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高中化学热点图像解题技巧.doc

2020高中化学热点图像解题技巧.doc

高中化学热点图像解题技巧2020年《考试说明》中(一)对化学学习能力的要求:(2)能够通过对实际事物、实验现象、模型、图形、图表等的观察,以及对自然界、生产、生活和科学实验中化学现象的观察,获取有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并运用分析、比较、概括、归纳等方法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初步加工和应用的能力。

(3)能够敏捷、准确地获取试题所给的相关信息,并与已有知识整合,在分析评价的基础上应用新信息的能力。

近年来,在高考化学试题尤其是新课程高考试题中凸现出了一种新的题型—动态多变量图像题。

此类试题的主要特点是:(1)图像在一个坐标系上有多个变化量,图像较为复杂;(2)图像中隐含信息量大,对学生读图获取信息能力的要求较高;(3)由于多变量的存在,要求学生会多角度、多层面去思考和探究问题,有效的考查了学生综合分析、推理判断能力。

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是:(1)看清横、纵坐标代表的含义,理解图示化学曲线的意义;(2)理清图像变化的趋势,重点把握起点、拐点、终点。

突破口在于抓住图像中关键点的含义,在此基础上结合化学原理作出正确的判断。

1.(09年全国理综Ⅱ·27)(15分)某温度时,在2L密闭容器中气态物质X和Y反应生成气态物质Z,它们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表所示。

(1)根据下表中数据,在由图中画出X、Y、Z的物质的量(n)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t/min X/mol Y/mol Z/mol0 1.00 1.00 0.001 0.90 0.80 0.203 0.75 0.50 0.505 0.65 0.30 0.709 0.55 0.10 0.9010 0.55 0.10 0.9014 0.55 0.10 0.90(2)体系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列式计算该反应在0~3min时间内产物Z的平均反应速率: 。

(4)该反应达到平衡时反应物X 的转化率α等于 。

(5)如果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改变实验条件(温度、压强、催化剂)得到Z 随时间变化的曲线①、②、③(如右图所示)则曲线①、②、③所对应的实验条件改变分别是:① ② ③ 。

答案:(15分) (1)见右图所示 (2)X +2Y 2Z(3)11min L mol 083.0min3L 2mol50.0--⋅⋅=⨯(4)45%(5)升高温度 加入催化剂 增大压强2、铁在热的稀HNO 3中反应,其主要还原产物为N 2O ,而在冷的稀HNO 3中反应,其主要还原产物为NO ,当溶液更稀时,其还原产物为NH 4+。

请分析右图,回答有关问题。

(1)假设在任一气体产生的曲线段内只有一种还原产物,试配平由b 点到c 点时的化学反应方程式:Fe +HNO 3 ----- Fe(NO 3)3 + + H 2O(2)判断从O 点到c 点时的还原产物,应为 ,(3)a 点到b 点时产生还原产物为 ,其原因是(4)已知达到d 点时反应完全结束,此时溶液中的主要阳离子为 。

分析投入金属铁的物质的量之比 = 。

2、【思路探究】 根据题意可知, 题给出的图象可分为两部分,其一为H +浓度随n(Fe) 的改变情况;其二为产生气体的体积随n(Fe)的改变情况,从题给条件知铁在冷稀HNO 3中生成NO ,在热稀HNO 3中生成N 2O ,Fe 与HNO 3 反应为放热反应。

故图像中:oa 段产物为NO ;ab 段产物为N 2O ;bc 段产物为NH 4+气体总体积为一定值;cd 段 H +耗尽无气体产n c (Fe)n d (Fe)生,是Fe与Fe(NO3)3反应,气体总体积也为一定值。

【参考答案】(1)8Fe+30HNO3 === 8 Fe(NO3)3 + 3NH4NO3+ 9H2O(2)NO (开始为冷的稀HNO3)(3)N2O ;反应为放热反应,当温度升高后,则生成N2O。

(4)Fe2+2:3 [ 2Fe(NO3)3 +Fe ===3Fe(NO3)2]3.(09年宁夏理综·28)(14分)2SO 2(g)+O2(g) 2SO3(g)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已知1mol SO2(g)氧化为1mol SO3的ΔH=—99kJ·mol—1.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C分别表示、,E的大小对该反应的反应热有无影响?。

该反应通常用V2O5作催化剂,加V2O5会使图中B点升高还是降低?,理由是;(2)图中△H= KJ·mol—1;(3)V2O5的催化循环机理可能为:V2O5氧化SO2时,自身被还原为四价钒化合物;四价钒化合物再被氧气氧化。

写出该催化循环机理的化学方程式;(4)如果反应速率v(SO2)为0.05 mol·L—1·min—1,则v(O2)= mol·L—1·min—1、v(SO3)= mol·L—1·min—1;(5)已知单质硫的燃烧热为296 KJ·mol—1,计算由S(s)生成 3 molSO3(g)的△H (要求计算过程)。

答案:(1)反应物能量生成物能量(2)无降低因为催化剂改变了反应的历程使活化能E降低(3)—198 (4)SO2 +V2O5=SO3+2VO24VO2+ O2=2V2O5(4)0.025 0.05(5)S(s)+O 2(g) =2SO2(g)△H1=—296 KJ·mol—1,SO2(g)+1/2O2(g) SO3(g) △H2=—99 KJ·mol—13S(s)+9/2O2(g)=3SO3(g) △H=3(△H1+△H2)=—1185 KJ·mol—14、辉钼矿(MoS2)是钼最重要的矿物。

