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制图综合的基本方法

制图综合的基本方法


1
22
1
23
制图综合的基本方法
4.按地物等级选取 将制图物体按照某些标志分成等级,然后按等级的
高低进行选取。划分地物等级时必须考虑到影响物体重
要性的多种标志,即全面评价制图物体。
1
24
制图综合的基本方法
(三)选取方法的组合形式 1.定额指标和分界尺度组合的选取
(1)先计算选取定额指标,后按地物分界尺度选取
1
6
制图综合的基本方法
4)按线性地图分界尺度与实地分界尺度相配合选取 5)按分界尺度选取的方法
按分界尺度“无条件”选取:是指大于或等于分界尺度 的地物全部选取,小于分界尺度的地物全部舍去。 按分界尺度“有条件”选取:是指大于或等于分界尺度 的地物全部选取后,对小于分界尺度的地物,则根据地 图的用途要求和反映制图区域特征的需要,有目的选取 部分小于分界尺度的地物,并按最小尺寸描绘。
1
46
3)位移多少?
1
44
制图综合的基本方法
(二)位移的条件 为了达到在地图上各要素间关系正确,有下列情况之
一者,地物符号必须位移:
1)毗邻地物之间没有必要的最小间隔但又必须放大地 物本身的轮廓。 2)加粗线条,加宽符号。 3)在不破坏毗邻地物图形的情况下必须放大地物本身
的轮廓。
4)由于毗邻地物的移位不允许改变彼此的相对位置。
1
40
制图综合的基本方法
(三)内部结构的化简 内部结构是指制图物体内部或某一具有显著特征的景 观单元内部各组成部分的分布和相互联系的格局。化简内 部结构的基本方法是合并相邻的各组成部分,必要时辅之
以其他化简方法。
1
41
制图综合的基本方法
三、地图内容要素数量和质量特征的概括
1、地图内容要素数量和质量
1
14
制图综合的基本方法
y ax
b
ln y ln a b ln x
令y ln y, a ln a, x ln x
y a bx
a 7.48, b 0.65, R 0.9518
1
15
制图综合的基本方法
查相关强度系数表得:
R 0.01 0.5614
NB = NA · fA / fB ) · (MA / MB )X ( √
x 的选取级,可设为 0, 1, 2, 3
1 21
制图综合的基本方法
3.按地物综合区选取
地物综合区是指将制图区域或图幅范围按物体的分
布密度划分成的小区域,作为选取的基本单元,选取时 在每一个综合区内按统一的定额指标进行选取。
冲沟 干沟
弯曲
制图综合的基本方法
2)按面积地图分界尺度选取 利用地物在图上的面积作为选取地物的尺度标准
1
5
制图综合的基本方法
3)按实地分界尺度选取 以地物的实际高度、长度或宽度作为选取地物的尺度标 准。一般对于不能确定地图分界尺度或利用地图分界尺度不 足以表示其实际意义的地物,采用实地分界尺度。
19 状符号的面积

