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PPT课件
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PPT课件
• 发热提示感染 • 体温升高会使氧耗量及CO2产生量增加-
-调节呼吸机参数
8
出入量
• 出入量及尿量反映体液平衡及心、肾功能 • 尿量减少--液体不足、低血压、肾功能
障碍 • 尿量增多应注意电解质紊乱
9
痰液
• 痰液的色、质、量,判断感染的情况 • 吸痰时出现分泌物带血或痰中带血--
粘膜损伤还是病变所致
• 经口腔插管:神志不清或昏迷的急救,耐 受性差,口腔护理困难,留置一般不超过3 日,最长不超过1周
17
注意事项: 1.确认气管导管的位置:22-24cm 2.妥善固定气管导管,减少导管周围皮肤
粘膜的损伤 3.调整合适、舒适的体位:减少导管对局
部的损伤;有利于痰液引流 4.加强适时湿化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5.定时放气囊,减少气道粘膜损伤:每4-
5
心率、血压
• 代酸,血容量不足,通气过度均会影响 心率和血压
• 严重心律失常常提示通气不足或通气过 度
6
皮肤、粘膜及周围循环状况
• 皮肤潮红、多汗、浅静脉充盈--CO2潴留 • 肤色苍白、四肢厥冷--低血压、休克 • 口唇甲床青紫--低氧血症 • 球结膜、踝部水肿--输液量过多或低蛋
白血症
7
体温
4.做好饮食护理: • 抬高床头30度,鼻饲前检查气囊处于良好
的充气状态。 • 每次鼻饲前抽吸胃液,如为前一天未消化
实物或者抽出量>100ml,停喂一次 。
15
三、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护理
16
分类
• 经鼻插管:不刺激吞咽反射,易接受,可 在清醒下进行,优质导管(聚氯乙烯导管) 可长期(1-2W或更长)留置
6h放气持续3-5min,放气前将导管内、 口咽及咽喉部的分泌物清除.
18
6.观察气管导管的通畅情况:气道压力增 高、吸痰管进入管腔的阻力增大
7.拔管前、后护理:拔管前应吸出导管内 外分泌物,拔管后一般禁食12-24h,或 将胃管留置12-24h,防止过早进食而误 吸
8.心理护理
19
四、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患者 的护理
3.导管的护理:内导管每日更换消毒2次 4.预防气切并发症:伤口出血术后24h内最
常见,其它如气胸、皮下及纵隔气肿
5.拔管前、后的护理:拔管后吸除气管窦 道中分泌物,消毒伤口,并拢皮肤后用 蝶形胶布固定。咳嗽时嘱压迫伤口纱布
22
五、呼吸道湿化吸痰的护理
• 气道湿化 雾化治疗:就是通过雾化装置将 液体的药物变为悬浮在空气中的微小颗粒 (气溶胶),并将这些微小的颗粒通过某 种吸入途径直接送进病患的呼吸道内的治 疗方法 。 1、在进行雾化时不需要对空气 进行加温加湿 2、雾化器放置在离病人最远 端,湿化效果最好。 3、雾化器应垂直放置 4、雾化剂量要大。
23
湿化吸痰的护理
• 吸痰指征分为:客观情况、患者、护士三 方面 (1)客观情况包括:“气道压力报 警”、“脉博血氧饱和度(SpO2)下降” 等; (2)患者方面包括:“患者主动要 求”; (3)护士方面,无理由、觉得应该 吸痰了、遵医嘱等按需吸痰,不仅要护士 勤观察、而且要会观察,要观察与患者有 密切意义的项目。如:痰鸣音、咳嗽、气 道压力等情况的变化。做到准确、及时吸 痰。
20
气管切开的优点
• 导管短、口径大,气道分泌物易清除 • 明显减少解剖无效腔 • 可吞咽,不影响进食和进水 • 耐受性优于气管插管,可长期保存
21
注意事项:
1. 妥 善 固 定 气 管 切 开 导 管 : 系 带 与 皮 肤 之 间能容纳一手指为宜
2.气管切开伤口的护理:保持伤口清洁和 干燥,一般每日更换气切纱布
24
湿化吸痰的护理
25
六、撤离呼吸机的护理
26
• 试脱机-完全停机-拔除气管插管 • 帮助患者树立信心 • 按步骤有序撤机:
撤离呼吸机-气囊放气-拔管-拔管后 继续吸氧 • 停机后患者可有一过性痰量增多 • 停用呼吸机后仍需留置气管插管,以备 急用
27
谢谢
28
13
二、机械通气患者的一般护理
1.防治感染,吸痰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 2.卧位:当胸片显示肺不张,应健侧卧位以
利于阻塞肺叶痰液排出。吸痰时注意防止 气管套管脱出。 3.防治压疮,协助患者翻身、拍背:每2- 3h一次,手法为“背隆掌空,由下向上, 由外向内” 4.做好口腔护理:每日3次。
14
二、机械通气患者的一般护理
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
1
内容简介
• 病情观察 • 机械通气患者的一般护理 • 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护理 • 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 • 呼吸道湿化和吸痰的护理 • 撤离呼吸机的护理
2
一、病情观察
3
神经、精神症状和体征
• 观察意识障碍程度,瞳孔大小,对光反射 的变化
• 烦躁不安、呼吸急促,自主呼吸与呼吸机 不同步,可能与呼吸机调节不当或机械故 障有关
• 病情一度好转后,忽然出现兴奋、谵语、 面色潮红,甚至抽搐,应警惕过度通气所 致的呼吸性碱中毒或代谢性碱中毒
4
呼吸
• 每30分至1小时观察1次
• 观察呼吸频率、节律、幅度、类型、胸廓 的活动度、两侧呼吸运动的对称性,辅助 呼吸肌参与活动的情况
• 两侧胸廓起伏减弱、呼吸音消失,可能与 气管插入过深,滑入一侧支气管
• 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致气囊漏气--腹 胀
• 肠鸣音减弱--低钾血症
11
其它
• 血气分析:脉氧监测 • 患者心理:焦虑、恐惧、绝望等心理 • 水肿、大便、尿液、呕吐物及胃液等等
12
二、机械通气患者的一般护理
• 机械通气(MV):是在病人自然通气和 (或)氧合功能出现障碍时,运用器械 (主要是呼吸机)使病人恢复有效通气和 改善氧合的方法。 机械通气是治疗各种呼 吸衰竭的重要手段,严谨、细致的气道管 理是MV成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