下图是辉钼矿多层焙烧炉的示意图,其中1,2,3,…是炉层编号。

580,600,610,…是各炉层的温度(℃)。

图中给出了各炉层的固体物料的摩尔百分组成。

已知:MoS2焙烧生成1molMoO3的反应热为△H1= -1011KJ/mol,MoO2氧化生成1molMoO3的反应热为△H2= -154KJ/mol。

试回答:空/燃比AB CA :NO XB :COC :碳氢化合物12 13 14 15 16 17 18(1)辉钼矿焙烧生成MoO 3的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是: ;指出辉钼矿焙烧生成的尾气对环境的一种危害: 。

(2)第6炉层存在的固体物质分别是: ;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3)辉钼矿焙烧生成MoO 3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4)图中表明,中间炉层(4~6)可能存在一种“固体+固体→固体+…”的反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通过(3)和(4)你能解释为什么中间炉层(4~6)的炉温比上下炉层的炉温低吗?。

答案:(1)Mo 和S ;形成酸雨(合理即得分)。

(每空各1分) (2)MoS 2、MoO 3、MoO 2;1:1:3。

(每空各1分)(3)MoS 2 (s)+ 3.5O 2 (g)= MoO 3(s) + 2SO 2(g) △H 1=-1011KJ/mol.(2分) (4)MoS 2 + 6MoO 3 = 7MoO 2 + 2SO 2(不标条件不扣分)(2分)(5)由① MoS 2 (s)+ 3.5O 2 (g)= MoO 3(s) + 2SO 2(g) △H 1=-1011KJ/mol 和 ② MoO 2(s)+ 0.5O 2 (g)= MoO 3(s) △H 2=-154KJ/mol 得反应③MoS 2 (s)+ 6MoO 3 (s)= 7MoO 2 (s)+ 2SO 2(g) △H 3=△H 1-7△H 2=-1011KJ/mol-(-154KJ/mol)×7=67KJ/mol,因为△H 3>0,故反应③是吸热反应,因其发生在中间层,故炉温降低。

(4分)5、稀薄燃烧是指汽油在较大 空./. 燃. 比.(空气与 燃油气的体积比)条件下的燃烧。

随着全球能 源危机的加剧,稀薄燃烧技术的研究受到了人 们的重视,但稀薄燃烧时,常用的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不能有效地将NO x转化为N2。

不同空./ .燃.比.时汽车尾气中主要污染物的含量变化如右图所示。

⑴稀薄燃烧技术除能节约能源外,还具有的优点是_________(填一项)。

排放到大气中的NO x会导致酸雨、_____ ____等环境问题(填一项)。

⑵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按下列流程探究不同催化剂对NH3还原NO反应的催化性能。

若控制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在催化反应器中装载不同的催化剂,将经催化反应后的混合气体通过滴有酚酞的稀硫酸溶液(溶液的体积、浓度均相同)。

为比较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性能,需要测量并记录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_。

⑶若某一催化剂能同时催化NH3等还原性气体与NO x的反应。

将该催化剂分别用于催化还原含等物质的量NO x的两种气体:①纯NO气体,②汽车尾气。

消耗NH3的物质的量较多的可能是______(填字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①B.②C.都有可能5、【思路探究】(1)从坐标系多变图中可以看出:随着空/ 燃比的增大,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CO和碳氢化合物的含量均变得很小(但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不能有效地将NO x 转化为N2),这说明燃烧越充分,污染物CO和碳氢化合物是很好的得到了控制。

故稀薄燃烧技术除能节约能源外,另外的优点也就是减少CO和碳氢化合物的污染,而NO x却不一定能够得到控制。

(2)控制相同的化学实验条件,来比较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性能,也就只能看催化剂使化学反应发生的快与慢,即溶液[滴有酚酞的稀硫酸溶液(溶液的体积、浓度均相同)]显色所需要时间的多少。

(3)消耗NH3物质的量的多少,这主要取决于汽车尾气中污染物成分的含量问题,问题的回答属于一个开放性问题,故有多种答案,但要一一对应。

【参考答案】(1)减少CO和碳氢化合物的污染;光化学烟雾或破坏臭氧层(2)溶液显色所需要的时间(3)A汽车尾气中含有一定量的CO和碳氢化合物,少消耗NH3;或B,汽车尾气中含有一定量的NO2,多消耗NH3;或C,汽车尾气中同时含有CO、碳氢化合物等还原性气体和NO2等氧化性气体,二者相对含量的不同可导致消耗NH3的增多或减少。

6、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测定果汁中Vc含量,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实验。

Ⅰ实验原理将特定频率的紫外光通过装有溶液的比色皿,一部分被吸收,通过对比入射光强度和透射光强度之间的关系可得到溶液的吸光度(用A表示,可由仪器自动获得)。

吸光度A的大小与溶液中特定成分的浓度有关,杂质不入射光透射光比色皿产生干扰。

溶液的pH对吸光度大小有一定影响。

Ⅱ实验过程⑴配制系列标准溶液。

分别准确称量质量为1.0mg、1.5mg、2.0mg、2.5mg的标准Vc试剂,放在烧杯中溶解,加入适量的硫酸,再将溶液完全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定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