制图综合的基本方法
地物重要性改正系数D的三种情况
⑴ 很重要:D1 =√MB / MA
⑵ 一 般 : D2 = 1
⑶ 次 要 : D3 =√MA / MB
1
20
制图综合的基本方法
开方根规律的一般公式:
NB = NA · (MA / MB )X √ NB = NA · SA / SB ) · (MA / MB )X ( √
形表示的居民地),则既要化简其外部轮廓,又要化简其
内部结构。
1
31
制图综合的基本方法
(一)形状化简的基本方法
化简制图物体形状的基本方法包括删除、夸大、合并 和分割。
1.删除
就是减少弯曲的数目,使线状物体趋于平滑,面状物 体轮廓清晰。
1
32
制图综合的基本方法
2.夸大
为了显示和强调制图物体形状的某些特征,需要夸大 表示一些按分界尺度应该删除的碎部。如居民地、河流、 岸线、公路、等高线等。
1
33
制图综合的基本方法
3.合并
比例尺缩小后,某些物体的图形面积或间隔小于分界 尺度时,可采用合并同类物体的碎部,以反映制图物体的 主要特征。例如化简城市居民地时,采用舍去次要街道、 合并街区,以反映居民地的主要特征。
1
34
制图综合的基本方法
4.分割 当采用合并方法不能反映图形特征或者会歪曲其图形 特征时,应采用分割的方法。
1
26
制图综合的基本方法
第三步:选取大于分界尺度的全部 地物,记为 N b,在 N b 中减去此数,得 综合区内尚需选取的小于分界尺度的 地物数 N b N b N b。本例中,在1:25 万地形图上,湖泊选取的面积分界尺 度P=1mm2。在资料图上统计后,得到大 于分界尺度的湖泊数 N =95个,同时 b 按上述公式算得 Nb =35个。
29
制图综合的基本方法
2.定额指标和地物等级组合的选取 1)构成综合区,统计制图物体的实地或资料图上的密度值。 2)利用有关公式计算新编图上应选取地物数。
3)按地物等级或总分级值大小逐级选取,直至达到定额指标。
1
30
制图综合的基本方法
二、地图内容要素图形的化简 制图物体的形状包括外部轮廓和内部结构,所以形状 化简包括外部轮廓的化简和内部结构的化简两个方面。形 状化简方法用于线状地物(如单线河、沟渠、岸线、道路、 等高线等),主要是减少弯曲;对于面状地物(如用平面图
指由一种目标的本来的质量概念转换为另一种目标的 质量概念。 3、制图物体的图形等级转换方法 图形等级转换是通过轮廓图形和符号图形的转换来实现 地物质量、数量特征概括。
1 43
制图综合的基本方法
四、位移 (一)位移解决的问题 采用位移方法,必须解决以下问题: 1)哪个位移,哪个不位移? 2)往哪个方向位移?
1
2
制图综合的基本方法
1
3
制图综合的基本方法
1)按线性地图分界尺度选取 利用地物在图上的长度或相邻地物间的距离作为选取 地物的尺度标准
地物名 称 河流 分界尺度 L:长;d:宽;t:深 L=10 d=2 L=3 d=2 L=15 d=2 d=0.5—0.6 T=0.4 说明 选择图上长10mm以上的河流,同时考 虑相邻平行河流之间的间隔,当其小 于2mm时舍去 选择图上长3mm以上的冲沟,并保持 最小间隔不小于2mm 选择图上长15mm以上的干沟,并保持 最小间隔不小于2mm 选取宽0.5-0.6mm和深0.4mm以上的小 1 4 弯曲
R R
1:20万地形图确定居民地选取程度模型为:
y 7.48x
0.65
1
16
制图综合的基本方法
(2)方根模型法
德国地图学家特普费尔 (F.Topfer) 提出的方案:
新编地图所应选取的地物数量与原始地图地物数量 之比符合原始地图与新编地图的比例尺分母之比的平方 根。
NB = NA MA / MB
某两种变量数据,同时统计量测得该要素在某种比例尺
地图上(目标比例尺)的一个对应的选取数
1
12
制图综合的基本方法
下表是四幅1:20万地图范围内量取的20块样品的量
测数据。其中x为实地密度,n为1:20万地图上的居民地选
取个数,y为选取程度
1
13
制图综合的基本方法
数据点绘到坐标纸上,发现y与x的相关关系可用 幂函数来表示
1
35
制图综合的基本方法
(二)外部轮廓形状的化简 1.外部轮廓形状的化简要求 (1)保持弯曲形状或轮廓图形的基本特征
1
36
制图综合的基本方法
(2)保持弯曲特征转折点的精确性
1
37
制图综合的基本方法
(3)保持不同地段弯曲程度的对比
1
38
制图综合的基本方法
2.外部轮廓形状的化简方法
(1)按分界尺度化简形状
制图物体的数量特征指的是物体的长度、面积、深度、坡
度、密度等可以用数量表达的标志的特征。 制图物体的质量特征指的是决定物体性质的特征。 2、质量和数量特征概括的基本方法 等级合并、概念转换、图形转换
1
42
制图综合的基本方法
1、等级合并方法 等级合并是通过合并制图对象的质量、数量等级,实
现质量和数量特征的概括。 2、概念转换方法
1 45
制图综合的基本方法
(三)位移的大隙(0.2mm)较为适宜。 (四)位移的基本要求 1.一般原则是保证重要物体位置准确,移动次要物体 2.特殊情况下,要考虑地区特点、各要素制约关系、 图形特征、移位难易等条件 3.相同要素不同等级地物间图解关系的处理
⑵不符合开方根规律,新老地图中尺寸相同 :
线状 C2 =√MA / MB 面状 C3 =√(MA / MB )2
⑶不符合开方根规律,尺寸也不同 :
线状 C2 = ( SA / SB ) · MA / MB √ 面状 C3 = ( fA / fB ) · (MA / MB )2
1
S、f分别为线状 符号的线粗和面
N 为图上地物数 M 为比例尺分母
1
A —— 原始图 B —— 新编图
17
制图综合的基本方法
开方根规律的扩展 以比例尺为主,地物选取还受其他多种因素的影响,
公式扩展为:
NB = NA · · √MA / MB C D
符号尺寸改正系数
C
地物重要性改正系数
D
1
18
制图综合的基本方法
符号尺寸改正系数C的三种情况: ⑴符合开方根规律,即尺寸随比例尺缩小: C1 = 1
(2)先按地物分界尺度选取,剩余部分按定额指标选取
1
25
以湖泊的选取为例(1:10万~1:25万)予以说明 第一步:构成地物综合区,统计 制图物体的实地或资料图上湖泊的密 度值 N a 。本例中基本资料为1:10万 地形图,其湖泊数 N a =319个。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