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山东省冠县武训高级中学高三物理复习课件:物体的平衡
山东省冠县武训高级中学高三物理复习课件:物体的平衡
物理一轮复习课件:
zxxk
平衡问题的常用方法及特例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 1.共点力的平衡 共点力 几个力如果都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者 它们的作用线相交于同一点,这几个力叫 做共点力.能简化成质点的物体受到的力可 以视为共点力
平衡状态
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 态,叫做平衡状态.(该状态下物体的加 速度为零) 物体受到的和外力为零,即F合=0 或 F 0
解: 画出受力图如图示 由平衡条件得 手受到的拉力
F1
53°
F2
O mg
F1=mgcos53°=360 N
脚受到的作用力
F2=mgsin53°=480 N
选项A正确。
7、2009年深圳市第二次调研考试11. 7.如图是某同学对颈椎病人设计的一个牵引装置 的示意图,一根绳绕过两个定滑轮和动滑轮后各 挂着一个相同的重物,与动滑轮相连的帆布带拉 着病人的颈椎(图中是用手指代替颈椎做实验), 整个装置在同一竖直平面内.如果要增大手指所 受的拉力,可采取的办法是 BC A.只增加绳的长度 B.只增加重物的重量 θθ C.只将手指向下移动 D.只将手指向上移动 解: 由平衡条件得手指所受的拉力T=2mgcosθ , 要增大手指所受的拉力,应增大重物的重量mg, 或将手指向下移动以减小夹角θ 。动态平衡分析
x
平衡条件
Fy 0
2.平衡条件的推论 (1)二力平衡
如果物体在两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这两个
力必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为一对平衡力.
(2)三力平衡
如果物体在三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其中任 意两个力的合力一定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3)多力平衡
如果物体受多个力作用处于平衡状态,其中任何一个力
解析:利用矢量三角形法对球体进行分析如图甲所示,可 知T是先减小后增大.斜面对球的支持力FN′逐渐增大, 对斜面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可知F=FN″sinθ,则F逐
渐 增 大 , 水 平 面 对 斜 面 的 支 持 力
z``````xxk
FN=G+FN″·cos θ,故FN逐渐增大.答案:C
【例2】一轻杆BO,其O端用光滑铰链固定在竖直轻杆 AO上,B端挂一重物,且系一细绳,细绳跨过杆顶A处 的光滑小滑轮,用力F拉住,如图2-4-4所示.现将细 绳缓慢往左拉,使杆BO与杆AO间的夹角θ逐渐减小,则 在此过程中,拉力F及杆BO所受压力FN的大小变化情况 是( B ) A.FN先减小,后增大 B.FN始终不变 图 C.F先减小,后增大 - D.F始终不变
方法一:对力的处理(求合力)采用合成法,
方法二:对力的处理(求合力)采用正交分解法,
图2-4-2
甲 FABcos 60°=FB Csin θ, FABsin 60°+FB Ccos θ=FB,
乙 ① ②
联立解得FBCsin(30°+θ)=FB/2, 显然,当θ=60°时,FBC最小,故当θ变大时,FBC先变小后变大. 答案:B
之间的距离也为l,小环保持静止.试求:
(1)小环对杆的压力; (2)小环与杆之间的动摩擦因
数μ至少为多大?
解析:(1)整体法分析有:2FN=(M+2m)g,即FN=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小环对杆的压力FN′= (2)研究M得2FTcos 30°=Mg 解得:动摩擦因数μ至少为μ= Mg+mg Mg+mg.
8、上海市黄浦区08年1月期终测评卷10 8.如图所示,人的质量为M,物块的质量为m, 且M>m,若不计绳与滑轮的摩擦,则当人拉着绳向
右跨出一步后,人和物仍保持静止,则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 ( B D ) A.地面对人的摩擦力减小 B.地面对人的摩擦力增大 C.人对地面的作用力不变 D.人对地面的作用力增大
mg A. F tan mg C. FN tan
B.F=mgtanθ
O F
θ
D.FN=mgtanθ
P
解见下页
三力平衡的求解
解: 对小滑块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根据三角形定 则可得 mg FN F tan F θ mg FN sin mg
所以A正确。 提示:支持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即指向 圆心。
4.力的合成法:特别适合三个力平衡时,运用其中两力之
和等于三个力列方程.
5.图解法:常用于处理三个共点力的平衡问题,且其中
一个力为恒力、一个力的方向不变情形.
6.相似三角形法:在共点力的平衡问题中,已知某力的大
小及绳、杆等模型的长度、高度等,常用力的三角形与几
何三角形相似的比例关系求解.
7.正弦定理:如果物体受三个不平行力而处于平衡状态,
5、2009年广东中山市模考1. 5.如图1所示,用轻绳AO和OB将重为G的重物悬挂 在水平天花板和竖直墙壁之间处于静止状态,AO 绳水平,OB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 。则AO绳的 拉力T1、OB绳的拉力T2的大小与G之间的关系为 ( AC ) B A.T1=Gtanθ C
G B. T1 tan
2 4 4 -
图 - -
如图所示,力的三角形与几何三角形OBA相似,
设AO高为H,BO长为L,绳长为l,则由对应边成
比例可得 ,FN= G,F= G式
中G、H、L均不变,l逐渐变小,所以可知FN不变, B F逐渐变小.
