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诗词鉴赏(超实用).ppt

古诗词鉴赏(超实用).ppt


东晋陶渊明
1、作家生平:田园诗人之鼻祖,字元亮,一 说名潜,字渊明。世人称之五柳先生。
2、生活的时代背景:生活在危机四伏的大混 战、大分裂时代,北方鲜卑的拓拔氏统一北 中国,南方东晋偏安江左,过着腐化的生活, 引起了此起彼伏的农民起义。门阀制度发展 到了顶峰。陶出身低微,不可能在仕途上有 所作为,为生活所迫而出仕,因受儒家“达 则兼济天下,穷则善其身”思想及道家崇尚 自然的意识影响而选择了归隐,躬耕田园, 找到了自己心灵的慰藉,保全自己清高的品 格。
9
3、作家个性:“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 拳事乡里小人邪 ” (《晋书 陶潜 传》)
4、作品风格:
平淡自然
具体体现:陶渊明的田园诗主题:表现他归田 的乐趣,表现他离开污浊的官场回归大自 然怀抱以后无限欣慰的心情。最有代表性 的是《归园田居》5首和《饮酒》20首。
10
5、代表作品及解析
《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
李商隐的诗有一部分标为“无题”,有的写对 理想的追求,有的写政治上的失意,有的写爱 情生活,但都因其寓意深沉,词藻华丽,使中 心思想难以捉摸 。如:《无题》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 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意暖, 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 走马兰台 类转蓬。
21
了解时代背景,知世论诗。
27
北宋词至柳永而一变,柳永发展了长调的体制, 善于用民间俚俗的语言和铺叙的手法,组织较为 复杂的内容,用来反映中下层市民的生活面貌。
雨霖铃 柳 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 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 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 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 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1、诗六义:风、雅、颂、赋、比、兴;四书五经: 《大学》《论语》《孟子》《中庸》;《诗》《书》 《礼》《易》《春秋》
2、代表作品:《卫风·氓》《秦风·蒹葭》《邶风·静 女》《豳风·七月》
《卫风·氓》:叙述女子从恋爱到被弃的经过。“士 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4
先秦两汉—(浪漫主义文学源头)楚辞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 重重帘幕密遮灯, 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25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蝶恋花 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 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 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11
唐诗的发展脉络
一般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
12
初唐
从唐朝建立到唐玄宗即位。这是唐诗的准备阶 段。在风格、意境、声律等诸多方面为盛唐诗 歌高峰的到来做了充分的准备。占统治地位的 仍是齐、梁的颓靡遗风。 “四杰”和陈子昂出 现后,诗风才逐渐改变,他们在继承南朝的艺 术技巧方面和建立五、七言律诗的格律和体制 上,有着不容埋没的功劳。陈子昂继承汉魏风 骨来开辟唐诗的领域,上承阮籍、曹植,下开 李白、杜甫。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13
初唐代表诗人:初唐四杰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杨炯《从军行》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卢照邻《长安古意》 “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 骆宾王《于易水送人》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陈子昂《感遇诗三十八首》、《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24
北宋前期重要词作家——张先、晏殊、 宋祁、欧阳修以至晏几道等。
北宋前期的词坛,承续晚唐、五代, 以欧阳修、晏殊为首的文人代表在词中 主要反映贵族士大夫闲适自得的生活及 其流连光景,伤感时序的愁情。
天仙子 张先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 回? 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23
李煜在政治上是亡国之 君,在词坛则无愧为开 创一代风气的魁首。
如他的名篇:《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 了……”全词抒写亡国之痛,意境深远,感情 真挚,结构精妙,语言清新;词虽短小,余 味无穷。王国维有评价:“唐五代之词,有句而
无篇。南宋名家之词,有篇而无句。有篇有句,唯 李后主降宋后之作,及永叔、子瞻、少游、美成、 稼轩数人而已。”(《人间词话》删稿之四○)
28
北宋中期苏轼的登场。他是词坛上耸峙起气象
万千的巨岳。他不仅倡导豪放词风,且拓展词 了的境界。
宋词的第二个里程碑——苏轼的词
一、开拓了词境,扩大了词的表现范围和词体的作用。 他的词广泛反映社会生活,从传统的爱情离情到亲情 友情,从理想抱负到古代英雄,从城乡风光到人民生 活等,无不出现在词中。 二、提高了词的品格。 三、开创了豪放风格的词作。开创了豪放中带有清旷 的词风。 四、使词摆脱了作为音乐附庸的地位,成为一种独立 的抒情诗体。
29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 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 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这首词是作者游览传说中“三国周郎赤壁”时写下的。 描绘了一幅壮丽的祖国山川图画,成功塑造了一个 年少英俊的周瑜形象。上阙描写赤壁壮景,渲染环 境气氛。下阙怀古伤今,塑造周瑜的英雄形象自托。 艺术上,笔势开合有致,文势跌宕多姿,风格豪放。
南宋——李清照、辛弃疾、陆游、姜夔
宋 豪放派:苏轼、辛弃疾( )、陈亮、刘过、刘克庄、刘辰翁等
婉约派:柳永( )、秦观、贺铸、李清照( )等
格律派:周邦彦、姜夔、吴文英、王沂孙、张炎等
元:马致远、张养浩
3
先秦两汉: (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诗经》
一、(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诗经》:我国第一部 诗歌总集,共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大约500 年间周代的诗歌305首。
汉末建安时期文坛巨匠“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和女诗人蔡琰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普遍 采用五言形式,以风骨遒劲而著称,并具有慷慨悲凉的阳 刚之气,形成了文学史上“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被后 人尊为典范。无论是“曹氏父子”还是“建安七子”,都 长期生活在河洛大地,这种俊爽刚健的风格是同河洛文化 密切相关的。 “风骨”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一个重要的 概念,自南朝至唐,它一直是文学品评的主要标准。
二、(浪漫主义文学源头)楚辞——屈原《离骚》 我国最早的一首抒情长诗。
1、这是屈原前半生心理痛苦的郁结,一种深广的 忧愤,一出雄壮的悲剧。全诗通过述怀,上下求 索而不改其志的描写,生动地再现了屈原高尚的 人格和强烈的爱国爱民的精神,再现了他前半生 不懈地追求理想而历尽坎坷的心理历程。
2、取兴作比构成象征,以香草美人和恶禽臭物构 成两大肯定和否定的意象系统。
14
盛唐
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唐诗达到了巅峰。文学 史家习惯按题材来划分流派:
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田园山水诗人, 描写幽静、宁谧的自然世界;
以岑参、高适为代表的边塞诗人,歌颂从军 报国,建功立业的英雄气慨。如果以创作方法 来划分这个时期的诗歌流派,
成就最大,影响最远的,无疑是以李白为代 表的浪漫主义和以杜甫为代表的现实主义。
5
三、东汉文人《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 星》
四、汉乐府民歌:“感于哀乐,缘事而发” 《陌上桑》《孔雀东南飞》
6
魏晋南北朝
一、时代背景:这是一个大动乱的年代,东汉 末年农民起义——三国鼎立——司马炎建立 西晋,八王之乱,十六国分裂——东晋—— 宋齐梁陈。佛道盛行,门阀制度等
二、代表作家作品: 三曹:曹操《短歌行》、《步出夏门行》 (其一 东临碣石)(其四 神龟虽寿) 曹植(陈思王)《白马篇》《七步诗》 曹丕《燕歌行》 建安七子(建安七子指东汉末建安时期曹氏父子之外的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山丘。误落尘网中,一 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 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 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ài) 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 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 里,复得返自然。
主要叙述的是诗人归隐的原因和归隐后的 愉快的田园生活。
古代诗歌鉴赏
1
一、了解古代诗词概貌
2
先秦:《诗经》、楚辞
两汉魏晋南北朝:乐府民歌—汉乐府、南北朝乐府、文人诗 歌—“三曹”、 东晋陶渊明
初唐:四杰——王、杨、卢、骆
古 代
盛唐:李白、杜甫;山水田园诗派—王孟;边塞诗 唐 派—高岑
中唐:白居易—新乐府、柳宗元、刘禹锡

