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透镜
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使得射向天花板的光能在屏幕上成像。
学生观察、讨论
(三)、放大镜
师:放大镜也是凸透镜,是最常用的光学仪器之一。
师:请同学们用放大镜看书上的字,并改变放大镜到字的距离,观察字的放大情况。
生:能成放大的像,但这个像与投影仪所成的像是不同的,它是正立的虚像,并且像与物体在同一侧。
课题
生活中的透镜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经历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模拟相机的制作和使用,获得成功的愉悦。
●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学生通过实验总结
三、小结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知识。
总结、巩固
四、作业
1、2
板
书
设
计
3.2、生活中的透镜
一、 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二、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三、 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课后记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生:想想做做:制作模型照相机
让学生自己动的投影镜头是什么透镜?
生:凸透镜
教师演示:
把投影仪上的平面镜(反光镜)取下,投影片放到载物台上。在天花板上就能得到投影片图案清晰的像。观察相的大小、正倒。
投影仪上有一个相当于凸透镜的镜头,投影片上的图案通过这个凸透镜形成一个放大的像。
重
点
透镜在日常生活中应用。
难点
透镜在日常生活中应用。
教
具
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问题与情景
师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师:照相机、放大镜、投影仪等光学仪器的主要部件都是透镜。成像的原理是怎样的?这一节我们就来学习生活中的透镜。
师提问:
1、什么是凸透镜和凹透镜?
2、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是什么?
学生:思考回答。
巩固知识
二、进行新课
(一)、照相机
师:出示真实的照相机,让学生仔细观察照相机的镜头。
师:镜头的作用相当于那种透镜?
生:凸透镜
师讲述: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聚在胶卷上,形成一个缩小的像。胶卷上涂着一层对光敏感的物质,它在暴光后发生化学变化,物体的像就被记录在胶卷上,经过显影、定影后成为底片,再用底片洗印就可以得到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