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质量成本分析的内容要求和步骤

质量成本分析的内容要求和步骤

质量成本分析的内容要求和步骤
一、质量成本分析内容要求
1)每月要做一次质量成本分析。

a)预防成本的趋势图(由截止到本月至少前6个月的预防成本数组成)
b)鉴定成本的趋势图(由截止到本月至少前6个月的鉴定成本数组成)
c)内部损失成本的趋势图(由截止到本月至少前6个月的内部损失成本数组成)
d)外部损失成本的趋势图(由截止到本月至少前6个月的外部损失成本数组成)
e)产值-内部损失率的趋势图(由截止到本月至少前6个月的产值-内部损失率组成)
f)销售收入-外部损失率的趋势图(由截止到本月至少前6个月的销售收入-外部损
失率组成)
g)产值-质量成本率趋势图(由截止到本月至少前6个月的产值-质量成本率组成)
h)对上述七项趋势图作出文字说明和解释;并遵守下列几条
●连续3点上升或下降时,要找出上升的经验或下降的原因,并积累这些经验
或教训的原因;待积累多了时,确认其真实性和可重复性时,把经验纳入正
式工艺或操作作业指导书中,把教训的原因作为整改的对象,制定措施,以
消除这些导致失败的原因,确保产品合格和工艺的正常进行。

●对拐点要进行分析,其方法和要求同上。

但是,重点抓苗头,为以后的预防
措施提供情报和积累资料。

●对突出的上升或下降点要专门调查和分析。

这是分析的重点。

其方法和要求
基本上同上。

i)对内部损失成本上升,要作失效模式的分类分析,要统计本月每次废品和返工返
修的失效原因;并由此作出排列图;由排列图找出失效的主要因素j)针对失效的主要因素作因果图,进一步找出更细的原因。

(寻找失效原因的办法是记录→统计表→失效因素排列图→主要因素→针对主要因素作因果图
→又找出新的更深一层的原因→新的统计表→新的失效因素排列图→新的
主要因素……;一直找到可操作的真正原因为止。

一般找两层就可以了。

即作出
排列图和因果图就可以了。


2)半年或一年要作一次质量成本分析。

内容基本同上
二、针对部门的质量成本分析
如果组织由多个生产产品部门组成,在整体的质量成本分析时,还应利用各部门提供的原始资料按部门进行质量成本分析。

使用针对部门质量成本的统计表、排列图找出质量成本中占有量最大的部门,并将该部门列为分析的主要对象。

方法同上
如果组织由只有一个生产产品部门组成;则无需做部门质量成本分析。

三、针对产品品种的质量成本分析
如果组织由多个产品品种组成,不论是否在一个或多个部门生产,在整体的质量成本分析时,还应利用各部门提供的原始资料按产品品种进行质量成本分析。

使用针对产品品种质量成本的统计表、排列图找出质量成本中占有量最大的产品品种,并将该产品品种列为分析的主要对象。

方法同上。

四、针对产品零部件的质量分析
如果产品由多个零部件种组成,不论是否在一个或多个部门生产,在整体的质量成本分析时,还应利用各部门提供的原始资料按零部件进行质量成本分析。

使用针对零部件质量成本的统计表、排列图找出质量成本中占有量最大的零部件,并将该零部件种列为分析的主要对象。

方法同上
五、针对工艺工序的质量分析
任何产品都是由多个工艺工序生产出来的,不论是否在一个或多个部门生产,在整体的质量成本分析时,还应利用各部门提供的原始资料按工艺工序进行质量成本分析。

使用针对工艺工序质量成本的统计表、排列图找出质量成本中占有量最大的工艺工序,并将该工艺工序种列为分析的主要对象。

方法同上
六、针对产品缺陷模式(分类)的质量分析
产品和工序的缺陷都是由多个工艺工序和产品特性组成的,不论是否在一个或多个部门生产,在整体的质量成本分析时,还应利用各部门提供的原始资料按缺陷模式(分类)进行质量成本分析。

使用针对缺陷模式(分类)质量成本的统计表、排列图找出质量成本中占有量最大的缺陷模式(分类),并将该缺陷模式(分类)种列为分析的主要对象。

方法同上
关键是必需在进行质量成本分析之前,必须进行产品和工序的缺陷模式分类和统计,这是基础工作。

没有这项基础统计工作,很难找出经常发生缺陷模式(分类),从而也无法找出影响质量成本的主要原因,对问题的解决造成困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