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黄山市人口用地规模预测

黄山市人口用地规模预测

黄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专题研究报告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黄山市城市规划局黄山市规划设计院2010.10目录专题一:黄山市城市人口与用地规模论证专题报告专题二:黄山市现代国际旅游城市的定位与发展目标专题三:黄山市旅游业与城市协调发展研究专题四:黄山市主城区城市空间形态演变分析专题五:黄山市产业发展研究专题报告专题六:黄山市南部城镇群生态基础设施专题研究专题一:黄山市城市人口与用地规模论证专题报告前言黄山市位于安徽省最南部,地处皖、浙、赣三省结合部,西南与江西省景德镇市、婺源县为邻,东南与浙江省开化、淳安、临安县交界,东北和西北分别与本省宣城、池州两市接壤。

屯溪距上海446公里,距合肥409公里,距南京372公里,距杭州240公里。

黄山市现辖三区四县和黄山风景区,即屯溪区、徽州区、黄山区、歙县、休宁县、祁门县、黟县。

市政府驻地设在屯溪区,全市总面积9807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7%。

黄山市旅游资源丰富,景观独特,不仅有大自然造就的天下无双的山水风光,而且有大量展现中国古老文化的人文景观。

众多的旅游资源使得黄山市的旅游发展拥有了一个得天独厚的基础条件,也使得旅游产业成为黄山市经济发展重要的支柱产业,同时也带动了黄山市旅游人口的快速增加。

未来黄山市将面临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新的发展要求,科学研究和预测城市人口、用地规模对黄山市城市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一部分城市人口规模预测一、现行总体规划实施情况(一)城市发展目标和实施情况分析现行总体规划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于2002年,总体规划实施以来较好地指导了黄山市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下,黄山市积极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经济社会呈现出“增长速度加快、发展活力增强、生活水平提高、社会稳定和谐”的良好态势。

但现行总体规划对黄山市经济发展以及城市建设的态势估计仍嫌不足,2007年国民生产总值、城市人口与用地规模等指标均超出或接近总体规划2010年规划指标,现行总体规划目前已对黄山市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形成了一定束缚。

表1-1:黄山市现状各项经济、社会指标与现行总规对照表指标现行总规规划指标2007年现状2005年2010年2020年国民生产总值(亿元)140 200 400 215.15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9400 13000 26000 14500 全市总人口(万人)148 150 155 149 城镇化水平(%)33 40 58 38.2 旅游接待量(万人)2001年:555 1500 旅游收入(亿元)2001年:17.7 110 外汇收入(万美元)2001年:3500 17000城市建成区人口(万人)主城区屯溪区18 22 30 24.530.74徽州区 4.6 5.5 7.5 6.24副城区黄山区 4.9 6.0 8.5 6.68 合计27.5 33.5 46 37.42城市建成区面积(k㎡)主城区屯溪区18 31.84 27.134.15徽州区 5.5 7.52 7.05副城区黄山区 6.0 8.5 7.5 合计29.5 约35.5 47.85 41.65城市人均用地面积(㎡/人)107.3 按106 104.0 111.3 备注:屯溪区城市人口及建设用地统计数据包括经济开发区相应数据。

(二)城镇体系规划实施情况分析现行总规:城镇化水平近期(2005)33%,中期(2010年)40%,远期(2020)58%。

实施情况:2007年,黄山市城镇化水平达为38.2%。

黄山市三区规模扩展较快,市域城镇体系的中心——黄山市中心城区辐射力、集聚力进一步增强;耿城、谭家桥、汤口和溪西南等城镇发展相对较快;一般乡镇发展普遍缓慢。

区县进行了撤乡并镇,乡镇数量由2004年的142个减少为现状的101个。

(三)现行总体规划人口预测与实施偏差分析1、主城区城市人口预测及实施偏差分析(1)现行总规预测:1)屯溪区城市人口规模:近期(2005年)18万;中期(2010年)22万;远期(2020年)30万。

2)徽州区城市人口规模:近期(2005年)4.6万人;中期(2010年)5.5万人;远期(2020年)7.5万人。

3)主城区城市人口规模:近期(2005年)22.6万人;中期(2010年)27.5万人;远期(2020年)37.5万人。

表1-2:黄山市主城区城市人口规模(万人)数量年份城市常住人口城市暂住人口城市人口屯溪城区徽州城区合计屯溪城区徽州城区合计屯溪城区徽州城区合计2000年(现行总规基准年)10.8 3.5 14.3 1.7 0.3 2.0 12.5 3.8 16.32010年(现行总规预测)18.3 4.8 23.1 3.7 0.7 4.4 22.0 5.5 27.52007年18.0 4.4 22.4 6.5 1.8 8.3 24.5 6.2 30.7 备注:屯溪区城市人口统计数据包括经济开发区相应数据。

(2)实施情况:1)到2007年底,屯溪区城市人口规模为24.5万人,其中常住人口为18.0万人,暂住人口为6.5万人,超出现行总规预测2010年的22.0万人。

