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必修1重点难点习题集(图象题)1、将一定质量的Mg-Al合金投入到100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HCl中,合金全部溶解,向所得溶液中滴加5mol/LNaOH溶液至过量,生成沉淀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如下图所示。
求:(1)原合金中Mg、Al质量各多少克?(2)HCl的物质的量浓度。
2、向含0.02molAl3+的明矾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的Ba(OH)2溶液时,产生沉淀的质量y(g)与Ba(OH)2溶液的体积x(mL)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求图中:V1= ;V2= ;m1= ;m2= 。
3、向100mL1mol/L硫酸铝铵[NH4Al(SO4)2]溶液中,逐滴加入1mol/L的Ba(OH)2溶液。
(1)直到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达最大值,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依次是:。
(2)随着Ba(OH)2溶液加入,沉淀总的物质的量(y轴)与Ba(OH)2溶液的体积(x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则A、C两点对应的Ba(OH)2溶液体积为:A mL;C mL4、取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两份,每份50mL。
向其中分别通入一定量的CO2气体,随后各取溶液10mL,并分别加水稀释到100mL。
分别向稀溶液后的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的盐酸,产生CO2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与所加入的盐酸的体积之间的关系如下图(a)(b)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1)在(a)情况下,溶质为(写化学式) ,其物质的量之比是,标准状况下CO2气体的体积为。
(2)在(b)情况下,溶质为(写化学式) ,其物质的量之比是,标准状况下CO2气体的体积为。
(填空题)3、锌酸(H2ZnO2)盐不同于铝酸(H3AlO3)盐,锌酸盐能稳定存在,如锌酸钠:Na2ZnO2,铝酸盐则不稳定,极易转化为偏铝酸盐,如铝酸对应的钠盐是偏铝酸钠(NaAlO2),而非铝酸钠(Na3AlO3)。
(1)ZnO类似于Al2O3,也是两性氧化物,试完成:Al2O3与NaOH(aq)的反应:;ZnO与NaOH(aq)的反应:。
(2)Zn(OH)2类似于Al(OH)3,也是两性氢氧化物,试完成:Al(OH)3与NaOH(aq)的反应:;Zn(OH)2与NaOH(aq)的反应:。
4、有一透明溶液,可能含有较大量的NH4+、Mg2+、Fe3+、Al3+、Cu2+、Na+、H+、SO42-、CO32-中的一种或几种,取此溶液做下列实验:①取少量溶液加入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②取少量溶液加入过氧化钠粉末,溶液中有白色沉淀产生并逸出无色无味的气体,加入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与析出沉淀的物质的量如图所示,推断:(1)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
(2)溶液中肯定不含有的离子是。
(3)可能含有的离子是。
5、将铁粉、铜粉、氯化铁溶液和氯化铜溶液混合于某容器中充分反应(假定容器不参与反应)。
试判断下列情况下,溶液中存在的金属离子和金属单质(1)若铁粉有剩余,则容器中不可能有;(2)若氯化铜和铜有剩余,则容器中不可能有;(3)若氯化铁和氯化铜有剩余,则容器中不可能有;一定有;(4)若氯化铁有剩余,则容器中不可能。
6、某学生课外活动小组利用右图所示装置分别做如下实验:在试管中注入某无色溶液,加热试管,气球膨胀且溶液变为红色,冷却后恢复无色,则此溶液可能是溶液;加热时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的原因是。
在试管中注入某红色溶液,加热试管,溶液颜色逐渐变浅,冷却后恢复红色,则原溶液可能是溶液;加热时溶液由红色逐渐变浅的原因是。
8、用滴管将新制的饱和氯水慢慢滴入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当滴到最后一滴时红色突然褪去。
试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保存饱和氯水的方法是。
(2)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两种:①;②。
(推断题)1、A为两种金属组成的合金,发生如下图所示的变化:试填写以下空白:(1)合金A由和组成(2)写出下列变化的离子方程式C→E。
D→F。
2、下列物质之间能够发生如下图所示的化学反应。
合金由两种金属组成,取C溶液进行焰色反应,则火焰呈黄色。
在反应中产生的水均未在图中标出。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M ,H 。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情况G→H。
(3)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B+C。
D→K。
3、室温下,单质A、B、C分别为固体、黄绿色气体、无色气体,在合适反应条件下,它们可以按下图所示进行反应,又知E溶液是无色的。
请回答:(1)A是,B是,C是。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4)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4、下图A、B、C、D、E、F六种物质中除D为单质外其余均是常见的化合物,E和F的水溶液均呈碱性,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1)A、B、D的化学式A ,B ,D 。
(2)E和F可相互转化,图中己标明F向E转化的关系,请写出E转化为F的化学方程式:。
5、下图中每一方格表示的有关的一种反应物和生成物。
己知B是一种单质,其余物质都是含有B元素的化合物;C是一种钠盐;E是C对应的酸;B和D的晶体都是高熔点、坚硬的固体,且D为B的氧化物(其它不含B元素的反应物及各步添加的必要试剂和反应条件均己略去)。
(1)写出A、D、E的化学式:A ;D ;E 。
(2)在工业上,用碳在高温下还原D的方法可制得含少量杂质的B,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A和B的互变在工业上的实际意义是。
