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基础之三-四大学习理论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基础之三-四大学习理论
缺 失 需 要
•
2016/3/6
20
现 代 教 育 技 术 理 论 基 础 之 三
4.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须依靠一定的条件,这个条件就是教师要营造一种自由、民
生提供学习的手段和条件,促进个体自由地成长。
学习的条件:罗杰斯指出,学生要实现有意义学习,必
主、和谐融洽的充满着关爱与真诚的学习氛围。教师要为学
现 代 教 育 技 术 理 论 基 础 之 三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 特点:认为学习的起因在于对外部刺激的 反应(类似于条件反射),不去关心刺激 的内部心理过程,认为学习与内部心理过 程无关。强调环境和条件的重要作用,认 为学习等同于行为的结果。认为学习过程 是一种渐进的“
2016/3/6
学 习 理 论
问题与思考
• 1.鱼听了青蛙对奶牛的详细描述后,对奶牛形
象的构建为什么会如此走样?问题出在哪儿?
• 2.为防止鱼对奶牛形象的理解、构建出现如此
走样,青蛙可采用什么样的应对措施?即用什么
办法可让鱼对牛形象的构建更接近真实的牛?
• 3.我能从“鱼牛图”寓言故事中归纳出建构主
学 习 理 论
•
义学习理论的基本思想是:……
学 习 理 论
•
2016/3/6
15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思想
现 代 教 育 技 术 理 论 基 础 之 三
建构主义的四大要素——情境 、协作 、交流 (会 话)、意义建构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 授获得的,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 助于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 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 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 的主动建构。 (3)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 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 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 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心志的、没有情感的脖子上面的意义学习。
25
现 激起其 代 活动 (如肌 教 肉) 育 技 术 理 论 作 基 用 础 环 之 三 境
激 活
基于现代认知(信息加工)理论的学习与记 忆基本模型——加涅的“编码”理论
作用:对信息的加工过程 进行自我监控和调整 学生期望达 到的目标
执行控制
将信息转 化为行为
学习的过程: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过程就是 学生在一定条件下自我挖掘其潜能,进行自我实现的过程。 学习的结果:关于学习的结果,“人本主义心理学既反 对行为主义关于形成一定刺激与反应联结的观点,也不同意 认知学派关于构建认知结构的主张;而是认为学习的目的和 结果是使学生成为一个完善的人,一个充分起作用的人,也 就是使学生整体人格得到发展” 。
2016/3/6 18
学 习 理 论
•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思想
现 代 教 育 技 术 理 论 基 础 之 三
罗杰斯强调:⑴自我实现,自我发展;⑵潜能是自我 发展的价值基础和主导因素;⑶在了解除人的行为时,重 要的不是外部事实,而是事实对行为者的意义。如果学习 内容对学生没有什么个人意义的话,学习就不大可能发生。 ⑷罗杰斯的意义学习:奥苏贝尔的意义学习只是强调新旧 知识/经验的联系,即罗杰斯所界定的无意义音节的学习, 并称之为脖进颈上的学习;罗杰斯认为,学习不仅仅是一 种增长知识,而且是一种与每个人各部分经验(使个体的 行为、态度、个性以及在未来选择行为方针时发生重大变 化的学习)都融合在一起的学习。
激—反应”之间的联结,也称为“尝试错误”,直到最后成功
的过程。 学习的结果。学习的结果就是形成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即
S—R间的联结,即学习就是有机体在某种情境下自发做出的某
种行为,由于得到强化而提高了该行为在这种情境下发生的 概率,形成了反应与情境的联系,从而获得了用这种反应应
学 习 理 论
•
付该情境以寻求强化的行为经验 。
•
语言,还会说当地的不少方言。
22
现 代 教 育 技 术 理 论 基 础 之 三
罗杰斯两个经典故事
• 故事一: 罗杰斯解释说,(1)小孩在一起玩耍,没有思想负担、 没有压力,心理很放松,即在无压力、放松、平等、和谐 的环境和氛围里学习最有效;(2)小孩一起玩耍和交流非
常投入,甚至达到忘境界,大人在一旁叫她几乎都没有听
预期
效应器
反应发生器
检索 信合 息理
学 接受器 习 理如视、听、 论触觉等器官 2016/3/6
加工系统(操作系统)
感觉登记器 受注 意 短期记忆(工
作记忆)
长 时 记 忆
编 码
•
26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信息加工理论
现 代 教 育 技 术 理 论 基 础 之 三
• 基本观点:人的知识不是外界刺激的直接结果, 而是外界刺激和认知主体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 用的结果。学习过程是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态度、
