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瞳孔变化的临床意义课件

瞳孔变化的临床意义课件


学习交流PPT
12
瞳孔扩大肌的神 经支配
下丘脑交感中枢 C8-T2前角
颈上交感神经节
直接 加入
睫状神经节 第3、4、5、6颅神经 上睑提肌、眼眶肌、瞳孔开大肌
汗腺及血管
瞳孔扩大
学习交流PPT
13
瞳孔对光反射传
导路径
光线
瞳孔缩小
视神经
瞳孔括约肌
视交叉
节后神经
视束
睫状神经节
上丘
动眼神经
顶盖前区
两侧E-W核
v 直接对光反射:患者目视前方,操作者右手拿手电筒从外 向内移动照射,观察瞳孔受到光线刺激后的反应(灵敏、 迟钝、消失),移开电筒后观察是否迅速复原
v 间接对光反射:双眼睁开,两眼之间用手遮挡,用手电筒 从外向内照射一侧瞳孔,此时观察另外一侧的对光反射
学习交流PPT
8
v 灵敏:当光源照射瞳孔,如瞳孔立即变小,移开光源或闭 合双眼,瞳孔即可复原,即对光反应灵敏
学习交流PPT
18
引起瞳孔改变的 原因
v 1、脑缺血缺氧:脑组织的耗氧量很大,而对缺氧耐受性很 差,大脑血液供应完全停止10秒就可出现神志不清,停止 30秒神经细胞代谢受到影响,停止2分钟则神经细胞代谢 停止,停止5分钟神经细胞开始死亡。因此为重的病人,无 论是何种原因引起的,后期都会发生昏迷和出现双侧瞳孔 扩大固定、对光反应消失。这是因脑缺血缺氧,动眼神经 麻痹之故。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学习交流PPT
17
v 动眼神经损伤分为中枢性损伤和周围性损伤。穿出中脑后 的动眼神经损伤为周围性损伤;
v 周围性眼神经损伤:只出现瞳孔扩大,光反应消失,光反 应消失、眼球运动障碍,但无神志的改变,更无对侧肢体 偏瘫,如颅底骨折、眶上裂骨折所致的动眼神经损伤;
v 中枢性动眼神经损伤:会出现昏迷,对侧肢体偏瘫,不能 单纯地理解为动眼神经损伤,而应理解为脑受损的平面及 其严重程度。
瞳孔变化的临床意义
学习交流PPT
1
临床意义
观察瞳孔的变化,有助于昏迷、惊厥、休克、 中毒、呼吸衰竭及循环衰竭患者的病情判断,尤其 对颅脑损伤病人,可以判定颅内损伤部位。有效、 及时、动态观察瞳孔变化不仅可发现疾病的先兆, 抓住最佳的,更多的救治时机,同时预防并发症的 发生,是临床工作中的一项重要观察指标。
21
引起瞳孔改变的 原因
(2)枕骨大孔疝,也称小脑扁桃体疝:当颅内高压或颅后 窝有占位病变是,脑组织被挤压,从高压处向低压处移动, 因此小脑扁桃体向椎管移位,疝入枕骨大孔,致使小脑扁 桃体压迫延髓,形成枕骨大孔疝。延髓内有呼吸、心跳、 循环中枢。发生此疝也可以出现呼吸骤停,继后血压下降、 心跳停止而危及生命。
学习交流PPT
14
提问
v 体检发现患者一侧瞳孔直接对光反射消失,而间接对光反 射存在,病变在( A)
v A:同侧视神经 v B:对侧视神经 v C:同侧交感神经 v D:对侧动眼神经 v E:同侧动眼神经
学习交流PPT
15
v 调节瞳孔变化的中枢和调节眼球运动的中枢都位于脑干, 其中动眼神经起着重要作用。动眼神经核位于中脑的灰质 腹侧面,从两大脑脚之间的脚间窝穿出中脑,穿出中脑后, 经过海绵窦在颅中窝前壁穿过眶上裂入眶,分上下二支, 支配上睑提肌、上直肌、内直肌、下直肌和下斜肌。
