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综合
2、制图综合引起的误差包括: ① 描绘误差(数字化跟踪时产生的误差) 依赖于作业员的技术素养和认真程度。 ② 移位误差 a、当符号发生争位矛盾时的移位 b、为了强调某种特征而产生的移位 ③ 由形状概括引起的误差 a、长度变化 b、方向变化 c、轮廓形状概括的基本规律 1、舍去小于规定尺寸的弯曲,夸大特征弯曲, 保持图形的基本特征。 2、保持各线段上的曲折系数和单位长度上的 弯曲个数的对比。 3、保持弯曲图形的类型特征。 4、保持制图对象的结构对比。 5、保持面状物体的面积平衡。
五、制图综合对地图精度的影响 1、地图上的图形是有误差的,误差的来源: ① 资料图的误差; ② 展绘地图数学基础的误差(使用的仪器和 制图工艺); ③ 转绘地图内容的误差; ④ 制图综合产生的误差; ⑤ 地图复制造成的误差(印刷工艺)。
一、选取——选取分为类别选取和级别选取 选取——选取分为类别选取和级别选取 类别选取受地图用途的约制, 类别选取受地图用途的约制 , 是地图内容设计 的任务; 级别选取:用资格法和定额法拟定出确定的选 取标准。 取标准。 1、 资格法 资格法是按照一定的数量或质量标志作为选取的 标准。 标准。 优点:资格法标准明确,简单易行, 优点:资格法标准明确,简单易行,在编图生产中 得到广泛的应用。 得到广泛的应用。 缺点:①一个标志常常不能全面衡量出物体的重要 程度;
二、概括 1、 形状概括
形状概括就是去掉复杂轮廓形状中的某 些不重要的碎部,保留或适当夸大其重要特征, 些不重要的碎部,保留或适当夸大其重要特征, 使制图对象的轮廓更明晰。 使制图对象的轮廓更明晰。 制图物体的形状概括通过删除、合并、 制图物体的形状概括通过删除、合并、夸 大来实现。 大来实现。
①删除:制图物体图形中的某些碎部,在比例 尺缩小后无法清晰表示时应予以删除。
根据用途的不同,地图的综合程度有很大的差别。
• 二、地图比例尺
1、地图比例尺影响地图的制图综合程度 2、地图比例尺影响地图制图综合的方向 3、地图比例尺影响制图对象的表示方法
• 三、景观条件
同样的制图对象在不同的景观条件下具有 不同的价值。 景观条件有时还决定着使用的制图综合原 则。
四、图解限制 地图运用基本图形要素的能力受到物理因 素、生理因素、心理因素三个方面的影响。 这种影响的结果,决定了地图上采用的图 形尺寸、规格、色彩的亮度差以及地图的适宜 容量。 五、数据质量 指的是制图资料对制图综合的影响。
四、地图符号矩阵
地图符号的编码,不仅是建立数据库时所 必需的,也可以用来确定该符号所代表的物体 的重要性。
01010302
亚类 要素的大类 图式中有编号的符号 符号的重要性基本可以通过编码反映出来, 遵守数值小的表示比较重要的原则。 同一符号中的细目
第三节 影响制图综合的基本因素 • 一、地图用途
三、为了达到制图综合的目的需要作的两 种基本处理:选取和概括
1、 选取 a 、 含义:选取又称为取舍, 指选择那些对 含义:选取又称为取舍 , 制图目的有用的信息,把它们保留在地图上, 制图目的有用的信息,把它们保留在地图上,不 需要的信息则被舍弃。 需要的信息则被舍弃。选取分为类别选取和级别 选取。 选取。 b 、 类别选取:可以是整类信息被舍弃, 如 类别选取:可以是整类信息被舍弃 , 一般旅游地图中舍弃了等高线。 一般旅游地图中舍弃了等高线。 c 、 级别选取:舍弃的是某种级别信息, 如 级别选取:舍弃的是某种级别信息 , 小支流,次要的居民地等。 小支流,次要的居民地等。
二、制图综合的目的: 制图的基本目的是以缩小的图形来 显示客观世界。 显示客观世界。 制图综合的目的是突出制图对象的 类型特征, 抽象出基本规律, 类型特征 , 抽象出基本规律 , 更好地运 用地图图形向读者传递信息, 用地图图形向读者传递信息 , 并可以延 长地图的时效性, 长地图的时效性 , 避免地图很快的失去 作用。 作用。
2、 概括 a 、 含义:指的是对制图物体的形状 、 数量 含义:指的是对制图物体的形状、 和质量特征进行化简。 和质量特征进行化简。分为如下三类: b 、 形状概括:去掉复杂轮廓形状中的某些 碎部,保留或夸大重要特征。 碎部,保留或夸大重要特征。 c 、 数量特征概括:是引起信息数量标志发 生变化的概括。 生变化的概括。 d 、 质量特征概括:表现为制图表象分类分 级的减少。 级的减少。
3、质量特征的概括
质量概括的结果,表现为制图物体间质量 差别的减少,以概括的分类分级代替详细的分类 分级。
三、定位优先级
