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国-心理学7试卷(新)

全国-心理学7试卷(新)

心理学总分:110一、单选题(共20题,共40分)1、智力发展达到顶峰的年龄一般在()(2分)A:15岁左右B:18-25岁之间C:30-40岁之间D:60岁左右2、认为可以通过考察信息加工过程的差异来研究智力,持这种观点的是()(2分)A:智力二因素论B:智力结构理论C:多元智力理论D:智力认知理论3、按照皮亚杰的观点,儿童对守恒概念的掌握是在()(2分)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4、歌德失恋后曾有自杀的念头,后来突然醒悟,将自己的失恋经历写成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

这种行为属于心理防御机制中的()(2分)A:文饰B:幻想C:转移D:升华5、在同一时间研究不同年龄组被试的心理发展水平并对其进行比较,这种研究方法是()(2分) A:横断研究法B:纵向研究法C:群体序列研究法D:微观发生学研究法6、对人的心理状态有重大影响的生物节律是()(2分)A:年节律B:月节律C:日节律D:90分钟节律7、“如果球滚向左边则绿灯亮。

”“现在球滚向左边了会出现什么情况?”“绿灯亮了。

”这种推理属于()(2分)A:条件推理B:三段式推理C:线性推理D:归纳推理8、对同卵双生子与异卵双生子的人格进行研究,发现同卵双生子的相关系数显著高于异卵双生子。

这个研究所揭示的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是()(2分)A:生物学因素B:社会文化C:学校教育D:家庭环境9、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2分)A:不随意注意B:随意注意C:不随意后注意D:随意后注意10、思维敏捷,反应迅速,对于特定的问题能够顺利地给出多种答案。

这体现的创造性思维特征是()(2分)A:独创性B:流畅性C:灵活性D:洞察性11、人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这说明人格具有()(2分)A:独特性B:稳定性C:统合性D:功能性12、中枢神经系统包括()(2分)A:大脑和小脑B:大脑和脑干C:脑和延髓D:脑和脊髓13、听觉区位于大脑皮层()(2分)A:额叶B:颞叶C:枕叶D:顶叶14、勃然大怒、暴跳如雷、欣喜若狂等情绪状态属于()(2分)A:心境B:激情C:应激D:热情15、在对他人的认知过程中,以偏概全、以点概面的现象属于()(2分)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刻板印象16、人们渴望与他人建立亲密的情感关系并被接纳,希望有亲密朋友。

这种需要属于()(2分) 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归属和爱的需要D:尊重的需要17、记忆包括三个基本过程,即()(2分)A:编码、储存和理解B:编码、储存和提取C:编码、储存和组织D:编码、储存和归类18、实验中要求被试鼓掌和欢呼,发现与个体单独活动相比,在群体中个体鼓掌和欢呼的声音强度随着群体规模的增大而减弱。

这种现象属于()(2分)A:群体极化B:群体思维C:社会助长D:社会惰化19、对信息的短时保持乃至长时储存都具有十分重要作用的是()(2分)A:复述B:联想C:想象D:表象20、“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所体现的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是()(2分)A:相似性B:邻近性C:互补性D:熟悉性二、文字题(共13题,共70分)21、名词解释:群体(2分)22、名词解释:感受性(2分)23、名词解释:挫折(2分)24、名词解释:动机(2分)25、名词解释:语义记忆(2分)26、简述时间知觉的线索。

(6分)27、简述心理学的主要流派。

(6分)28、简述思维的概念及其过程。

(6分)29、简述心理健康的标准。

(6分)30、简述流体智力与晶体智力及其区别。

(6分)31、举例说明情绪情感的功能。

(10分)32、结合实际谈谈人格差异的表现。

(10分)33、试述短时记忆的特点。

(10分)1510-全国-心理学总分:110一、单选题(共20题,共40分)1、【考点】智力发展的一般趋势答案:B解析:智力的增长阶段:从出生到15岁左右,智力的发展与年龄的增长几乎等速增长,之后增长速度逐渐减慢。

一般在18到25岁之间,智力的发展达到高峰。

2、【考点】智力的三元理论答案:D解析:20世纪下半叶认知心理学兴起以后,对智力的研究发生了重要变化,出现了另一条重要的研究途径,即信息加工途径。

认知心理学家关心的不是智力活动的结果,而是其信息加工过程。

3、【考点】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答案:C解析:按照皮亚杰的观点,儿童对守恒概念的掌握是在具体运算阶段。

7~12岁儿童逐渐掌握了守恒的概念,可以开始进行一些运用符号的逻辑思考活动,可以形成一系列的行动心理表象。

“自我中心”程度下降,开始克服“片面性”,提高了与他人沟通的能力。

4、【考点】在心理防御上,寻求自保答案:D解析:升华指把不宜直接表现出来的行为或欲望转化为建设性的活动,将低层次的需要和行为上升到高层次的需要和行为。

5、【考点】横断研究法答案:A解析:横断研究法指在同一时间研究不同年龄组被试的心理发展水平并对其进行比较。

6、【考点】生物节律答案:C解析:在生物节律中年、月、90分钟3种循环对人的心理状态影响不算太大,而每日周期则有重大影响。

7、【考点】条件推理答案:A解析:条件推理也称假言推理,是人们利用条件性命题进行的推理。

如果球滚向左边,则绿灯亮,现在球滚向左边了,所以绿灯亮了。

8、【考点】生物学因素答案:A解析:对同卵双生子与异卵双生子的人格进行研究,发现同卵双生子的相关系数显著高于异卵双生子。

这个研究所揭示的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是生物学因素。

9、【考点】随意注意答案:B解析:随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10、【考点】什么是创造性思维答案:B解析:思维敏捷,反应迅速,对于特定问题情境能够顺利地做出多种反应或找到答案。

