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题一 化学反应原理图像与图表综合分析

专题一 化学反应原理图像与图表综合分析

图b
①通过 BaO 和 Ba(NO3)2的相互转化实现 NOx的储存和还原。 储存 NOx 的物质是___B_a_O___。
②用 H2 模拟尾气中还原性气体研究了 Ba(NO3)2 的催化还原 过程,该过程分两步进行,图 b 表示该过程相关物质浓度随时间
的变化关系。第一步反应消耗的 H2 与 Ba(NO3)2 的物质的量之比 是__8_:_1____。
衡正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
(3)如果要进一步提高 H2S 的平衡转化率,除改变温度、压 强外,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____及__时__分__离__出__产__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的答题模板 叙特点(反应特点或容器特点)→变条件→定方向→得结论 (或结果)
解题思路:排除干扰信息的一般步骤:第一步,从储备的知 识中列出符合题中“部分”条件的所有可能;第二步,找到题目 中“剩余”的限定条件——即“题眼”,寻找“题眼”时要仔细 分析、深入推敲题中特殊的物质、特殊的现象、特殊的变化和特 殊的过程,准确理解其真正含义;第三步,从列出的所有可能中, 筛选出符合限定条件的信息。
(3)如果采用 NaClO、Ca(ClO)2 替代 NaClO2,也能得到较好 的烟气脱硫效果。
从化学平衡原理分析,Ca(ClO)2 相比 NaClO2 具有的优点是 形成_硫__酸__钙__沉__淀__,__反__应__平__衡__向__产__物__方___向__移__动__,__S_O_2_转__化__率__提__高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增大,H/M 逐渐增大;在 AB 段,MHx 与氢气发生氢化反应生
成氢化物 MHy,氢化反应方程式为 zMHx(s)+H2(g) zMHy(s)
ΔH1(Ⅰ);在 B 点,氢化反应2结束,进一步增大氢气压强,H/M 几乎不变。反应(Ⅰ)中 z=_y_-__x____(用含 x 和 y 的代数式表示)。 温度为 T1 时,2 g 某合金 4 min 内吸收氢 240 mL,吸氢速率 v= ____3_0___ mL·g - 1·min - 1 。 反 应 Ⅰ 的 焓 变 ΔH1____<____0( 填 “>”“<”或“=”)。
专题一 化学反应原理图像与图表综合分析
一、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示例 1】 在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 H2S,发生反应 2H2S(g) 2H2(g)+S2(g) ΔH=+169.8 kJ·mol-1。下图为 H2S 气体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
(1)图中压强(p1、p2、p3)的大小顺序为_p_1<_p_2_<_p_3_,理由是 该__反__应__的_正__反__应_是__气__体__分_子__数__增_大__的__反__应_,__其__他_条__件__不__变_时__,_。减小压
②海水中含有 Ca2+、Mg2+、HCO- 3 等杂质离子,处理过程中 装置的阴极易产生水垢,其主要成分是 Mg (OH)2 和 CaCO3。生 成 CaCO3 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C_a_2_+_+__H__C_O_- 3_+__O__H_-_=_=__=_C_a_C_O__3↓___+__H_2_O___________。
问题 2
【训练 3】 SO2 是主要的大气污染气体,利用化学反应原 理是治理污染的重要方法。工业上用 Na2SO3 吸收尾气中 SO2 使 之转化为 NaHSO3,再以 SO2 为原料设计原电池,然后电解(惰性 电极)NaHSO3 制取 H2SO4,装置如下:
(1)甲图中 A 电极反应式为 ___S_O__2+__2_H__2_O_-__2_e_-_=_=_=_4_H__+_+__S_O_24_-_____________。 (2)甲图中 B 与乙图___D_____(填“C”或“D”)极相连,进 行电解时乙图 Z 中 Na+向__Y______(填“Y”或“W”)中移动。
(2)η 表示单位质量贮氢合金在氢化反应阶段的最大吸氢量 占其总吸氢量的比例,则温度为 T1、T2 时,η(T1)__>______η(T2)(填 “>”“<”或“=”)。当反应(Ⅰ)处于图中 a 点时,保持温度不 变,向恒容体系中通入少量氢气,达到平衡后反应(Ⅰ)可能处于 图中的_____c___点(填“b”“c”或“d”)。
_温__度__升__高__,__C_O__含__量__升__高__,__C_O__2 _含__量__减__少__,__反__应__向__生。成 CO 的方向进行
(2)SCR 和 NSR 技术可有效降低柴油发动机在空气过量条件 下的 NOx 排放。
NSR(NOx 储存还原)工作原理: NOx 的储存和还原在不同时段交替进行,如图 a 所示。
