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阅读理解重要句子的含义
答:尽管沙漠是荒凉和单调的,但是, 人们却可以通过劳动让人生变得丰富 多彩。
(注意:含蓄委婉的句子要用直接明确的
语言转述出来,恢复它的本来面目。)
例《灯火》15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4分) (1)那情景仿佛护着累世的家产。 分析:“那情景”指前面的“风随时可以从破 落的竹篾片之间随意进出,风大的时候,我们 就得一手举灯,一手遮风护火,步步为营,仿 佛履薄的人,战战兢兢。”小心呵护煤油灯的 情景。前面有“那样的煤油灯,我们家好像只 有三盏,人在客厅的时候,灯随我们在客厅, 夜读如果是在祖母的房间,灯就随着我们过去。 有时,书读到一半,要到客厅拿东西,拿得提 着灯过去,脚步不能太急,免得走路的风息将 灯吹熄。”
二、句子的含意
句子含意一般有基本含意和深层含意之别。 基本含义即句子的表层意义,往往不难理解。有 些句子含有深层的含义:如概括意义、哲理意义、 比喻意义、象征意义等。
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所谓“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包括 两层意思:首先是体会句子的表层含意。其次 是体会句中的深层含义(语境意义),即概括 意义、哲理意义、比喻意义、象征意义等。而 高考重点考查体会句子的深层含义。
答案: ①青年作家为革命献身的时代离现在已经 很久远了; ②他们的革命精神经世事变化似乎已被当 前文坛淡忘了.
(2)想到这里,我的心又平静了下来,清 澈了下来。 (2分) 分析: “这里”指前面写到的“时间无情,时间 淘洗。时间沉淀,时间反复。历史不断变化, 作家的爱好,作家的追求,也在不断变化。 抚今思昔,登临凭吊的人,虽络绎不绝,究 竟是少数。有些纪念文章,也是偶然的感喟, 一时之兴怀。”“……他们的形象,鲁迅对 他们的真诚而博大的感情,将永远鲜明地印 在凭吊者的心中。”
三、从分析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入手
针对在文章中起结构作用的句子 理解 重要句子的含意,常需要查看它在文中的 地位:如果是统领句,那么解释句意时要 从后面的语段中梳理内容层次;如果是过 渡句,就要密切关注上下文段的内容,准 确理解它的内涵;如果是总结句,此时就 需上溯,寻找相关信息,确定答案要点。
正如世上绝无忘了债主的罪人。(周练《尺素 寸心》) 分析:“正如”说明这是一个解说句,这个句子 的含意应在前面的句子里。 答案:虽然没有及时回信,但朋友间的情 谊永远在“我”的心中。
散文阅读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 的含意
考点解读
一、 什么是文中的重要句子
1.从文章的内容看,不同层次的中心句是重要的句子。 在文学作品中,是表达作者观点态度或写作意图的句 子 2.从结构上说,总领句、总结句和过渡句是重要的句 子。 3.从表达上说,富有特色的句子是重要的句子。 所谓富有特色,一是指结构上超常组合,即特殊句 式;二是指运用了某种表达技巧。 4. 从出现的频率说,反复出现的句子是重要的句子。
答案: 曾经拥有的灯下的温馨已经逝去,“我” 有一种不知身在何处的怅惘;社会进步的 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失去了一些美好的东 西。
二、从修辞手法入手
关键是将使用修辞手法的句子还原成没有 使用修辞方法的意思明白的句子,还原出作 者原本想表达的意思。比喻句要找出两者之 间的相似性,借代句要找出相关性,比拟句 要找出形象性等。
例《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第七段首句说“因 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这句话的含意 是什么?