2)到2007年底,徽州区城区(岩寺)人口规模为6.24万人,超出现行总规预测2010年的5.5万人。

3) 到2007年底,主城区城市人口超出现行总规预测2010年人口2.8万人。

(3)实施偏差原因分析:1)主城区常住人口稳步增长,区域人口向主城区集聚的趋势明显。

屯溪、岩寺城区常住人口稳步增长,2001年至2007年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7.5%和4.0%,区域人口向城区集聚的趋势明显。

2)现行总规实施以来,主城区暂住人口增长较快,现行总规对此估计不足。

暂住人口增长较快的因素有:①现行总规对黄山市城市整体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估计不充分,黄山经济开发区以及城北工业园区不在现行总规的规划建成区内,人口规模预测未考虑到两个产业园区的外来务工人员,开发区的建设带来主城区暂住人口的非常规增长;②现行总规人口规模预测未针对黄山市城市的特殊性考虑旅游暂住人口因素。

现行总规实施以来,主城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固定资产投入大幅增加,集聚力增强,吸引大量的外地游客、居民来黄山旅游、居住、就业,从事二、三产业的人员和旅游持续人口迅速增加;旅游持续人口达2.15万人,占城市人口的7%以上。

○3主城区的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民办教育发展迅速,在城市大、中、小学接受教育的外地学生人数在主城区已超过1.1万人。

2、副城区——黄山区城区(甘棠)城市人口预测及实施偏差分析(1)现行总规预测:近期(2005年):4.9万人;中期(2010年):6.0万人;远期(2020年):8.5万人。

(2)实施情况:到2007年底,黄山区城市人口规模为6.68万人,超出现行总规预测2010年人口0.68万人。

表1-3:黄山区城区(甘棠)城市人口规模(万人)数量城市常住人口城市暂住人口城市人口年份2001年(现行总规基准年) 3.5 0.5 4.0 2010年(现行总规预测) 4.9 1.0 6.0 2007年 4.92 1.76 6.68 (3)实施偏差原因分析:1)城区常住人口稳步增长,区域人口向城区集聚的趋势明显。

2001年—2007年,黄山区常住人口增长率为5.8%,由2001年的3.5万人增长至2007年的4.92万人。

2)暂住人口增长速度较快,并呈现出加速增长的趋势。

2007年底,黄山区城区(副城区)总人口为6.68万人,其中常住人口为4.92万人,暂住人口为0.96万人。

暂住人口增长较快的因素有:①近年来,甘棠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固定资产投入大幅增加,集聚力增强,吸引周边市县居民到城区居住、就业,从事二、三产业的人员迅速增加;②职业教育和民办教育发展迅速,职业学校及民办小学接受教育的外地学生人数已超过0.2万人;○3旅游人口迅速增加,旅游持续人口达0.8万人,占城市人口的12%左右。

二、城市人口规模增长因素分析(一)旅游资源突出,旅游人口飞速增加,也带动经济的快速发展黄山是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城市之一,近年来,黄山坚持以旅游经济为中心,大力推进旅游国际化,“现代国际旅游城市”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目标。

黄山市是目前国内唯一拥有两处世界遗产地的地级市。

市域现有国家5A级、4A级景区共16处,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14个,国家级以上旅游资源的密度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0倍。

享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美誉的黄山风景区在国内最早同时拥有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地质公园3项桂冠,也是国家首批5A级景区之一。

独特的无可比拟的自然风光、与自然和谐的古村落与古建筑、美仑美奂的徽州三雕等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内与国际游客,从事旅游业及其相关产业的人员也快速增长。

2007年全市旅游接待量突破15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100亿元,其中入境游客68.5万人次,创汇1.45亿美元,年均分别增长16.7%、15.3%、16.7%和19.7%。

庞大的旅游人群,带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也给黄山市的城市建设提出了较更高的要求。

(二)经济快速发展,中心集聚能力增强黄山市积极贯彻宏观调控政策,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了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地区生产总值从2002年的100.5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215亿元,年均增长12.3%;2007年的财政收入达20亿元,是2002年的2.5倍;三次产业结构由19.8∶32.4∶47.8调整到14∶37.5∶48.5;加快推进产业化经营,全市省级以上龙头企业14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300个,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年销售收入超20亿元,是2002年的5倍;茶叶年产值突破7亿元,8家企业入选中国茶叶行业百强。

随着黄山市经济的快速发展,黄山市的产业空间集聚功能进一步增强,吸引周边地区人口进入黄山市城市,促进黄山市城市人口增加。

(三)各类产业园区的建设成为人口集聚的重要载体黄山市在坚持做大做强旅游业的同时,注重工业发展,推进产业集聚、区域集中。

2007年,工业增加值达60亿元,年均增长15.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26.5%提高到3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333户,五年净增199户。

累计完成技改投入73亿元,2个产品被评为国家免检产品。

园区建设快速起步,全市工业区累计完成各类投资114亿元,入园企业550户,年工业总产值达47.4亿元。

其中,黄山经济开发区,规划控制面积25平方公里,2006年7月18日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正式筹建省级开发区。

规划功能定位以高新技术和环保型工业为主,是融物流仓储、行政办公、商贸金融和居住为一体的山水园林式工业新城、城市新区。

此外,徽州区、黄山区的各类园区发展迅速,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大量的就业岗位,吸引了周边地区的人口集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