__N_O__溶__解__度__较__低__(_或__脱__硝__反__应__活__化__能__较__高__)__________。
(2)在不同温度下,NaClO2 溶液脱硫、脱硝的反应中 SO2 和 NO 的平衡分压 pc 如图所示。
由图分析可知,反应温度升高,脱硫、脱硝反应的平衡常数 均____减__小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_温__度__较__低__,__反__应__速__率__慢__;__压__强__太__大__,__成__本__高________。
二、电解质溶液与能量转化 【示例 2】 H3PO2 也可用电渗析法制备。“四室电渗析法” 工作原理如图所示(阳膜和阴膜分别只允许阳离子、阴离子通 过):
问题 1:分析产品室可得到 H3PO2 的原因? 阳极室的 H+穿过阳膜扩散至产品室,原料室的 H2PO- 2 穿 过阴膜扩散至产品室,二者反应生成 H3PO2
(3)阴极是亚硫酸氢根离子反应生成亚硫酸根离子和氢气,
电极反应式为 2HSO- 3 +2e-===2SO23-+H2↑。右侧为阳极室,电 极反应式为 HSO- 3 +H2O-2e-===SO24-+3H+。
【训练 4】 海水淡化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淡化前需对海 水进行预处理。
(1) 通 常 用 明 矾 [K2SO4·Al2(SO4)3·24H2O] 作 混 凝 剂 , 降 低 浊 度。明矾水解的离子方程式是
解析:
(1)从题目信息可知,二氧化硫反应生成硫酸,所以二氧化 硫作负极,失去电子和水结合生成硫酸,电极反应式为 SO2+ 2H2O-2e-===4H++SO24-。
(2)甲图中 A 为负极,B 为正极,因为乙图中 C 极附近加入 亚硫酸氢钠得到亚硫酸钠,说明氢元素化合价降低生成氢气,所
以 C 极为阴极,连接电源的负极,即 A 连接 C,B 连接 D;进 行电解时乙图中钠离子向阴极移动,即向 Y 中移动。
__A_l_3+_+__3_H__2O_____A__l(_O_H__)3_(_胶__体__)_+__3_H_+_________________。
(2)用下图所示 NaClO 的发生装置对海水进行消毒和灭藻处 理。
①装置中由 NaCl 转化为 NaClO 过程中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2C__Cl__2l__+-__+__2__O2__HH____2-O__=__==电__==__=C解__=l__O=__2-__O+____HC__-__l+-__+__C__H__l2__↑2__O__+____H__2__↑__________________、 , 总的离子方程式: ___C_l_-_+__H__2O__=电_=_=解_=_=_C__lO__-_+__H_2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每隔 5~10 min 倒换一次电极电性,可有效地解决阴极
的结垢问题。
试用电极反应式并结合必要的文字进行解释: 阴极_结__垢__后__倒__换__电__极__电__性__,__阴__极__变___为__阳__极__,__其__电__极__反__应__为___2。Cl --2e-===Cl2↑,产生的氯气与水发生反应:Cl2+H2O HCl +HClO,使该电极附近溶液呈酸性,从而将 Mg(OH)2 和 CaCO3 溶解而达到除垢的目的
问题 2:早期采用“三室电渗析法”制备 H3PO2:将“四室 电渗析法”中阳极室的稀硫酸用 H3PO2 稀溶液代替。并撤去阳极 室与产品室之间的阳膜,从而合并了阳极室与产品室。其缺点是
产品中混有___H_3_P_O_4_杂质。该杂质产生的原因?
H2PO- 2 或 H3PO2 被氧化
解题思路: 问题 1
强使平衡正向移动,H2S 的平衡转化率增大,由图像上看,相同温度,p1 条件下 H2S 的平衡转化率最大,p3 条件下 H2S 的平衡转化率最小
(2)该反应平衡常数大小:K(T1)____<____(填“>”“<”或 “=”)K(T2),理由是_该__反__应__正__向__是__吸___热__反__应__,__升_。高温度,平
已知:TiO2(s)+2Cl2(g)===TiCl4(g)+O2(g) ΔH1=+175.4 kJ·mol-1
2C(s)+O2(g)===2CO(g) ΔH2=-220.9 kJ·mol-1
问题:氯化过程中 CO 和 CO2 可以相互转化,根据如图判断: CO2 生成 CO 反应的 ΔH____>____0(填“>”“<”或“=”), 判断依据:
(3)该电解池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___2_H_S_O__- 3 _+__2_e_-_=_=_=_2_S_O__23-_+__H__2↑____________________;
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___H_S_O__- 3 _+__H_2_O_-__2_e_-_=_=_=__S_O_24_-_+__3_H_+________________。
【训练 2】 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CO(g)+ 2H2(g) CH3OH(g) ΔH=-90.1 kJ·mol-1,下图是温度、压强 与上述反应中 CO 转化率的关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