(3)写出D→C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6、从物质A(某正盐)的水溶液出发有下图所示的一系列变化。
写出A、B、C、D、E、F的化学式:A ,B ,C ,D ,E ,F 。
7、下图所示的每一个方格表示有关的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其中A、C为无色气体。
请填写下列空白。
(1)物质X是,C是,F是。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
(3)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是。
8、A、B是两种有刺激性气味气体。
试根据下列实验事实填空。
(1)写出A~F各物质的化学式:A ,B ,C ,D ,E ,F 。
(2)写出A、B跟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9、下面框图中各单质和化合物间有以下转化关系,且组成各单质和化合物的元素为核电荷数是1~18的元素。
请根据框图关系判断。
(1)单质A是,单质B一定是(填“金属”或“非金属”)(2)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甲,乙,丙,丁。
10、A、B、C、D、E代表单质或化合物,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A为地壳中含量仅次于氧的非金属元素的单质,其晶体结构与金刚石相似。
(1)A的化学式为,最高化合价为。
(2)B和碳反应生成A和E的化学方程式为。
(3)C的化学式为,D的化学式为。
(实验题)1、某校化学实验兴趣小组在“探究卤素单质的氧化性”的系列实验中发现:在足量的稀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1-2滴溴水,振荡后溶液呈黄色。
(1)提出问题:Fe3+、Br2谁的氧化性强?(2)猜想:①甲同学认为氧化性:Fe3+>Br2,故上述实验现象不是发生化学反应所致,则溶液呈黄色是含所致。
②乙同学认为氧化性:Br2> Fe3+,故上述实验现象是发生化学反应所致,则溶液呈黄色是含所致。
(3)设计实验并验证丙同学为验证乙同学的观点,选用下列某些试剂设计出两种方案进行实验,并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证明了乙同学的观点确实是正确的。
供选用的试剂:a.酚酞试液 l4 c.无水酒精 d.KSCN溶液请你在下表中写出选用的试剂及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试剂填序号)选用试剂实验现象方案1方案2(4)结论氧化性:Br2> Fe3+。
故在足量的稀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1—2滴溴水,溶液呈黄色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实验后的思考①根据上述实验推测,若在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首先被氧化的离子是。
2、己知H2的爆炸极限是4.0%~74%(体积分数)。
某H2中含有0.8%的O2,甲学生用它还原CuO,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开始,应将酒精灯放在a管的(填“左端”“中端”或“右端”)。
然后,使酒精灯缓缓向另一端移动,以保证CuO完全被还原。
(2) a管右端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a管中石棉绒的作用是。
a管中Cu网的作用是。
3、下图是实验室制取SO2并验证SO2某些性质的装置图。
试回答: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中的实验现象为,此实验说明SO2是氧化物。
③的品红溶液,证明SO2有。
④中的实验现象为,此实验说明SO2有性。
⑤中的实验现象为,此实验说明SO2有性。
⑥的作用是,反应方程式是。
4、氨气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氮气和水。
利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可测定氨分子的组成(图中夹持、固定装置均略去。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氨气与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在A的锥形瓶中放入氢氧化钠固体的目的是。
(3)在干燥管B里不能选用的干燥剂是(填序号)。
①碱石灰②生石灰③五氧化二磷④氢氧化钠(4)在C的玻璃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5)E装置中盛有浓硫酸的目的是。
(6)待实验完毕后,若实验测得N2的体积(折算标准状况下)为aL,则被还原的氧化铜的物质的量为mol;若测得干燥管D增重bg,则氨分子中氮、氢的原子个数比为。
(用含a、b字母的代数式表示)(7)上述实验中,如果省去B装置,测定氨分子组成的氮、氢原子个数的比值将会(填“增大”“减小”或“无影响”)5、实验室用稀硝酸与铜反应制备NO气体,如果采用如下图Ⅰ装置(瓶内加入稀硝酸和铜片,必要时可加热),实验效果不十分理想,因为观察到的现象不能有力证明反应产物是NO。
有人设计了图Ⅱ装置(橡皮塞下端连有铜丝圈),用来做该实验可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1)用Ⅰ装置做实验时,用排水法收集到的气体中的颜色为色;实验过程中由于,不易观察到生成,从而不能有力证明反应产物是NO。
(2)用Ⅱ装置做实验时,将有关操作补充完全:①将分液漏斗的活塞打开,从U形管的B侧管口注入稀硝酸,一直注到为止。
②关闭活塞,用酒精灯在U形管的A侧加热,当时,立即撤去酒精灯。
(3)完成下列问题:①反应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自动停止?答:。
可在何处观察到无色的NO气体?答:。
②如果将分液漏斗的活塞慢慢打开,可立即观察到哪些明显现象?答:。
6、为验证“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某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装置,图中B管的容积是A管的2倍,活塞K1、K2、K3、K4、K5均关闭(固定装置和尾气处理装置略);HCl和NH3均不溶于石蜡油,也不与之反应。
(1)在A管中充满与大气压强相等的干燥HCl气体,操作是。
控制活塞K4、K5,调节C,使B管充满与A管同压的干燥NH3。
(2)缓缓开启K3,A管中的现象是。
要达到实验目的,当反应完成并恢复到室温时,B管中预期的现象是;若观察不到预期现象,主要原因是。
7、如下图所示是一个制取氯气并以氯气为原料进行待定反应的装置,其中各试剂瓶装的试剂为:B-氢硫酸、C-碘化钾淀粉溶液、D-水、F-紫色石蕊试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