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字创作》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集字创作的方法并能通过集字的仿作创作出一幅书法作品。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利用字帖、书法字典等工具完成集字创作。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在集字创作的过程中,了解书法作品中字法和章法中的大小、宽窄、疏密、粗细等对比关系,认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矛盾与统一的中和之美的审美观念。
二、教学重点
在所学书体的基础上学会集字创作,完成一幅书法作品。
三、教学难点
对集字创作中的节奏变化及对比关系的把握。
四、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课件出示《集字圣教序》图片
教师提问:哪位同学认识这是什么碑帖?学生答:《集字圣教序》
教师提问:哪位同学能讲一下关于《集字圣教序》的背景知识呢?学生回答。
(唐太宗亲为作序,太子李治为其作记。
后来,长安弘福寺僧人怀仁从唐内府所藏王羲之行书遗墨中集字,将太宗序、太子记以及太宗答、太子笺答、玄奘所译心经等五种集出。
唐高宗咸亨三年由诸葛神力勒石,朱静藏镌刻,将其共刻一石而立。
此碑计三十行字,行八十三字至八十八字不等,碑高三米多,宽一点四米多,碑首刻有七佛像,因而此碑又名“七佛圣教序”。
现此碑存于西安碑林。
因此碑由王羲之真迹中直接摹出,故为历代书家所重,亦是学习行书的最佳范本之一。
)
教师总结:《集字圣教序》是唐代僧人怀仁经历了二十五年时间集王羲之的字创作出的一幅对后人影响深远的作品。
课件出示:宋代书法家米芾在《海岳名言》中说道:吾书小字行书,有如大字。
唯家藏真迹跋尾,间或有之,不以与求书者。
心既贮之,随意落笔,皆得自然,备其古雅。
壮岁未能立家,人谓吾书为集古字,盖取诸长处,总而成之。
既老始自成家,人见之,不知以何为祖也。
教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集字创作。
出示课题:集字创作
(二)讲授新课
教师:同学们,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基本知道了集字创作,那么谁来说一下到底什么是集字创作呢?
学生回答
(1)小组讨论,填写表格。
教师:夏天到了,我们就以扇面形式来学习集字创作。
下面小组讨论以下内容:
课件:确定集字内容、书体
集字创作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什么问题?怎么办?(可能会遇到没有写过的字,字典查不到的字)
怎么落款?
(2)小组讨论后小组代表发言。
教师简单总结。
(3)学生集字创作。
教师:下面同学们就根据自己确定的内容和书体进行集字创作。
(三)作品展示、评价
(1)小组评价。
教师:同学们已经基本完成一幅作品的创作,下面请一组的同学对小组内的作品做一下评价(学生举手评价)。
(2)请二组的同学相互评价一下(学生举手评价)。
(3)请三组的同学相互评价一下(学生举手评价)。
同学们都能用专业术语对书写的作品进行评价,这一点做得很好,老师看了大家的作品后除了想表扬大家以外还有一点建议给大家,到底是什么建议呢?我们先看大屏幕。
(4)课件展示:两幅作品,一幅字的大小一样的,一幅错落有致的。
教师:请同学们看一下哪一幅更有艺术性?为什么?小组讨论一下。
(5)小组代表发言,引导学生说出作品要有大小、粗细、开合、方圆的对比。
(6)教师:
(四)作品调整再创作。
教师:同学们知道老师要提什么建议了吗?好的,根据同学们自己总结的要点再重新调整一下自己的作品,让作品更具有艺术气息。
学生调整创作。
教师评价。
教师:大家写好以后直接展示到墙上来。
如果有多写的也可以一起展示出来。
(五)课堂延伸:
教师:同学们,除了可以集字创作上面以外我们还可以创作其他形式的作品
教师展示ppt,做讲解。
(六)教师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集字创作的方法,并且利用这个方法创作了一幅作品
出示ppt。
在今后的创作中请大家注意书法艺术形式中虚实、开合、聚散、方圆等对立矛盾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和谐的。
古人喻之为“和”。
这种相反相成、中和统一的审美观,成为几千年来中国艺术的追求目标及审美准绳,希望同学们以后多多实践,创作出更多符合中和之美的作品,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