每天收听天气预报,遇降雨天气,随时增加开挖排水沟,及时排水;b、合理控制“降水与强夯”间隔时间。
c、降水达到要求便立即强夯。
由于本工程离海较近,编制预防台风预案以避免影响正常施工。
3.3.5.8强夯工艺流程图3.3.5.9夯击过程的监测和夯后检测监测和检测工程量一览表施工监测过程中我单位无能力完成的项目,可以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并经甲方、监理认可进行过程跟踪测量,并对测量数据上报负责。
试验在工程结束后7天进行,检测工作由经过业主及监理负责,我方积极配合。
4.工程质量标准本工程质量标准:合格地基经处理加固后检测点数量要求:①载荷板检测1m×1m(每万m2 为1组),若对质量有疑问应当增加数量;②静力触探每千m2 为1个点,触探深度为8m;③贯入实验(每2万m2 打4处)。
5、工期计划、机械配备及人员计划安排5.1计划工期总工期60计划完成, 2012年5月01日开工。
5.1.1工期保证措施根据我公司完成类似工程的经验和结合本公司的企业生产水平,完成本工程计划安排11台强夯机械施工可以到达甲方预期目标。
但是为防止施工期间出现一些不可预见的问题诸如:周围群众干扰、地质条件出现异常、机械设备完好率较差等问题的出现我公司也制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的前提下按期完成工程任务。
另外保证总工期的同时我们也保证业主提出的节点工期。
5.1.1.1项目部设生产副经理岗位,按照公司HSE管理体系建立质量策划、质量目标并对其分解,制订出详细的施工组织计划,使目标按期完成。
5.1.1.2项目部实行每日例会工作制度,对当天工程质量、安全、完成情况小结,对未按目标完成的任务找出原因,并采取措施及时纠正。
并积极主动的协调出题。
和业主、监理及时沟通。
5.1.1.3项目部积极配合公司人力资源部、安全生产部、技术质量部工作,使机关办公室随时掌握施工现场的动态情况,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
5.1.1.4 严格执行公司管理制度按期上报质量月报、安全、生产月报,并按时参加公司的月生产例会,回报工地情况请求公司从人力、物力、财力积极配合施工现场的生产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