其实其前文是评述马克思在科学上的贡献 及其对其他科学家在科研成果上的关注,其后 文是评述马克思的伟大革命实践。再依句“因 为”和“首先”可知,这句话是说明马克思为 什么重视科学研究。于是本句的意思是:马克 思重视科学研究是为了用科学来推动革命实践。 第六段有这样一句话:“在马克思看来,科学 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 这也可以证明我们的理解是正确的。
例《带伤的美丽》请从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两个 方面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深刻内涵。(6分) (1)而是黄中带黑,像一条刚翻起的犁沟。 (2)她是在强装笑颜,强支病体迎远客。
【参考答案】 (1)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地刻画了乌梁素海 水质恶化的程度。 (2)运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化地表现了生态 严重恶化的乌梁素海仍被严重透支的现状。 注意: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要转化为概括性 的直白的语言。
答案: ①时间消磨了人的激情,情随事变是正常的; ②鲁迅以其真挚的感情和不朽的文笔,使青年 作家们青史留名,道义永存。
3、句中的动词和修饰语,多为形容词和条件、原
因状语 例《彩色的荒漠》根据上下文,解释文中 画线句子的含意 (2)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
分析:理解这一句话,要注意两个“荒凉”的 含义:“只有荒凉的沙漠”中的“荒凉”指 的是戈壁滩荒凉的环境,即恶劣的环境、单 调的色彩,“没有荒凉的人生”中的“荒凉” 是比喻义,从上下文看,是单调的、没有色 彩的、无意义的。结合语境“是心声,也是 写照;是鼓动,更是诺言”,表明这是石油工 人的追求,也是他们的行动:即使在艰苦的 环境中,也要通过自己的劳动实现自己的价 值,让人生像这多彩的沙漠一样丰富多彩。
答案:①即使是普通的煤油灯,在贫困年 代里也是很宝贵的 ②灯下的温馨和苦读,是更值得珍惜的人 生的宝贵财富
(2)喃喃自语的我在无边的夜里迷失在灯与灯之间。 分析:前面有“有一次,我从华冈上望向台北,万家 灯火里哪一盏是为我而开的?” 前面还有“在那样 的灯火下,一切都荡漾着温馨。”“虽然,煤油灯 有效的亮度不过是一两尺而已,那样的光晕却是不 灭的永恒之火,一直亮在童年的心中。”“此后, 四十烛光、六十烛光的灯泡陪伴着我们的成 长,……这时,伴读的祖母早已回到天上去了,惨 白的日光灯下总觉得缺少了昔日那份盈满的温馨, 总觉得身边嘘寒问暖的声音就这样沉寂了下去,我 怅怅然在良好的灯光下写作”后面有“如果祖母还 在,那会是什么样的一种情境?我常有一个奇怪的 想法,在一个万灯闪亮的夜晚,陪祖母静静欣赏着
画线句子是一个复杂单句,主语是 “伟人”,即托尔斯泰,谓语是“埋葬”, 而“就像……被人”是四个状语。据此可 知,这句话的基本意思是:托尔斯泰逝世 了。而有的同学理解该句是却在定语和状 语上纠缠,而终于语入手 1、句中的特定称谓 2、句中的指示代词 3、句中的动词和修饰语,多为形容词和条 件、原因状语.
1、句中的特定称谓
我便是这么一位累犯的罪人。 (周练《尺素寸心》)
答案: “我”对朋友们的来信久不回复,内心愧 疚,有一种负罪感。
2、句中的指示代词
答案: 青年作家为革命献身的时代离现在已经很 久远了
五、从分析句子的结构入手
分析句子结构,如果是单句,先找准主、 谓、宾,如果是复句,先找准其第一层, 就可以把握句子的基本意思。
例:后来这样办了,完全按照托尔斯泰的愿望。他的 坟墓成了世间最美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最感人 的坟墓。它只是树林中的一个小小长方形土丘,上 面开满鲜花,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 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这个比谁都感到被自 己声名所累的伟人,就像偶尔被发现的流浪汉、不 为人知的士兵一般不留名姓地被埋葬了。 谁都可 以踏进他最后的安息地,围在四周的稀疏的木栅栏 是不关闭的——保护列夫· 托尔斯泰得以安息的没有 任何别的东西,惟有人们的敬意,而通常,人们总 是怀着好奇,去破坏伟人墓地的宁静。(茨威格 《世间最美的坟墓——记1928年的一次俄国旅行》
四、从相邻的句子入手
在语段中间的句子,要结合这个句子 所在的语段进行分析,重点看与这个句子相 邻的上下句,其中往往隐含着解题的信息。
例《听朗诵》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1)这些情景,这些声音,对当前的文坛来说, 是过去了很久,也很远了。
革命的青年作家群,奔走街头,振臂高呼, 最终为革命文学而牺牲。这些情景,这些声 音,对当前的文坛来说,是过去了很久,也 很远了。
《针挑土》15. 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 意。 (1)等到回程,太阳已经有倦容了。
此句不难看出要把答题重点放在“倦容”这 个词上。这里的拟人手法也很明显。先答表 面意,再答深层意。此题答案组成公式:手 法+表面意+深层意,此公式适用于重点词 唯一的此题答案组成公式:手法+表面意+ 深层意,此公式适用于重点词唯一的句子解 释题。 答案: 一语双关,既以拟人手法交 代回程时天色已晚,又点出当天行程紧张、 工作辛劳。
例《听朗诵》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1)这些情景,这些声音,对当前的文坛来 说,是过去了很久,也很远了。(2分) 分析:题干中的两个“这些”指代前面的 “革命的青年作家群,奔走街头,振臂高呼, 最终为革命文学而牺牲。”后文又有“是的, 任何历史,即使是血写的历史,经过时间的 冲刷,在记忆中,也会渐渐褪色,失去光 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