晚唐:小李杜

北宋——欧阳修、柳永、苏轼、秦观、周邦彦;
22
唐宋词的发展脉络 ——列岳峥嵘、百花竞艳的宋代词坛
1、词的产生
词是唐时兴起,宋代繁荣的一种新兴歌诗, 最初称“曲子词”或“曲子”。词体虽句式参 差,但“调有定格,字有定数,韵有定声”。 李白的《菩萨蛮》《忆秦娥》二词被誉为“百 代词曲之祖”。词初名曲、曲子、曲子词。简 称“词”,又名乐府、近体乐府、乐章、琴趣, 还被称作诗余、歌曲、长短句。
18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诗风深入浅出,语言平易通俗,流传甚广, 其讽喻诗以«新乐府»«秦中吟»著称,他的长 篇叙事诗:《长恨歌》和《琵琶行》 《长恨歌》运用浪漫主义手法,语言优美隽永, 内涵丰富。如描写杨贵妃的美貌,用了“回眸 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写杨李两人 的爱情,用“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 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巧 用对比与比喻,将两人忠贞的爱情描写得入木 三分,感人至深。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19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唐
杜牧和李商隐活跃的时代。杜牧出于杜 甫、韩愈,而在风格上将清新峻拔熔为 一炉。李商隐则尤长于七律,在七律这 种形式上继杜甫之后,有了可喜的发展。 与李商隐齐名的有温庭筠,情思才力, 都比不上李,但其轻艳的作风对唐末诗 人颇有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