地图比例尺越小,地图上的符号发生占位性矛盾 越突出,通常采用舍弃、移位、压盖三中手段来 处理。 定位优先级的定义: 地图上的符号:点、线、面;从定位的角度来看 只有点和线两类。 1、点状符号优先次序如下: ① 有坐标位置的点:控制点、界碑 ② 有固定位置的点:独立地物、居民地 ③ 只具有相对位置的点:路标、水位点 ④ 定位于区域范围的点:植被符号 ⑤ 阵列符号:单个符号没有位置概念,只有排 列的要求。
3、 选取和概括的区别与顺序 选取是整体性的去掉某类或某级信息, 选取是整体性的去掉某类或某级信息,概 括则是去掉或夸大制图对象的某些碎部及类别、 括则是去掉或夸大制图对象的某些碎部及类别、 级别的合并。 级别的合并。 顺序是在完成了选择后再对选取了的信息 进行概括处理。 进行概括处理。
第二节
制图综合的方法
2、 数量特征的概括
制图物体的数量特征指的是物体的长度、 制图物体的数量特征指的是物体的长度 、 面积、高度、深度、坡度、 面积、高度、深度、坡度、密度等可以用数量表 达的标志的特征。 达的标志的特征。 数量特征的概括是隐含在选取和形状概括 之中的结果, 之中的结果,并不需要制图者采取任何的综合动 作。
缺点: ②按同一个资格进行选取无法预计选 取后的地图容量,当然也就很难控制各地区间 的对比关系。 为了弥补资格法的不足,在不同的区域确 定不同的选取标准或对选取标准规定一个活动 的范围; 为克服自身缺点,还需要用定额法作为补 充或配合使用。 2、定额法 定额法是规定出单位面积内应选取的制图 物体的数量。 制图物体的选取定额是由地图载负量确定 的。 定额法的缺点:它无法保证在不同地区保 留相同的质量资格。
内容提要
制图综合的基本含义 制图综合的方法 影响制图综合的基本因素 制图综合的基本规律
第一节
制图综合的基本含义
一、 为什么要进行制图综合? 什么要进行制图综合? 制图的基本目的是以缩小的图形来显示客 观世界, 观世界,如果只是把地面上所有物体依照间 距、宽度、长度都同等比例地缩小,就会显 宽度、长度都同等比例地缩小, 得很混乱,拥挤不堪,主次不分, 得很混乱,拥挤不堪,主次不分,我们需要 表达的地理现象的特性和分布规律就表现不 出来。 出来。所以为了达到在地图上能看到清晰的 图形, 图形,并且能反映地理现象的特性和分布规 律,就需要进行制图综合。 就需要进行制图综合。
面积载负量:指地图上所有符号和注记的面积与 图幅总面积之比。 数值载负量:单位面积里地图符号和注记的个数。 极限载负量:地图可能达到的最高容量。 适宜载负量:根据地图的用途、比例尺和景观条 件确定地图的适当载负量。
三、制图物体选取基本规律 正确的选取结果应符合这样一些基本规律: 正确的选取结果应符合这样一些基本规律: 1、制图物体的密度愈大,其选取标准愈低,但 被舍弃目标的绝对数量也愈大。 2、选取遵守从主要到次要、从大到小的顺序, 在任何情况下舍去的都应是较小的、次要的目标, 而把大的、重要的保留在图上,使地图保持基本面 貌。 3、物体密度系数损失的绝对值和相对量都应从 高密度区向低密度区逐渐减少,即选取后的密度曲 线与原始的密度曲线间是一个漏斗的形状。 4、在保持各密度区之间具有最小的辨认系数的前 提下保持各地区间的密度对比关系。
2、线状符号优先次序如下: ① 具有固定位置的线:铁路、公路、河流 发生矛盾时,根据其固定程度确定移位次序, 如河流与道路并行时,要移动道路。 ② 表达三维特征的线:各类等值线(等高线、 等深线) ③ 具有相对位置的线:境界、地类界 ④ 面状符号的边界线:主要指那些面积不大的 面状物体的边界,如小湖泊的岸线 ⑤ 组成某种网线图形的线:如大面积湖泊、 水库中的表达面域的规则排列的图案。 3、编图时点状符号也会与线状符号发生矛盾, 要用符号矩阵来判断。
第四节 制图综合的基本规律
地图经过漫长的演变和发展,对它的规格和是 非标准已经形成了一些约定的规则。 一、图形最小尺寸 地图上的基本图形包括线划、几何图形、 轮廓图形和弯曲等。 基本图形应当达到的最小尺寸,书上列举 的一些例子可为制图综合尺寸提供基本参考。 二、地图载负量—— 二、地图载负量——衡量地图上内容多少的标志 1、地图载负量:也称为地图的容量,一般理 解为地图图廓内符号和注记的数量。
②合并:随着地图比例尺的缩小,制图物体的 合并:随着地图比例尺的缩小, 图形及其间隔小到不能详细区分时, 图形及其间隔小到不能详细区分时,可以采用 合并同类物体细部的方法, 合并同类物体细部的方法,来反映制图物体的 主要特征。 主要特征。
③夸大:为了显示和强调制图物体的形状特征, 需要夸大一些本来按比例应当删除的碎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