这体现的创造性思维特征是流畅性。

11、【考点】功能性答案:D解析:人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这说明人格具有功能性。

不同的人格特征会影响到人的处世态度、思维方向、归因方式进而影响人的行为结果。

12、【考点】中枢神经系统的构造答案:D解析:中枢神经系统,简称CNS,是人体的司令部,包括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最主体部分。

13、【考点】初级感觉区答案:B解析:听觉区在颞叶的颞横回处,它接受在声音的作用下由耳朵传入的神经冲动,产生初级形式的听觉,如对声音的觉察等。

14、【考点】情绪状态答案:B解析:激情:是一种爆发快、强烈而短暂的情绪体验。

如在突如其来的外在刺激作用下,人会产生勃然大怒、暴跳如雷、欣喜若狂等情绪反应。

15、【考点】信息的整合过程答案:D解析:社会刻板印象指人们对社会上某一类事物或某一群体产生的比较固定的看法,也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

在对他人的认知过程中,以偏概全、以点概面的现象属于刻板印象。

16、【考点】需要的层次答案:C解析:爱和归属需要是指渴望在生活圈子里与他人建立亲密的感情联系,渴望被别人接纳,能够给予爱并获得爱,并被认为很有吸引力。

17、【主考点】编码【副考点1】保持【副考点2】提取答案:B解析:记忆包括三个基本过程,即编码、储存和提取。

18、【考点】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答案:D解析:社会惰化主要指当群体一起完成一件工作时,群体中的成员每人所付出的努力会比个体在单独情况下完成任务时偏少的现象。

19、【考点】存储的持久性答案:A解析:复述是使信息保存的必要条件,对信息的短时保持乃至长时储存都具有十分重要作用。

20、【考点】相似性(similarity)与互补性(complementarity)答案:A解析:“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所体现的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是相似性。

我们倾向于喜欢那些与我们具有相似态度和价值观的人,并与之表现相互吸引。

通常,年龄、性别、社会背景、教育水平、职业、经济收入等方面的相似性都会影响到个体间的相互喜欢。

二、文字题(共13题,共70分)21、【考点】群体的功能答案:群体也称团体,指为了一定的共同目标,以一定方式相结合,彼此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心理上存在共同感和相互认同的两个以上的人群。

22、【考点】感受性答案:感受性是指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

检验感受性大小的基本指标称感觉阈限。

23、【考点】挫折的概念答案:挫折是指个体在通向目标的过程中遇到难以克服的障碍或干扰,使目标不能达到,需要无法满足时,所产生的不愉快情绪反应。

24、【考点】动机的概念答案:动机:激发、维持、调节人们从事某种活动,并引导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在动力。

25、【考点】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答案:语义记忆是对字词、概念、规律和公式等各种概括化知识的记忆,它与一般的特定事件没有什么联系。

26、【考点】时间知觉答案:(1)自然界的周期性现象。

(2)有机体各种节律性的活动。

(3)借助计时工具。

27、【主考点】机能主义心理学【副考点1】行为主义心理学【副考点2】格式塔心理学答案:1、构造主义心理学2、机能主义心理学3、行为主义心理学4、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心理学)5、精神分析学派6、人本主义心理学7、认知心理学28、【主考点】思维的概念【副考点】思维的过程答案:1、思维的概念:思维是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它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是认知活动的高级形式。

2、思维的过程:(1)分析和综合:思维的基本过程。

分析是在头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或各个属性。

综合指在头脑中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属性、各个特征结合起来,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关系,组成一个整体去认识和了解的过程。

(2)比较:重要的思维过程。

比较是把各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部分、个别方面或个别特点加以对比,确定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实质上是一种更复杂的分析和综合。

(3)抽象和概括:抽象是在头脑中抽出各种事物与现象的共同特征和属性,舍弃个别特征和属性的过程。

概括是在头脑中把具有抽象得出的共同属性的事物联合在一起,归为一类给一个总名称,即创造一个概念。

组成的概念可以分为初级概括与高级概括。

29、【主考点】有正常的智力水平【副考点1】能够了解并接受自己【副考点2】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答案:1、有正常的智力水平。

2、能够了解并接受自己。

3、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

4、善于调节与控制情绪。

5、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

30、【考点】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说答案:一、流体智力与晶体智力的含义流体智力:指一般的学习和行为能力,由速度、能量、快速适应新环境的测验度量;晶体智力指已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由词汇、社会推理以及问题解决等测验度量。

二、流体智力与晶体智力及其区别1、主要作用不同(1)流体智力的主要作用是学习新知识和解决新异问题,主要受人的生物学因素影响。

(2)晶体智力测量的是知识经验,是人们学会的东西,主要作用是处理熟悉的、已加工过的问题。

晶体智力一部分是由教育和经验决定的,一部分是早期流体智力发展的结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