2 4 4
2-1如图所示,两球A、B用劲度系数为k1的轻弹 簧相连,球B用长为L的细绳悬于O点,球A固定在O点正下方,且点O、 A之间的距离恰为L,系统平衡时绳子所受的拉力为F1.现把A、B间 的弹簧换成劲度系数为k2的轻弹簧,仍使系统平衡,此时绳子所受 的拉力为F2,则F1与F2的大小之间的关系为( ) A.F1>F2 B.F1=F2 C.F1<F2 D.无法确定
A
O θ G
图1
三力平衡的求解
G C. T2 cos D.T2=Gcosθ
6、苏北四市2010届第二次调研考试3 6.如图为一攀岩运动员正沿竖直岩壁缓慢攀登, 由于身背较重的行囊,重心上移至肩部的O点, 总质量为60kg。此时手臂与身体垂直,手臂与 岩壁夹角为53°。则手受到的拉力和脚受到的 作用力分别为(设手、脚受到的作用力均通过 重心O,g取10m/s2,sin53°=0.8, cos53°=0.6) ( A ) A.360N 480N O 53° B.480N 360 N C.450N 800N D.800N 450N 解见下页
则
“动态平衡”是指平衡问题中的一部分力是变力, 是动态力,力的大小和方向均要发生变化,所以 叫动态平衡,这是力平衡问题中的一类难题.解
决这类问题的一般思路是:把“动”化为“静”, “静”中求“动”.
Zx````xk
【例1】如图2-4-2所示,两根等长的绳子AB和BC吊 一重物静止,两根绳子与水平方向夹角均为60°.现保 持绳子AB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不变,将绳子BC逐渐缓 慢地变化到沿水平方向,在这一过程中,绳子BC的拉 力变化情况是( ) A.增大 B.先减小,后增大 C.减小 D.先增大,后减小
θ
4、广东省汕头市2008年模拟考试9 4.在如图所示装置中,两物体质量分别为m1、m2,悬
点a、b间的距离远大于滑轮的直径,不计一切摩擦,
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由图可知 ( A.α 一定等于β B.m1一定大于m2 C.m1一定小于2m2 D.m1可能大于2m2
A C
)
a
b
m1
m2
三力平衡的求解
与其余力的合力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说明:在进行一些平衡类问题的定性分析时,采用共点力
平衡的相关推论,可以使问题简化.
3.解决平衡类问题常用方法:
1.整体法与隔离法:正确地确定研究对象或研究过程, 分清内力和外力. 2.平行四边形定则和三角形定则:确定合矢量与分矢量 的关系. 3.正交分解法:物体受多个力的平衡情况.
பைடு நூலகம்
计,绳子又不可伸长,若平衡时弦AB所对应的圆心角为α, 求两物块的质量比m1∶m2.
图 - - 2 4 6
解析:如图所示,A环受m1g、m2g、FN三个力的作用,处于平衡
状态.图中θ= 得 又F=m1g,即 ,化简得 ,设m2g与FN的合力为F,由正弦定理
3-1 质点m在F1、F2、F3三个力作用下处 于平衡状态,各力的方向所在直线如图2-4-7所示, 图上表示各力的矢量起点均为O点,终点未画,则各 力大小关系可能为( ) A.F1>F2>F3 B.F1>F3>F2 C.F3>F1>F2 D.F2>F1>F3
解析:根据力的三角形与几何三角形相似得
,
由于OA、OB均恒为L,因此F1大小恒定,与弹簧的劲度系数无关, 因此换用劲度系数为k2的弹簧后绳的拉力F2=F1,B正确
【例3】如图2-4-6所示,小圆环A吊着一个质量为m2
的物块并套在另一个竖直放置的大圆环上,有一细线一端 拴在小圆环A上,另一端跨过固定在大圆环最高点B的一 个小滑轮后吊着一个质量为m1的物块,如果小圆环、滑 轮、绳子的大小和质量以及相互之间的摩擦都可以忽略不
3、巢湖市示范高中2010届上学期四校联考卷2 3.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质点静止地放在半径 为R的半球体上,质点与半球体间的动摩擦因数 为μ ,质点与球心的连线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 θ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地面对半球体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B.质点对半球体的压力大小为mgcosθ C.质点所受摩擦力大小为μ mgcosθ D.质点所受摩擦力大小为mgcosθ
【例4】如图2-4-8所示,一球A夹在竖直墙与三角劈B
的斜面之间,三角形劈的重力为G,劈的底部与水平
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劈的斜面与竖直墙面是光 滑的,问欲使三角劈静止不动,球的重力不能超过多 大?(设劈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图 - -
2 4 8
解析:本题两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故需分析好受力图示,列出平 衡方程求解.用正交分解法,对球和三角劈分别进行受力分析, 如图甲、乙所示.由于三角劈静止, 故其受地面的静摩擦 力.F≤Fmax=μFNB.由平衡条件有: 对球有: 对三角劈有 GA=FNcos 45°① FNB=G+FN′sin 45°③ F≤μFNB,⑤ 由①~⑥式解得:GA≤ FNA=FNsin 45°② F=FN′cos 45°④ FN=FN′⑥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