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实验报告
课程:机能学实验系级班
姓名:学号:
组员:
实验原理
1,硫酸镁不同给药途径,药理作用不同:口服,泻下、利胆;注射,松弛平滑肌,肌肉松弛,降压;外敷,消炎祛肿。
2,氯丙嗪广泛引起中枢抑制,抑制延髓催吐化学感受区及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不同剂型对氯丙嗪的吸收效果不同。
3,钙离子对钠通道有屏蔽作用,可降低心肌兴奋性和传导性,快速注射钙离子使血钙浓度升高导致房室传导阻滞、心脏骤停等。
而慢速注射可由血液稀释,引起的不良反应较弱。
4,尼克刹米可直接兴奋延髓呼吸中枢或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
过量导致中枢兴奋及惊厥。
5,胰岛素是机体唯一降血糖的激素。
机体血糖突然降低会导致脑缺氧,产生心悸、出汗、、动物发生惊厥、抽搐等现象。
可用葡萄糖解救。
【实验目的】
1.观察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2.比较不同剂型、剂量、给药速度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3.观察胰岛素的降低血糖作用,胰岛素惊厥的表现并掌握其解救方法。
【实验动物】
动物:小白鼠
药品:10%硫酸镁、墨汁生理盐水0.1%氯丙嗪水溶液0.1%氯丙嗪阿拉伯胶溶液(含10%阿拉伯胶溶液)1% CaCl2 溶液 1.25%尼可刹米溶液5%尼可刹米溶液10%尼可刹米溶液40U/ml胰岛素溶液、50%葡萄糖
器材:注射器(1ml 5ml 10ml 20ml) 小鼠笼、天平、大镊子、小鼠灌胃器大烧杯剪刀
【实验步骤】
一、观察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1)称量体重,将小鼠分为1,2,3三组,每组1只.
(2)1号小鼠腹腔注射0.3ml/10g的硫酸镁溶液,2号小鼠灌胃0.3ml/10g硫酸镁墨汁溶液,3号小鼠灌胃0.3ml/10g生理盐水溶液。
观察现象
二、不同剂型、剂量、给药速度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1.不同剂型
1)称量体重,将小鼠分为甲、乙两组,每组两只。
2)甲组小鼠皮下注射0.2ml/10g的0.1%的氯丙嗪水溶液,乙组小鼠皮下注射0.2ml/10g 的0.1%的氯丙嗪阿拉伯胶溶液,观察并记录小鼠入睡的时间。
2.不同给药速度
1)称量体重,将小鼠分为1#、2#两组,每组一只。
2)1#小鼠尾静脉注射0.25ml/10g的1%Cacl溶液,10s注射完,2#小鼠尾静脉注射
0.25ml/10g的1%Cacl溶液,3min注射完,观察小记录鼠生存情况。
3.不同剂量
1)称量体重,将小鼠分为1、2、3三组,,每组一只。
2)1、2、3号依次分别腹腔注射0.10ml/10g的1.25%,5%,10%的尼可刹米溶液,观察记录小鼠出现惊厥的现象及时间。
三、观察胰岛素的降低血糖作用,胰岛素惊厥的表现并掌握其解救方法。
(1)称量体重,将小鼠分为1,2,3三组,每组一只。
(2)1、2号小鼠腹腔注射0.3ml/10g胰岛素,观察现象,1号小鼠备用50%葡萄糖0.3ml/10g 进行解救。
3号小鼠腹腔注射0.3ml/10g生理盐水作为对照。
【实验结果】
1.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2.不同剂型、剂量、给药速度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⑴不同剂型
⑵不同给药浓度
⑶不同给药速度
3.胰岛素过量反应的解救
【实验讨论】
1.灌胃硫酸镁墨汁小鼠总计3只,但无一只实验成功。
其原因如下:
①号小鼠灌胃几分钟后进入假死状态,触之无任何反应,瞳孔开大变黑,自认为其已经
死亡。
解剖后发现其心脏微弱跳动,频率及振幅及其微弱,遂将其处死。
寻其腹腔未见其胃肠中含有墨汁,怀疑灌胃失败注入胸腔。
打开胸腔后其胸膜变黑,皮下出现大片瘀血块。
推测灌胃时灌胃针进入支气管突破肺组织,导致肺部出血,使小鼠进入休克状态。
②号及③号小鼠灌胃成功,表现与平常无异,无腹泻现象,初步怀疑其胃内有内容物,
导致硫酸镁无法被吸收。
30分钟后解剖,发现其贲门胃部变黑,还有少量气体与大
量食糜。
证实猜想无误,小鼠实验前未进行禁食处理。
图如下:
2.第一次给小鼠尾静脉快速注射CaCl₂溶液时,小鼠出现肌颤,立即死亡,未出现尿失禁现
象
第二只小鼠尾静脉慢速注射CaCl₂溶液,未能成功。
原因有三:1.第一次操作手法不够娴熟。
2.注射针头太粗。
3.注射时成功插入后,针头跑针。
3.注射氯丙嗪水溶液的两只小鼠均出现睡眠后惊厥现象。
怀疑与氯丙嗪导致的睡眠易被唤醒
有关。
【实验结论】
1.不同剂型对药物作用也有很大影响;
2.加快给药速度,小鼠对药物反应更迅速,敏捷;
3.增大给药剂量,小鼠发作更快,症状更明显,更剧烈;
完成报告: 2018 年11 月24 日批改报告: 年月日
教师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