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质量管理发展的趋势与特点
1.质量管理的发展
质量管理发展经历了“检验控制质量”(Quality by Test)、“生产控制质量”
(Quality by Manufacture)和“设计控制质量”(Quality by Design)等几个阶段。
2.全面质量管理
在药品设计研发阶段进行全面的考虑,综合确定目标药品合适的盐、晶型、剂型等,然后通过充分的优化、筛选、验证,确定合理可行的生产工艺,最后,再根据“生产控制质量”和“检验控制质量”模式的要求进行生产与检验,从而比较全面地控制药品的质量。
树立完整的药品质量概念。
即药品质量由三部分组成,一是药品本身,二是容器和包装,三是标签、说明书。
三部分反映药品的整体。
反映在质量要素上有五个方面,即:有效性、均一性、稳定性、安全性和方便性。
3.国际先进的管理模式
组织机构设置
领导层设置。
董事会:最高权力机关。
主要商讨、审定全年的生产计划、财务预决算、重要的人事变动和经营管理方面的重大问题。
总经理:除贯彻董事会决议外,对企业的日常活动全权负责。
总工程师:总揽试制、生产、物控、工程和质控。
总会计师:通过预算和资金调控对企业整个经营活动起着主导作用。
管理部门的设置。
(1)行政部(或名人事行政部):综合性的服务部门,工作范围有人事、劳资办公室事务、行政、环境卫生、食堂、车队、安全保卫、保健等工作。
(2)生产部(或名制造部):即生产科,亦即生产车间。
生产部的设置形式和工作内容都有两种不同的模式。
在设置形式上一种是作为总经理直接领导
的一级部,另一种是在总工办或制剂厂下面的二级部。
在工作的内容上,
一种是生产部连同下达生产指令和领料单的统管模式;另一种则是生产部
接受物控部的生产指令,按生产指令单纯地组织生产(上海施贵宝和天津
史克)。
这种设置方式是把生产部、供应部(即物资)、动力部等与生产
直接发生关系的部门组织在一起,统由制剂厂(史克的名称)指挥。
施贵
宝甚至把中试室、质控部(QC)、制造部、工程部(动力)、物控部等五
个部统一在总工办的指挥下。
这种组织形式有利于更有效地组织生产活
动。
在施贵宝公司质控部门放在质管部之内更有效,为了避免在质控上出
现不应有的干扰,质控部在总经理在机构示意图上加了一条虚线,表示质
控部在总经理和总工办的双重领导下。
(3)销售部:销售部的机构设置也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上海施贵宝、西安杨森均是在销售部(或名市场营销部)之内分设市场、销售、药政三个小部
(组)。
另一种模式是中美史克、辉瑞制药品在总经理之下分设市场、销
售、医药三个部。
(4)产品开发部:为了开发产品,大部分合资制药企业均设有产品开发部(或名中试室),合资制药企业的产品开发,主要是从国外母公司引进品种和
国内移植品种的重复试验、验证,并确定工艺、质量标准,以及向国内有
关部门办理报批手续。
(5)质管部:或叫质控部、质检部。
内部分设为质管(QA)和质控(QC)两个大组,分别负责质量管理和产品质量检测。
(6)物控部:其特点从工作内容来讲是生产指令和领料单由物控部发出,生产部只负责组织生产,从企业管理来讲是通过物料控制达到协调生产和各项
经济活动的目的。
质量管理。
指导思想:动员全企业各部门和全体人员以质量为中心,认真贯彻实施GMP,并进行全过程的严格监控,保证优质产品的生产和优良的服务。
(1)质量保证体系。
通过从原材料进厂前供应商的确认,一直到产品出厂后用户意见反馈处理的全过程实施严格的质量管理和QA、QC的监控评价,形成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
QA的职能是对所有生产要素的控制。
概括为:供应商的确认——原辅料包装材料验收、取样——生产环境的控制——生产程序标准控制(所有测试标准、生产工艺规程、原始记录表式)——生产条件、定置管理——确定并执行规定的查整点,每个中间体的取样——成品放行(原始记录、QC分析审核)——成品发放检查——顾客意见处理。
QC的检测工作执行两套标准。
一套是法定标准、也叫货单标准,即卫生部审批的标准,一套是企业标准,即内控标准,实际就是公司的标准。
在QC执行中,实际上是以最高的企业内控标准为主要依据。
QC还负责原辅料、成品的留样观察,无
论原辅料和成品,一般均逐批留样,做室温考察、保存时间,有的要延长到有效期的后一年。
(2)物料管理。
物料管理是生产、品质管理的主线,管理随着物料流动监控,遵循以下5点:
a. 科学性:将所有生产活动中的原始记录、批生产记录、库卡及记录图等集中管
理,分头实施。
b.实用性:简明易懂、手续简便、结构紧凑、使用方便是执行GMP管理中的重
要组成部分。
c.反馈性:按照各有关部门需要,迅速有效地将有关文件反馈,便于及时掌握生产
活动情况。
d.经营性:用系统保证、调整市场需求,正确运用资金周转,发挥更大的经济效
益。
e.群众性:用文件形成一个群众性质量监督网,使参与人员必须按照文件规定要求
给予完成。
(3)工艺管理。
新产品处方、工艺、质量标准由试制部成功投放市场之前,还必须将商业性产品的前三个批号的五种不同条件的稳定性试验结果上报,经审查批准,才能投放市场销售。
工艺规程由试制部门制订,质管部、生产部认可,总经理和总部批准后,任何人不能随意,要求一切按规程做。
(4)设备。
新设备进厂都要经过严格验证。
以确保生产的稳定性、可靠性。
验证的内容:
a. 设备运行特性;
b.工艺条件的考察,包括操作参数的确定,在做三批完整报告的参数。
c.清洗等程序的确定。
(5)验证(Validation)。
验证是随着GMP的实施,逐渐系统起来的一项工作,其目的是为了保证所采用的药品生产过程和各种生产条件的可靠性和重演性。
验证分
为预验证和再验证。
预验证是指药品生产之前,对前面谈到的所有生产条件的验证。
生产过程中的再验证有以下三种:
a. 政府机构或法律要求的——强制性再验证。
如实施GMP有新的要求的再验证。
b. 发生明显变化时——改变性再验证。
如原料、工艺包装材料、设施、标准操作规
程、产品处方或批量改变,设备更换或大修之后,以及常规数据显示出改变迹象时,均需再验证。
c. 每隔一段时间进行的——定期再验证。
目前只规定了测试仪器,压力容器和灭火
器材的校验。
如计量仪器由于来源广,各国产的都有,计量单位不统一,为确保仪器本身精度,验证周期就定为每季度一次。
4.如何有效维护质量体系
(1)健全组织机构,加强员工培训
1.1人员素质的不断提高是保证药品质量的基础
1.2有效而健全的组织机构是进行质量管理的保证
(2)建立有效的文件管理体系,确保GMP实施的宗旨
2.1 操作规程內容描述要求细致、严谨、具有可操作性。
并不断更新
2.2执行标准操作指导书,杜绝操作人员隐瞒生产过程中的异常情况(3)规范质量管理程序及制度,确保质量管理部门对药品制造全过程的控制
3.1健全异常情况管理制度及调查程序
3.2健全原材料请验及放行程序,保证所有物料的有效管理
3.3建立健全趋势评估制度,将影响药品质量的各种不利因素消灭
在萌芽状态
3.4建立动态的质量统计分析制度,为有效质量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3.5建立变更管理体系,所有的变更只有在被批准后才能执行
(4)建立完整的验证体系,确保所有系统操作在验证后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