v 瞳孔改变对病情判断和及时发现颅内压增高非常重要
学习交流PPT
6
正常人瞳孔
v 普通光线下瞳孔直径2-5mm,圆形,边缘整齐,位于眼球 中央,双侧对称。
v 若直径>5mm为扩大 >6mm为散大 <2mm为缩小
学习交流PPT
7
观察瞳孔操作方 法
v 自然光线下:嘱神清患者目视前方(不能配合者应用正确 手法扒开眼皮:拇指、食指将上、下眼睑分开露出眼球) 观察瞳孔是否等大,形状是否等圆
v 如在一侧中脑病变所致的动眼神经和椎体束损伤,就会出
现同侧洞眼神经麻痹的症状,如上睑下垂、眼外斜视、眼
不能向内、上、下方运动,瞳孔散大,对光和调节反射消
失,以及对侧偏瘫、压迫中脑的网状结构时病人就会昏迷,
生命体征发生改变,以及去脑僵直等。
学习交流PPT
16
v 使瞳孔散大的中枢在丘脑,经脑干达颈髓,到颈交感神经 节,颈交感神经达眼球瞳孔扩大肌。若果一侧颈交感神经 受损而麻痹,不能使瞳孔扩大,由于缩瞳肌的作用而使瞳 孔缩小,若双侧交感神经受损麻痹则双侧瞳孔缩小。
学习交流PPT
2
学习交流PPT
3
学习交流PPT
4
眼球解剖
学习交流PPT
5
瞳孔的观察
v 观察瞳孔应注意患者机体条件和外界因素的影响。相对来 说,成人瞳孔较大,儿童和老年人较小,女性的大于男性; 近视者瞳孔较大,远视者较小;兴奋时瞳孔较大,嗜睡时 瞳孔较小;吸气时较大,呼气时较小;白天光亮时较小, 黑暗时则较大
v 迟钝:照射时,变化很小,而移去光源后瞳孔增大不明显, 即光反应迟钝
v 消失:毫无反应
学习交流PPT
9
视觉传导通路
学习交流PPT
10
视网膜的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在光的刺激下,产生神经冲 动。冲动经双极细胞传给节细胞,节细胞的轴突传出眼球壁 聚集成视神经,两侧视神经在蝶鞍前上方,形成视交叉,视 交叉向后延为视束。每侧视束由来自同侧视网膜颞侧半的纤 维和对侧视网膜鼻侧半的纤维共同组成。视束的大部分纤维 向后绕大脑脚,终于外侧膝状体。外侧膝状体发出的纤维组 成视辐射,经内囊后肢的部分,投射到枕叶距状沟两侧的皮 质,产生视觉。
学习交流PPT
19
引起瞳孔改变的 原因
v 2、广泛性的严重脑挫裂伤、颅内血肿、脑肿瘤、颅内感染、 广泛脑梗塞等原因引起的占位性病变或脑水肿,造成颅内
高压时就会发生脑缺血缺氧,除脑功能受损外动眼神经也
麻痹,也会出现双侧瞳孔散大固定,对光反应消失。
学习交流PPT
20
引起瞳孔改变的 原因
v 3、脑疝:最常见的是小脑幕切迹疝和枕骨大孔疝
(1)小脑幕切迹疝:因多见于幕上占位性病变引起故称天 幕疝,也有称钩回疝的。因幕上占位性病变,造成颅内高 压,迫使脑干下移海马回钩正在小脑幕上方近小脑幕切迹 处,使海马回钩下压,进入小脑幕切迹内,压迫中脑及动 眼神经,并阻塞环池和中脑水管的脑脊液循环,更使颅内 压愈益增高,形成天幕疝。
学习交流PPT
学习交流PPT
11
瞳孔大小的调节
v 瞳孔大小由动眼神经的副交感神经神经纤维(支配瞳孔括约 肌)和颈上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瞳孔散大肌)共同调节。当 副交感神经神经受到损伤瞳孔扩大,交感神经纤维受损则瞳 孔缩小。
v 1、瞳孔括约肌:环形肌,由动眼神经的副交感神经纤维支 配。 缩小; 2、瞳孔扩大肌:呈放射状,由交感神经支配。 扩大。
相关主题