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正断层形成机理及其对断层泥的控制作用

正断层形成机理及其对断层泥的控制作用


σ1
σ3
σ2 σ3
σ1
a 剪性正断层模式
σ3
σ1 σ2
σ1
σ3
b 逆断层模式
σ3
σ1 σ2
σ1
σ3
c 平移断层模式
σ1
σ3
σ3
σ1 d 张性正断层模式
σ1
σ τ
σ1
σ1 α
实际形成的断层 未形成的共轭断层 σ1 实际主应(动)力 σ1 平衡主应力
图 1 断层形成的应力状态图解
收稿日期:2010-09-07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8ZX05006-002) 作者简介:杨 磊(1982-),男,山东昌乐人,在读博士研究生,构造物理模拟,(Tel)0546-8391271(E-mail)yangsir211@.
1 正断层形成的力学分析
泥岩涂抹现象是指断层形成发育过程中,破碎带 内泥质页岩层变薄夹在砂岩断层面上形成泥质剪薄 带,即断层泥。断层泥的分布规律与泥岩层的厚度、层 数、泥质含量及断层构造的断距等参数有关,断层泥 的厚度与泥岩的厚度呈正相关性,随泥岩厚度的增大 而增大,而与断距呈负相关性,随断距的增大而减小。 依据 Gibson 黏土涂抹系数数学计算方法,它等于断 层断距除以断层倾向剖面上泥岩层的视厚度。大量的 实验数据表明,当涂抹系数小于 4.0 时,可认为形成
·138·
新疆石油地质
2011 年
的上盘为主动盘,下盘为被动盘,可以发现断层上、下
盘位移大部分是上盘运动的结果。由于断层上盘所受
力比下盘大,对应的伴生构造也比较发育,因此,在野
外勘查中人们总是发现断层上盘厚度一般较薄[5]。一
般而言,地层中正断层主要是地层重力作用的结果,
本文重点研究重力作用下正断层发育形成的动力学
(1.中国石油大学 机电工程学院,山东 东营 257061;2.中国石化 胜利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地质科学研究院,山东 东营 257000)
摘 要:断层泥是影响断层封闭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对正断层的形成机理进行了动力学和运动学分析,从时间和空间
上探讨了正断层上、下盘的应力分布特征及其断层泥的分布规律。分析认为,断层泥受控于断层的特征规律,属于断
当断裂面初始形成后,最大主应力 σ1 不变,而最小主
应力、正应力 σ 和剪应力 τ 都增大,直到断层停止活
动为止。说明断层泥的形成过程、形态及分布特点受
断层作用控制,断层上、下盘应力的大小、特性和演化
影响和决定了泥岩涂抹的形成和演化。
2 正断层与泥岩涂抹形成机理分析
2.1 正断层上、下盘断层泥的形成与演化 在断层形成发育过程中,断层带内的泥岩层受到
封闭性断层构造,反之形成开启断层构造[6]。断层的 形成是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其源于裂隙的递进发 展。岩层在地质构造应力的作用下,在微裂隙的周围, 特别是在裂隙的尖端区域发生应力集中现象,使裂隙 递进扩张进而发育形成优势主裂隙,最终发育形成大 的断层面。
根据地质构造应力状态分析[11],正断层构造形成 时其最大主应力 σ1 在垂直方向上,断层面具有剪切 滑动变形的特性。σ1 的构成因素很多,如岩层重力作 用或垂直地壳运动作用而引起的地质构造应力。以重 力作用引起的正断层构造分析为例,则地质应力状态 如图 1 所示。断层泥岩层剖面中必然发育形成共轭剪 切破裂,通常其中的一组会在连续构造应力作用下形 成正断层。
层形成发育过程的伴生现象。而正断层的上盘为主动盘,下盘为被动盘,正断层中的断层泥则随正断层的生长表现为
剪薄、拉长、涂抹和拖曳的动态发育演化过程,断层泥主要形成在正断层上盘一定宽度的范围内。
关键词:正断层;力学分析;断层泥;构造物理模拟
文章编号:1001-3873(2011)02-0137-04
中图分类号:TE112.41
第第3322卷卷 第第22期期 2011 年 4 月
杨 磊,等:正断新层形疆成机石理及油其对地断层质泥的控制作用 XINJIANG PETROLEUM GEOLOGY
Vol. 32,No. 2 Apr. 2011
正断层形成机理及其对断层泥的控制作用
杨 磊 1,綦耀光 1,任旭虎 1,刘新福 1,孙志信 2
和运动学特征。
假定沉积岩层的初始状态是近水平的,断层面倾
角为 α,则依据二维地质应力状态分析,断层面上的
正应力 σ 和剪应力 τ 可表示为
σ= σ1 +σ3 2
+ σ1 -σ3 2
cos2α;
(1)
τ= σ1 -σ3 sin2α . 2
(2)
依据剪切破裂准则,初始破裂面的形成应满足
τ= τ0+ σ tanφ ,
(3)
式中 τ0— ——岩体的黏聚力;
φ — ——岩体的内摩擦角。
将(1)式、(2)式代入(3)式,整理得
σ1
=
2τ0
cos
φ+σ(3 1+ 1- sinφ
sinφ).
(4)
将(4)式代入(1)式和(2)式,整理得
σ = τ0cos φ+σ(3 1+ sinφ); τ = τ0cos2 φ+σ3 sinφcosφ .
1- sinφ
(5) (6)
假定正断层的倾角 α 为 60°,且岩石的内摩擦角
为 3 +3σ3 ;
(7)
σ =0.886τ0 +1.5σ3;
(8)
τ =1.5 τ0 +0.866σ3 .
(9)
以上是正断层形成发育时断层面上的最大主应
力 σ1 、正应力 σ 和剪应力 τ 的计算分析。可以证明,
文献标识码:A
在正断层形成过程中,断层上、下盘一定空间范 围内往往伴随着断层泥的生成[1-3]。而断层泥是影响断 层封闭和开启的重要因素。
在地质构造应力作用下引发的正断层剪切形式 的滑动是造成断层泥区域分布的重要原因,剪切型断 层是断层泥形成连续与否的主要控制因素,断层的岩 石力学特性及其不同组合形式控制着断层泥的空间 分布[4-11]。本文通过对正断层构造形成过程中的动力 学和运动学特性分析,探讨了正断层与断层泥在形 成、演化之间的关系。
应用地质构造应力状态分析正断层形成的力学 机制前提是建立在刚体受力分析的基础上,然而实际 地质构造过程中的岩层并非刚体,因此在构造变形过 程中地质应力必然存在损失,即 σ(1 实线)要大于 σ1 (虚线)(图 1),前者可称之为主动作用力,后者称之 为反作用力。同时,对正断层而言,由于 σ1 位于正断 层的上盘,推动上盘沿剪切面向下运动,因此,正断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