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调查与社会统计

社会调查与社会统计


例:精神病人增多,人们认为是现代社会的紧
张引起的。事实上经调查发现,老年痴呆者所占 比例很大,说明寿命长了,精神病比例升高,而 不是社会紧张引起的。
例:调查显示,结婚者比未婚者自杀率低。
问题:婚姻中的什么要素是真正的原因?夫妻感情, 不孤独,有子女?
引入“有无子女”变量,则已婚且有子女的男子的 生存系数,比已婚但无子女的男子高出一倍。—— 不能笼统地说婚姻降低自杀率,主要是婚姻中的有 子女这个因素在起作用。
版社.2002 5.马庆国.应用统计学:数理统计方法、数据获取与SPSS应用.科学出版社。
2005. 6.李沛良:《社会研究的统计应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7.[法]爱弥尔·涂尔干. 实用主义与社会学.上海人民出版社 8.[法]爱弥尔·涂尔干.社会学研究方法论. 9.费孝通.乡土中国.三联书店出版社. 1985年 10.费孝通. 江村经济.商务印书馆.2002 11.费孝通. 社会调查自白.知识出版社.1985 11.[徳]罗兰德.吉特勒.维也纳红灯区_社会学调查.中国文联出版社.1989 12.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13.[美]威廉.富特.怀特.街角社会-一个意大利人贫民区的社会结构,商务
研究过程: 进行收入动态的广泛研究,追踪1969-1978年
10年间5000户家庭的经济状况。
研究结果:
(1)1978年有8.1%的家庭领取部分福利,3.5%的家庭收入 一半以上来自社会福利,且该百分比在10年内没有太大变化;
(2)10年中,只有2%的家庭每一年都领取社会福利 金,只有1%的家庭10年里不断地接受社会福利。
社会问题的发生是无止境的:犯罪、通货膨胀、失业、环 境污染、城乡差距、农村社会保障、医疗改革以及公共服 务减少等等。
除非我们了解社会问题形成和延续的原因,否则我们将无 法解决社会问题。
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考察和了解人类社会事务的途径。 研究方法也提供了通常我们不曾知道的、揭示事物的视角
和技术。
课程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 确定方向和一些准备工作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社会调查的一般程序 第三章 社会调查课题的提出 第四章 社会调查方案的设计 第五章 社会现象的测量 第六章 抽样
第二部分 怎么得到数据
第七章 问卷法 第八章 访问法 第九章 观察法、文献法、试验法
社会调查与社会统计
杨丹 yangdan821127@
为什么要做社会调查?
应然代替不了实然。 天下没有两片一样的树叶。 真理主要不是“我认为”而是“我发现”。 决策的基础不应该是假话、空话、废话。
例:美国社会福利问题
传统观点:社会福利拴住了穷人,而不是帮助他们摆脱
印书馆.1994 14.黄树民.林村的故事:1949年后的中国农村变革.北京三联书店.2002
第一章 社会调查概述
第一节 社会调查的概念
一 、社会调查的定义
社会调查:是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
有组织地运用特定的方法和手段,系统、直接地搜集
有关社会现象的信息资料,进而加以分析、综合,作
出描述和解释,阐明社会现象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
二、社会调查的特点
基本特点:
目的性 计划性 实践性 操作性 科学性 程序性
具体特征:
现实性 系统性 客观性 代表性 可量化 可重复
第二节.社会调查的任务和作用
一、社会调查的任务
1.描述社会现象的一般状况,过程和特点,回答“是什么”
启示:社会调查研究可以帮助我们超越个人
的偏见和眼界来看世界,掌握着解决社会问 题方案的“超然领域”。
社会调查还可以研究哪些问题?
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研究 “城市病”的现状、形成机理及对策研究 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社区记忆保护机制研究 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路径 社会不平等的代际传递现象研究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认同问题研究 环保类群体性事件的新趋势研究 乡村留守家庭的情感需求和社会支持研究 我国慈善公益事业现状及未来发展研究 不同产业劳动关系的特点及建立和谐劳动关系对策研究 药品生产流通过程追溯能力的现状及提升对策研究 电子商务企业的竞争战略与盈利模式研究 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政治认同研究 农村非政府组织的发展研究 地方人大代表角色认知和依法履职状况研究…..
课程结构
第三部分 怎么处理数据
第十章 资料整理 第十一章 统计软件应用
第四部分 怎么解释数据
第十二章 资料的统计分析 第十三章 撰写调查报告
参考书目:
1.[美]艾尔·巴比. 社会研究方法.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 2.风笑天.社会研究方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袁方. 社会研究方法教程.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张文彤.SPSS.11.0统计分析教程.(基础篇、高级篇).北京希望电子出
一种自觉的社会认识活动。
第一节 社会调查的概念
一 、社会调查的定义 1.理解定义需把握的要点:
(1)社会调查是有目的、有意识的认识活动。 (2)社会调查的对象是社会事实。 (3)会调查是一门方法性学科。
第一节 社会调查的概念
2.“社会调查”与“调查研究”的区别 社会调查:实践活动; 调查研究:认识活动。
贫穷,社会福利制度已创造出一个社会阶级:约10%的人 口几乎长期完全依赖国家,几乎没有人希望打破阶级局限 获得自由。
人口普查结果:这类人口逐年变化的百分比通常不超
过一个百分点,贫穷人口的特征变化不大。
问题:不变的贫穷人口百分比和特征,是否意味着是同
一批家庭年年都处于贫困之中?
来源:Greg J. Duncan, Years of Poverty, Years of Plenty: the Changing Fortunes of American Workers and Families ,Ann Ard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1984:7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