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白菜类蔬菜栽培

白菜类蔬菜栽培


营养生长阶段
发芽期
从播种到第一片真叶显露为止,需4~6d。此期根
系逐渐发育。
幼苗期
从第一片真叶出现到团棵为止,早熟品种需
14~16d,晚熟品种需18~22d。
莲座期
从团棵到第三个叶环的叶子长成,植株心叶开始
出现包心现象时为止。早熟种15~20d,16~20片外叶,中 熟种23~28d,22~26片外叶。同化器官旺盛生长期

休眠期 大白菜结球后期遇到低温时,生长发育过程 受到抑制,由生长状态被迫进入休眠状态。(南方地 区一般不需要经过)
拉十字
开小盘(团棵)
站 筒
抽 筒
莲座期 长 框
生殖生长阶段
返青抽薹期
开花期 结荚期
从返青至抽薹至开花,需20~25d。
从始花到基本谢花,需15~20d。
谢花后,果荚生长迅速,种子不断发育、 充实,最后达到成熟,需要25~30d。
高垄或高畦:适 于多雨、地下水 位较高地区。
50~60cm 1.2~1.8m
品种选择
整地施肥
播种育苗
田间管理 收 获
1.2~1.5m
1.2~1.5m
(一)露地秋茬栽培技术
直 播 播期确定 育 苗 直播
用种量:150~200g/667m2
品种选择
整地施肥
条播 按行距划深0.6~1cm的浅沟,将种子
均匀撒播在沟中,盖土平沟。


包括子叶、基生叶、莲座叶、球叶、茎生叶。
(一)形态特征

复总状花序,完全花。花冠4枚,黄色,呈十字形排 列。异花授粉,虫媒花。单株花数1000~2000朵。
果实
长角果每个角果着生种子20粒左右,授粉后30d 左右种子成熟。成熟后果皮纵裂,种子易脱落。
种子
种子球形稍扁,有纵凹纹,红褐或褐色,少数黄 色。无胚乳,千粒重2~4g,使用年限1~2年。

侧根
主根

花茎 短缩茎
基生叶 子 叶

早熟:2/5叶序 5叶绕茎2周成 一个叶环。 晚熟;3/8叶序
子 叶
幼苗叶
茎生叶
球 叶 叶球
(二)生长发育周期
营养生长阶段
早熟种50-70d 中熟种75-85d 晚熟种90d以上
发芽期 幼苗期 莲座期 结球期 休眠期 返青抽薹期
生殖生长阶段
开花期 结荚期
秦 白 三 号
*球形指数=叶球高度/直径
二、生物学特性
(一)形态特征 (二)生长发育周期 (三)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一)形态特征

浅根性,直根系。主根上着生两列侧根,主要根 群分布在25cm土层内,侧根数量多。根系再生能 力强,可直播或移栽。 在营养生长时期为短缩茎,其上着生叶片。 生殖生长期抽生花茎。花茎有明显的节,高度达 60~100cm。可分枝2~3次,表面有蜡粉。
四、栽培技术
(一)露地秋茬栽培技术 (二)越夏覆盖栽培技术
/video/VIDE1251691106173889(13 min)
(一)露地秋茬栽培技术
播期确定
品种选择
整地施肥
以大白菜收获期在-2℃以下寒 流侵袭之前,前推一个生长季作为 适宜播期。秋白菜生长期月均温 12~22℃之间。广州8~11月
(二)越夏覆盖栽培技术要点
品种选择 棚室覆盖 整地施肥 播种育苗 田间管理 收 获 根据市场需求,不必 等到叶球充分长成后才采 收,一般五、六成心时即 可收获上市。可间拔收菜, 以提高产量。
大白菜
一、品种类型 二、生物学特性 三、栽培季节和茬次安排 四、栽培技术
一、品种类型
散叶变种 半结球变种 花心变种
(一)卵圆型
结球 变种
(二)平头型
(三)直筒型
(一)卵圆型
叶球卵圆形,球顶尖 或钝圆,近于闭合,球 形指数(叶球高度/直径) 约1.5。 球叶倒卵圆形,褶抱。 该类型属海洋性气候生 态型,喜温暖湿润的气 候条件。
(一)露地秋茬栽培技术
苗期管理 莲座期管理 结球期管理
播期确定
品种选择
整地施肥
浇水 “蹲苗”结束后开始浇水,以
后要保持土面湿润,收获前5~8d停止浇水, 提高耐贮性。
播种育苗
田间管理 收 获
追肥 包心前5~6d追“结球肥”,每
667m2施用优质农家肥1000~1500kg,草 木灰100kg。包心后约15~20d追“灌心 肥”,随水冲施腐熟的豆饼水2~3次,也可 追施复合肥15kg或硫酸钾10kg。
(二)越夏覆盖栽培技术要点
品种选择 棚室覆盖 整地施肥 播种育苗 田间管理 收 获
旧棚膜卷起后固定在棚 顶,随时放下防雨。 全棚覆盖防虫网, 防止害虫迁飞。 遮阳网遮光降温。
(二)越夏覆盖栽培技术要点