14
现 代 教 育 技 术 理 论 基 础 之 三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思想
•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个体与外部环境 交互的结果,人们对知识的理解是建立在自己原 有知识和经验基础上的。主张世界是客观的,但 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却是个人自己决定的, 人知识(个体知识) 实际上是基于自己的经验对 外部世界加以解释和赋予意义的结果。
2016/3/6 16
学 习 理 论
•
现 代 教 育 技 术 理 论 基 础 之 三
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学习的条件: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内部的知
识经验、真实情境等因素是影响学习的重要条件。
学习的过程: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
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从不同背景、
角度出发,在教师和他人的协助下,通过独特的信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基础之三
——四大学习理论
韦 瑜
现 代 教 育 技 术 理 论 基 础 之 三
2.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学习的条件:注重学习的内部条件如主动 性、内部动机、过去经验、智力等。 学习的过程:学习过程是积极如主动进行 复杂的信息加工活动的过程。 学习的结果:学习是形成反映整体联系与 关系的认知结构。
•
尝试错误”的过程。
8
现 代 教 育 技 术 理 论 基 础 之 三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 根据这一观点,人类的学习过程归结为被 动地接受外界刺激的过程; 老师的任务:传授知识、安排刺激、观察反 应,对意的反应予以加强,对不满意的予 以补救或否定以纠正。 学生任务:做出反应,接受知识,消化知识。
2016/3/6 9
罗杰斯两个经典故事
• 故事二:融入心志的意义学习
一个小孩在滚烫的火炉旁玩耍不小心被烫伤,
从此对“烫”“痛”等词义有一种特殊的感受和心
理体验,因为小孩把词—当时情境—心理体验融为
一体了,所以记忆深刻,一辈子也忘不掉。
学 习 理 论
•
罗杰斯解释说,学习只有当融入心境和心理体
验后才更有效,这就是罗杰斯提倡的意义学习。
人本主义跟建构主义不同的是它更强调以“人的发展 为本”,即强调“学生的自我发展”;强调“发掘人的创 造潜能”;强调“情感教育”
2016/3/6 19
学 习 理 论
•
马斯洛的层次理论
现 代 教 育 技 术 理 论 基 础 之 三
学 习 理 论
问题:你认为“尊重” 问题:这里指的 成 可归纳为哪些方面?有 自我实现什么? 什么样的表现?人获得 我们如果才能做 长 尊重后会有什么样的表 需 到“自我实现”? 问题:你认为“爱” 现?我们如果尊重别人 要 有哪方面?各方面 和获得别人的尊重? 的爱对儿童学习和 问题:“安全需要” 成长各有什么样的 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 影响? 的安全?各对儿童的 学习和成长会产生哪 指衣、食、住、行, 方面的影响? 请问所有这些对一个 人的学习、生活、工 作有哪些影响?如果 缺少其中之一,将会 出现什么情况?
学 习 理 论
•
现 代 教 育 技 术 理 论 基 础 之 三
问题思考:
• 根据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刺激—反应—强
化”的基本原理,对学习过程有什么启示
意义?即“刺激”原理提示我们学习应注
意什么?“反应”原理要求我们学习中应
该怎么做?如何实现“强化”?如何注意 “正强化”与“负强化”对儿童的影响?
10
见,即学习在高度注意、高度专注的心境效果最佳;(3) 小孩一起玩耍、交流过程也是有目标的,即使她没有说出 来,或者无意识的,但她很清楚,只有语言掌握得好,一 起玩耍才没有障碍,才更开心,即学习必须有具体目标,
学 习 理 论
•
而且是自己确定的才更有效。
23
现 代 教 育 技 术 理 论 基 础 之 三
息加工活动,建构自己的意义的过程。
学习的结果: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的结果是学
学 习 理 论
•
习者形成自己独特的认知结构。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思想
现 代 教 育 技 术 理 论 基 础 之 三
代表人物是马斯洛、罗杰斯等
马斯洛的主要贡献:建构了一个性善论
和需要层次论为基础的自我实现人格心理学 论体系;人格的自我完善和实现;潜能的实 现和发展。
建构主义 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 学习理论
•
2016/3/6
四种学习理论
4
学习的条件。学习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强化,强化是学习得
现 代 教 育 技 术 理 论 基 础 之 三
以进行的重要条件,即外部刺激引起学习者的反应,然后经 过反馈对学习行为进行调节和强化,直到学习者形成正确的 学习行为,并关注学习的外部条件。 学习的过程。学习的过程是渐进的尝试错误的过程,即随 着错误反应不断减少,正确反应不断增加,形成固定的“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