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委托方提供的任何资料以及在核查过程中所获取的受核查方的有关技术商业数据、生产经营数据、财务数据、能耗数据、碳排放数据等信息保密。
未经受核查方允许,不将其透露给委托方之外的第三方。
如有违反上述规定的行为引起投诉或纠纷,核查机构由此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低碳园区评价指标体系
1体系简介
根据低碳园区的特征及建设目标,本体系将低碳园区的评价指标体系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为目标层,即低碳园区评价指数;第二层为准则层,分别对应低碳发展的几个发展重点,即经济发展与碳排放、能源与低碳技术、园区建设与管理;第三层为指标层。
评价体系由8个指标组成,见下表。
表1 低碳园区评价指标体系结构
2 指标解释
2.1 单位GDP综合能耗
指标解释:指报告期内园区综合能耗总量与园区GDP之比,反映园区能源利用效率。
园区综合能耗总量:指企业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煤、电、油等能源的消耗(包括生产取暖、降温等用能)。
各种能源均按国家统计局规定的折合系数折成标准煤计算。
2.2 单位GDP碳排放下降率
指标解释:指园区本年度相对于上年度的单位GDP的碳排放量下降情况,是园区减排温室气体、发展低碳经济的最直观表现。
2.3 综合能耗弹性系数
指标解释:指报告期内园区综合能耗总量增长率与GDP增长率的比例。
综合能耗总量增长率指报告期内园区综合能耗总量相对上一年的综合能耗总量的增值与上一年综合能耗总量的百分比。
2.4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
指标解释:指报告期内园区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消耗占总能源消耗的比例。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指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不产生有害物质排放的能源。
可再生的、消耗后可得到恢复,或非再生的(如风能、水能、天然气等)及经洁净技术处理过的能源(如洁净煤油等)。
2.5 热电联产比例
指标解释:指报告期内园区同时向用户供给电能和热能的生产方式占园区供热中的比例。
热电联产是热能和电能联合生产的一种高效能源生产方式,与热电分产相比,可以显着提高燃料利用率,是全球公认的节约能源、改善环境、增强城市基础设施功能的重要措施,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6 工业固体废物回收利用率
指标解释: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占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包括综合利用往年贮存量)的百分率。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指报告期内企业通过回收、加工、循环、交换等方式,从固体废物中提取或者使其转化为可以利用的资源、能源和其他原材料的固体废物量(包括当年利用往年的工业固体废物贮存量),如用作农业肥料、生产建筑材料、筑路等。
综合利用量由原产生固体废物的单位统计。
2.7 园区碳排放信息平台
指标解释:指园区内低碳信息平台建设的完善程度。
主要考核是否创建局域网;是否定期在园区管委会网站、局域网或相关网站上发布园区能源消耗情况、污染物排放情况等;将各企业副产品数量、质量、时间以及企业其他相关信息等,通过信息集成、信息分析、信息查询、信息发布,合理调配,提高园区效率,形成园区低碳管理。
提高企业参与度,鼓励园区内企业参与碳排放交易体系,采取低碳发展措施,并督促未进行低碳发展的企业尽快规划和实施低碳措施。
2. 8 园区绿地率
指标解释:指园区内绿地面积占总用地面积的百分比。
园区绿地率是表征园区碳汇能力的重要内容,也是表征城市碳汇资源水平的重要指标。
园区绿地率(%)=
ha
100%
ha
园区绿地面积()
园区总用地面积()
3 指标标准值
表2 广东省低碳园区评价指标标准值
由于部分指标标准具有一定的目标性,目前尚不清楚广东省工业园区的实际情况与该标准的符合性,
在实际评价的过程中也可采用相对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