品种选择 棚室覆盖 整地施肥 播种育苗 田间管理 收 获

清洁田园,棚室消毒。 播种前造底墒。 结合耕地,施入基肥。 高垄稀植。
(二)越夏覆盖栽培技术要点
间苗定苗 品种选择 棚室覆盖 整地施肥 播种育苗 田间管理 收 获 水肥管理 病虫害防治 勤浇水、轻浇水,地面处在湿润状态, 遇降雨后应及时排水,以防田间积水烂根。 定苗后和莲座期结合浇水各追施1次速效 肥。第1次每667 m2追施三元复合肥10~15 kg,第2次追施尿素和硫酸钾各8~10kg。 叶球生长旺盛期,如肥水不足,每 667m2可再追腐熟的豆饼水20kg。 收获前2~3d浇足收获水,能显著增加 大白菜产量和鲜嫩程度。
注意以下问题:
①品种的生长期不能超过当地所能提供的生长期。
②苗期高温干旱会导致病毒病的发生。 ③莲座期低温潮湿会导致霜霉病的发生。 ④结球期会导致细菌性软腐病的发生。
三、栽培季节与茬次安排
黄淮流域:春、夏、秋三茬 露地栽培 东北大部分地区:春、秋两茬 高寒地区:一年一茬 华南地区:周年栽培 设施栽培 遮荫避雨栽培
营养生长阶段


结球期 从莲座期结束至叶球充分膨大,直至收获为 止,早熟品种需25~30d,晚熟品种需40~60d。
A.前期特点是叶球外层叶片很快形成叶球的轮廓,俗称 “站筒 ”、“抽筒”; B.中期叶球内叶迅速生长、充实叶球,称为“灌心”; C.后期体积不再增大,内叶缓慢生长充实,外叶养分向球 叶运转,充实叶球,外叶逐渐衰老、发黄、脱落,达到采 收期。
播种育苗
田间管理 收 获
穴播 按株距挖深1cm的浅穴,将种子均匀
播在穴中,盖土平穴。
(一)露地秋茬栽培技术
直 播 播期确定 育 苗 育苗
用种量:100~125g/667m2
品种选择
整地施肥
播种 每平方米床面撒播种子2~3g,
覆细土1cm,播后盖银灰色地膜防雨防蚜。 播后管理 勤浇小水保持土壤湿润。
(一)露地秋茬栽培技术
播期确定 用于冬贮 的晚熟品种, 应在低于-2℃ 的寒流侵袭之 前数天收获。 束外叶防寒
品种选择
整地施肥
播种育苗
田间管理 收 获
(二)越夏覆盖栽培技术要点
品种选择 棚室覆盖 整地施肥 播种育苗 田间管理 收 获
小杂56 夏丰50
选择生长迅速、耐热耐涝、抗病性 强的早熟品种。优良品种有北京小杂 56、春夏王、强势、七星、优选早 熟5号、夏阳、夏丰等品种。
当前南方地区主要大白菜品种: 1. 适于南方春季栽培的品种要求冬性强,耐抽薹,早熟。
小杂55、小杂56、鲁春白1号
2. 适于南方夏季栽培的品种要求耐热性强,生长期短。 夏丰、夏丰40、亚蔬1号、春夏1号、夏舒 3. 适于南方秋季栽培的品种要求对软腐、病毒、霜霉病有一 定抗性。
双冠、鲁白8号、鲁白1号、鲁白6号、山东4号、晋菜4号
播种育苗
田间管理 收 获
分苗 幼苗团棵前分苗,阴凉时进行。
(一)露地秋茬栽培技术
苗期管理 莲座期管理 结球期管理
播期确定
浇水 幼苗期及时浇水,保持地面湿润。雨
后及时排涝,中耕松土。
品种选择
整地施肥
追肥 2~3片真叶时,对田间生长偏弱的小
苗施偏心肥1~2次。
播种育苗
田间管理 收 获
间苗 苗出齐后,可于子叶期和3~4片真叶
(一)秋冬大白菜 是南方地区最适宜的季节,可根据不同的上市需要,选择 不同熟性品种。8-11份的播种期 (二)越冬大白菜 选择冬性强的品种,并采取一定保温措施。10-11份的播 种期,翌年3-4月采收上市。 (三)春季大白菜 选用强冬性早熟耐抽薹品种。2月中旬(华南)或3月初 (长江流域)在塑料小拱棚播种育苗,5-6月份采收供应。 (四)夏季大白菜 选择耐热性品种。华南5月到8月播种,长江中下游地区 6~8月中旬播种,更宜利用高山冷凉地栽培,8~9月份采收供 应。
(二)越夏覆盖栽培技术要点
间苗定苗 品种选择 棚室覆盖 整地施肥 播种育苗 田间管理 收 获 水肥管理 病虫害防治 大白菜越夏生产的难点在于生育前期 的菜青虫和小菜蛾危害以及生育后期的 软腐病。因此,前期发现虫害后及时用 药防治,出入时一定要关严门,防止害 虫迁入。每次下雨前及时放膜遮雨,管 理过程中注意减少叶片的损伤,可有效 防治软腐病的发生和蔓延。
播种育苗
田间管理 收 获
(一)露地秋茬栽培技术
播期确定
品种选择
整地施肥
根据当地生长季节的长短、气 候条件的变化、栽培条件的优劣、 病害发生情况及 获
(一)露地秋茬栽培技术
基肥 每667 m2施腐熟有机肥5000kg,
播期确定 过磷酸钙50kg,硫酸钾20kg。 平畦:适于干 旱地区。
*球形指数=叶球高度/直径
(二)平头型
叶球上大下小,呈倒 圆锥形,球顶平,完全闭 合,球形指数近于1。球 叶横倒卵圆形,叠抱。 该类型属大陆性气候 生态型,喜气候温和、昼 夜温差较大、阳光充足的 环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