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新装 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
1.把握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学习表现人物的方法。 2.理解童话中想象和夸张手法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童话中想象和夸张手法的艺术特点。
【教学方法】
情境激趣法、教师引导,学生团结合作、主动探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6
设计意图
皇帝的新装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人物形象的分析,学习表现人物的方法。 2.理解童话中想象和夸张手法的艺术特点。 3.培养感悟文章主旨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以朗读为载体,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体会文章艺术特色,感悟文章主 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认识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培养敢说真话的优秀品质。 2.培养批判精神,敢于揭露生活中的丑恶现象。
(板书)骗。
3.人物形象分析
在这场骗局中,都涉及到了哪
些主要人物。
生回答。
皇帝、骗子、大臣、小孩。
板书相关人物。
4/6
设计意图 激发学生兴 趣,引导学生自 觉投入新的学 习。
培养了学生 分析概括能力。
培养学生合 作探究的能力。
(多媒体出示相应的动画人物
形象:皇帝、骗子、老大臣、诚实
的官员、小孩。)
认真观看动画。 提出自己想要知道的问题。 准备 2 分钟。 积极举手讲故事(1-2 名即 可)。
学生根据课下搜集的资料,简 要介绍安徒生相关情况。
诵读感知,整体把握:
1.听课文录音,解决字词问
边听录音边整理课前预习成
题。
果。
(多媒体播放全文录音。)
首先用卡片出示,生字并稍作
讲解,以加深印象。然后,找出不
3/6
为下节课打
人都上当受骗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为什么由一个小孩来揭穿
这个骗局?
第二课时
下良好基础。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
有个皇帝真荒唐,
不爱江山爱新装。
骗子骗钱他甘愿,
昏庸愚蠢世无双。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近这位皇
帝和他身边的人,细细品味新装的
故事。
(板书)皇帝的新装——安徒
生
课文研读、分析:
并从文中找出理由证明。
引导学生感 受童话的艺术魅 力,并学习想象 和夸张的手法。
5/6
师归纳小结:
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既是
本文的突出艺术特色,又是童话这
一文体的显著特征。
拓展链接:
(多媒体出示活动要求。)
1.说真话需要勇气,有时还要
让学生将所
付出代价。如果你当时也在场,会
自由结组,选择题目,展开组 学所知同自己的
描写得入木三分,活灵活现。可见
描写在塑造人物形象中起到了举足
轻重的作用。
4.分析研讨,提示主题
(多媒体出示研讨问题。)
(1)骗子的骗术并不高明,可
是却引得一群人上当受骗,试讨论
分析:皇帝等人上当受骗的直接原
分小组讨论,得出结论。然后
因和根本原因是什么?
班内交流展示。进而揭示文章主
(2)作者为什么安排一个小孩 题。
1.速读课文,给文章加一个副
速读课文,填空,将副标题补
标题。
充完整。(并说明为什么。)
(多媒体出示)
(可多角度概括,能揭示皇帝
一个
的皇帝。
性格即可。)
2.用一个字概括故事的主要内
以小组为单位,研究讨论,展
容。
示成果,并陈述理由。
师生共同评价筛选,确定为
“骗”。
如何理解文中“骗”的含义。
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
怎样做?试结合生活经验,讨论有 内讨论,然后,班内交流辩论。 思想认识、生活
关说真话的问题。
现实贯通,以帮
2.有人认为课文中的骗子也有
助他们培养健康
值得肯定的地方,有人不同意,试
的人格。
就这个问题展开辩论。
高潮:皇帝穿新装;
结局:小孩识新装。
复述比赛:
培养学生的
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情节,加
准备 2 分钟;
参与意识,竞争
以复述。
踊跃参赛。
意识和口语表达
师生共同评价。计分并给予奖
能力。
励。
作业布置
1.将本课学过的要点内容积累 在读书卡片上。
巩固本课所 学知识。
2.思考: (1)皇帝、大臣、百姓那么多
课下完成作业。
导入: (多媒体出示《皇帝的新装》 中皇帝穿新装游行一段。) 请同学们认真看,说说看完之 后你想知道什么? 哪位同学愿意效劳,在这一段 的基础上,编一个简短的小故事? 大家的想象力真丰富,老师真 佩服你们,这就是著名童话作家安 徒生的代表作《皇帝的新装》的高 潮部分。那么,故事究竟是怎么回 事呢?我们一起来听吧! (板书)皇帝的新装——安徒 生 作者简介: (多媒体出示作者画像及姓 名。)
展示预习成果。
懂的词,班内交流,共同解决。
(在理解后,可以造句练习,
及时巩固应用。)
2.速读课文,梳理线索,把握
故事情节。
(1)梳理线索
速读,抢答。
请大家速读课文,找出文章是
(新装)或(皇帝的新装)。
围绕什么来写的?
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兴趣, 充分发挥他们的 想象力。
培养学生的 动手动脑搜集整 理能力,扩大知 识面。
培养学生自 主学习的意识和 能力。
完成从感性 到理性的认识, 掌握线索的知
2/6
文章就是靠“新装”这一条线
识。
串连起来的。“新装”就是这篇文
章的线索。
(多媒体出示)
线索是贯穿全文的一条主线,
它把文章材料有机地组织串连在一
起。
(2)把握故事情节
(多媒体出示。)
故事情节一般可分为:开端、
发展、高潮、结局。有的开头有引
以小组为单位,速读课文,讨
培养学生合
子,结尾有尾声。
论梳理层次,并概括小标题,派代 作探究和概括归
请围绕“新装”这一线索梳理 表展示讨论结果。
生共同评价,修改,确定小
加以概括。
标题。
师明确:(并摘要板书。)
引子:皇帝爱新装;
开端:骗子织新装;
发展:大臣、皇帝看新装;
分组讨论,确定本小组最关注
先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赏析,
的人物形象,讨论赏析。
然后展示赏析成果。
(展示成果时,以角色朗读为
载体。)
(多媒体根据学生的选择,随
机将相应人物图像放大,并精要出
示文中相应的描写,根据学生的分
析,归纳出示人物性格特征。
方法点拨:
作者成功地运用了心理、语
言、行动等描写方法,将每个人物
揭穿整个骗局?
体现学生自 主学习并培养学 生评论赏析能 力,以及朗读能 力。
多媒体既形 象,又直观,能 激发学生兴趣, 又能让学生更系 统地把握人物形 象。
让学生在合 作探究中水到渠 成地把握中心, 领悟主题。
分析写作特点: 你觉得文中的人和事是现实中 真实存在的吗?
讨论交流,明确作者进行了大 胆的想象和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